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积单位》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2~4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验面积单位产生的必要性,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还有1平方米的大小。2.在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等活动中构建空间概念,在找一找、看一看活动中提高估  相似文献   

2.
一在比较中有机引入面积的概念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两支铅笔有什么不一样?生:一支长,一支短。师:是的,铅笔有长有短。现在来看大屏幕(出示两根小棒),你又发现了什么?生:这两根小棒也是长短不一样,上面一根长,下面一根短。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3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3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理解面积单位建立的规则,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获得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3.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猜测、有序操作、抽象概括,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数学课程标准在描述学习目标时更多地使用了"经历、探究、体验"等过程性目标。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真切地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70-74。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老师最近购买了一套新房(课件出示),同学们想去参观吗?请认真观察新房的客  相似文献   

7.
8.
姚君强 《时代教育》2007,(8Z):113-113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言.而不知其所意言”的层次,不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教师也感觉这节内容多而杂,不容易上“活”。这个学期再次实施此教材,笔者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理顺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徐明 《山东教育》2004,(34):45-46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习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揭示面积的意义 1.课件出示大小不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图.师:这都是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在这三个封闭图形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引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关于面积,你已经知道些什么?(生1: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生2: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有面积。生3:比较面积大小时最好要选用统一标准的正方形……)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的表象,会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测量指定面的面积。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59):75-76
本节课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面积与面积单位"的两次教学,分析学生建构面积概念时出现的真实思维障碍。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有层次性的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操作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既能了解面积是表示"形"的大小,又能很好地把握面积的"实质",从而促进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真理解。  相似文献   

15.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小学阶段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好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本人比较偏爱概念教学.所执教的公开课多半是概念课。《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就是我承担的一次市级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回顾整个试教、研讨、上课、评课的过程。有几个亮点受到了肯定,也有几个值得今后深思的注意点。借自我反思的机会,想以此课为例谈谈自己对概念教学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教学目标】1.在操作实践中,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猜想、分析、推理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尝试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课前慎思认识周长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的学习内容,属于概念教学。在小学阶段,周长的概念是通过定义式的表达方式描述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其本质就是学生认识、理解同类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共同特征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对一类数学对象关键特征理解的基础上,不仅能分辨出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而且还能区  相似文献   

18.
正面积的计算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这是学生首次学习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一内容,既是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中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又为今后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面积公式做必要的铺垫,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时机,因此十分关键。李静、武传刚老师的教学设计(以下简称"李老师等的设计")和郭东根、黄丽萍老师的教学设计(以下简称"郭老师等的设计"),过程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都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殊途同归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不断地产生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案例片断一:充分感知,引导建构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师:(出示两片树叶)老师这有两片叶子,哪片大?生:右手的叶子大。师:这片叶子的什么大?(让学生用手摸)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是这片叶子的表面大。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  相似文献   

20.
概念是学好生物的基石。为避免学生被动、肤浅、片面地学习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伪存真,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形成概念体系,并用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