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为当前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国家与社会的有效需求与教育供给的不充分。基于整体性教育的视角,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提出了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路径,即打破政府、社会与高校的碎片化治理现状,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场域协同治理分析框架,建立“纵横内外”协同发展机制,探索“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教育模式与“集体培养、导师团队指导”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求,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要建立“有效消费”的理念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民办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延续了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的中国传统思想,正逐步演变成为“知识创造财富”、“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信念,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空前高涨。伴随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及办学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江西省民办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改变了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初步实现了教育投资主体和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弥补了政府及部门教育投入的不足,丰富了教育的供给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需求不断增长与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延长了适龄人口…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取向、法律政策、办学方式等维度比较中美老年教育模式.应树立正确的老年教育模式理念,提高政府和社会对教育模式的重视程度,丰富教育模式的内涵,整合老年教育资源,增强老年人的参与意识等途径,结合中国国情和老年人个体需求构建老年教育场域.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新内涵;发挥政府和市场双效作用,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构建现代高等职业学校制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是内涵建设的新途径,四方面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才能取得全面成功。  相似文献   

6.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承担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培养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本文提出应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企业参与“双主体”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培养社会需要的现代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工业4.0时代人职再匹配需求、国际环境导向要求、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普职分离的负面影响,德国政府在加强公民职业引导和生涯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并于2010年正式推行“教育链”计划。通过潜力分析、职业定向、过渡措施、辅助训练四大核心环节以及“职业启动支持项目”“职业选择通行证”两大重要辅助工具打造“教育链”核心内容。并以政府层面机构推动、法律层面严格规定、经济层面鼎力支持的方式构筑“教育链”支撑体系。体现出德国政府在构筑良性循环的社会职业生态环境的同时,从“阶段干预性”的职业指导走向“终身预防性”的教育导向,呈现出教育多样性与互补性的强烈可渗透特征,展现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国家生涯教育战略导向。  相似文献   

8.
社区教育发展的合力模式探究——基于上海地区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是社区教育合力形成和凝聚的过程,上海社区教育形成了“政府主导推进、专门机构实施、社会力量协同、居民自主参与”的合力模式,行政力量、专业力量、社会力量、自主力量有机融合.增强舍力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领导体制,探索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突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高职院校“课堂式创业教育”模式以把创业课程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开展创业培训班和创业教育属于就业指导课的一部分为主要运行方式。“实践式创业教育”模式以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学校与企业或政府共建创业基地,学校在校内创建创业园区及成立创业中心、学生创业协会等组织等实践的方式运行。“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通过设立创业学院或创业专业,组织参加各项创业大赛,省教育厅培育创业项目,以实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普职协调发展为中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逐步由满足社会整体需求向推动个体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转变,在社会民生建设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在基础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民生功能等方面显现新的延伸需求。文章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通过“适应、目标获取、整合、模式维持”四个维度分析了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延伸的内涵逻辑,提出通过“政策适应、目标获取、资源整合”强化中等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在基础教育、社会服务和民生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延伸;通过强化职业教育的共同价值观念,支撑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对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应当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通识教育实现途径,这既是教育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更是个体长远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示范院校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示范院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致力于健全高职教育体系,赋予示范院校足够的办学自主权。示范院校应积极探索与实践“学校—企业—社会”的办学模式、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服务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全面的社会服务模式。社会应为示范院校提供办学咨询与协助,组建有机的企校联合体,及时反馈人才使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3.
“民族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学科交叉概念,本质上即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民族文化传播和民族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在本体逻辑、社会逻辑和学科逻辑的耦合下,民族教育信息化衍生出“信息技术与民族教育深度融合、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条件建设、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民族地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四个维度的学科知识内容。推进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学科理论发展和实践建设,需要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服务”的观念变革,从“统筹部署”到“系统治理”的政策保障,从“政府主导”到“跨界融合”的模式转型,从“应用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技术革新,从“满足需求”到“共建共享”的服务升级,从而真正彰显民族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内涵与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14.
构建“以人为本”发展教育的模式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由于人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那么如何进行富有时代特征的教育,便是本文要讨论的核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人”的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前延阵地,因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信息技术教育模式。把相互尊重、换位思考、相互讨论看成是现代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改变知识被动传授的传统教学观念.提倡解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内容转向真实的生活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而,共同构成“以人为本”的“信息技术科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通识教育"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育中由于学科与专业的细化导致了“造器型”教育的产生,而“通识教育”越来越远高大学教育,井出现了以哲学类课程与工具类课程替代“通识教育”的倾向从而使通识教育成了大学教育的育点,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使教育目的中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失衡。因此,重视和加强大学“通识教育”,对于新世纪大学教育的改革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全面兑现教育公平,构筑社会和谐的动力和基石,没有政府主导和责任担当不行,没有政府引领和主推的教育发展模式创新更不行。成都龙泉驿区创造性地实施“初中进城、小学进镇”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构筑的不仅是政府主导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型,更是以教育创新提升区域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路创新,由此衍生的正效应正从教育内部向外辐射。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人类社会三种生产的观点和教育民主化的内涵,分析了社会对教育的两种需求以及电大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电大教育应吸取“一体化教育”、“通才教育”模式的精华,突出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并要加紧开发课件  相似文献   

18.
解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实行一种“中央集权制”的教育模式,其调节机制也是单一的政府宏观控制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应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其调节机制应是多元的.除政府宏观控制的调节机制外,还应有社会需求、市场竞争、内部管理等多种调节机制共同作用,才能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与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世纪,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是现代大学最根本的社会职能。为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需求,必须在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改革陈旧的“三中心”教育模式,构建出一种符合现代大学教育规律的新的培养模式———“三为主”培养模式,即大学教育以学生自学为主、以课堂讨论为主、以研究探索为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引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 ,既要肯定教育具有培养人的社会劳动这一本质属性 ,又要看到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产业属性 ,以有利于扩大教育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形成政府办学和民办教育“双轮驱动”的投资体制 ,使教育走出资金不足和发展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