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秦《楚辞》作品乃至后人的仿效之作中存在着一个以“远游”为线索的作品系列.虽然,《楚辞》式的远游不能完全等同于仙游,然而它们以“游”为核心构架篇章的创作类型和表现形式对后世游仙诗提供了一个恢弘博大的艺术范式.因而深入细致地剖析这一作品系列,对理解游仙的渊源和嬗变是十分有益的.以逻辑顺序从远游的缘起、远游的准备、远游的过程和远游的归结四大板块来分析远游的结构模式,试着对《楚辞》远游文化进行总体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先秦神仙方术思想逐渐兴起,受其影响,《楚辞·远游》中体现的神仙思想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神仙修炼方术和体道成仙后游历仙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远游》是《楚辞》中较为特殊的一篇。传统观点认为它是屈原的伟大创作之一,是研究屈原思想、评价屈赋艺术成就的重要作品。然而现在流行观点认为,《远游》并不是屈原所作,从而对千百年来《楚辞》学者对这一作品的解读提出质疑。总之,作者判断是深入研究文本的门径,任何研究者都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敦诚诗之编年、张宜泉《春柳堂诗集》、敦敏《懋斋诗钞》三个方面稽考了曹雪芹晚期生活中一次远游的原因、时间、结果等。  相似文献   

5.
<远游>被许多学者怀疑非屈原所作.本文认同赵逵夫先生认为<远游>为唐勒作品的观点.并从"远游"的方式、对形体重视的程度以及"道"的不同内容三个方面与屈原的作品进行比较,认为<远游>确非届原作品.但<远游>对后世的游仙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远游>与曹操的游仙诗作了比较,揭示出二者的异同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远游》是一篇存异颇多的楚辞作品。本文以王子乔的成仙要诀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先秦道家著作和早期仙话分别进行比对,意在探究该要诀的思想特征并试图对由此所引发诸问题做以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楚辞》中存在着一个以远游为主题的作品系列。这些篇章在本表层的差异背后,潜藏着共同的结构模式。按逻辑顺序,此模式可以分解为远游的缘起、远游的准备、远游的过程,远游的归结四大板块,它对后代游仙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远游     
我从台北千里迢迢飞到罗马.因为想看看异国风光。从罗马搭火车北上。几天没有听见一句中国话.也没有看到一张中文报,虽然总是在人群中旅游。却不觉感到孤独。从法国南部乘搭挤迫的火车去巴黎.在寻找座位时.看见一个包厢里坐着三个亚洲女人和一个老太太.便走了进去.在三个亚洲女人对面的空位上坐下来。我用法语问:“你们是中国人吗?”  相似文献   

9.
《远游篇》是汉魏著名诗人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年代不详,且至今未有定论。对《远游篇》具体创作年代,或简而概之认为是曹植人生后期作品,但对诗人在黄初与太和年间的差异状态不予区分,更多的则是避而不谈。联系作者生平,细究作者心理,通过文本互证可知,《远游篇》创作年代可确定于黄初中后期。  相似文献   

10.
《楚辞》中的《远游》、《大招》是否为屈原所作,前人局限于从文学、历史、哲学、民俗学等方面寻找理由,不仅片面,且有弹性,至今仍为悬案。本文更换一种方法,从汉语词汇发展史的角度考察,兼及抄袭和行文时的思维混乱,证明这两篇非屈原所作。  相似文献   

11.
远游的植物     
阿来 《新读写》2012,(7):78-78
不是植物不会试图去远游,至少不容易游那么远。 行之不远,是种子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所决定的,也是这些植物传播借助的媒介所决定的,比如借助风,借助飞禽,借助走兽。  相似文献   

12.
屈原《远游》模式对曹植游仙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的《远游》作为游仙诗的始祖,对后世的游仙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植的游仙诗创作也不例外。《远游》的结构模式以及虚构的神仙世界里的人物意象、环境意象、行为意象等,对曹植游仙诗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游仙诗为代表的游仙文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掀开了辉煌的篇章,游仙精神逐渐生成并完善,最终为文人雅士所接受。庄子《逍遥游》所推崇的自由、不受拘束的心游影响了屈原,《远游》进一步发展为有寄托、为逃避而游,且更多了一些浓郁的神仙气息;《仙真人诗》对"高士"般的长生不死的精神欲求,主要是追求生命的长度以至永恒,这些不尽相同的游仙精神都为后世游仙诗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远游》与屈原的其他作品相比,题旨相异,而其中“游”之范畴,是全诗的内核。结合屈原《远游》创作时的贬谪背景,从“游”之源起、途径、困境,以至旨归,来说明诗人的“游”论及其审美,阐述《远游》申述去、隐的身“游”并心“游”。  相似文献   

15.
威廉·布莱克和屈原是英国和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布莱克的预言诗深奥难懂,屈原的诗谲绮深远,两位诗人在作品中创作了大量的神话意象。浪漫主义文学惯于借民族文化中的传统神话意象来寄托理想和情感,而神话意象则是作品艺术内涵的容器。因此,该文将对布莱克《四天神》和屈原《远游》中的神话意象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丰富布莱克和屈原的研究视角,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为两位诗人的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楚辞·九歌》,是一组祭祀的乐歌,计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礼魂》等十一篇诗。为什么名为《九歌》,而实有诗十一篇呢?从王逸以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王逸在《楚辞章句》注释《礼魂》第一句诗时说:“言祠祀九神”,好像是说名为《九歌》,是因为祭祀的是九种神祇。但在《九辩序》中又说:  相似文献   

17.
《远游》以“重曰”为界分为原作和拟作两部分,原作为淮南王刘安的绝命辞;拟作实即《广骚》,为扬雄模拟《离骚》、《大人赋》而成的集句式的百衲体;刘歆将其附益在《远游》之下。两者分别对中国诗歌的游仙诗与玄言诗产生很大影响。司马相如《大人赋》借鉴了《远游》原作的首、次韵而自铸伟辞。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20,(2):59-62
建构君子人格是儒家经典《中庸》的核心命题之一,而君子的人格有一套依据,其依据为天地精神。《中庸》不仅呈现了天与地的双重特性——自然性与精神性;还呈现了天地的内在精神:天人合一的世界原则、行动的理性原则、主体精神的内敛谦卑原则、仁爱的及物原则。多重内涵的天地精神不仅是《中庸》思想的重点,也是贯穿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神中、伦理信念以及哲学运思。  相似文献   

19.
李东 《文教资料》2010,(18):5-7
远游是人类从一处到另一处的远距离位移行为,包括物理学上的运动和精神漫游两种行为,在生物学意义上近似于"迁徙",在文学上近似于"漂泊"和"流浪"的意思,但是又有不同。远游情结是人类共同的心理状况,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远游行为。我国文学史上有大量的针对远游情结和远游形象的书写。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对资源的需要以及为了维持生命的多样性,产生了迁徙行为。进入文明时代,我国古代文人受儒家出世思想的影响,对人格完美的追求以及受根深蒂固的家园意识作用,会产生游情结和远游行为。通过对远游情结的研究,能够深入分析文人当时的心理状况,对于因此而诱发的文学创作能更好地进行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20.
①荒野中,一只狼仰天长啸,嚎叫之声由高而低,在带着伤感的颤音中结束。我感觉到歌手齐秦的《狼》之语境非常贴切:“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只要有狼出没的地方。谁也无法扼制这被大地伦理学家利奥波德称为“荒野之魂”的狼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