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拉克·克尔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其高等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他提出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更为现代大学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克尔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当代高等教育转型的设计师。克尔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贡献巨大,其高等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涉及现代大学观、高等教育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及其自身发展等多个方面。其中,高等教育系统观、“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和高等教育趋同模式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克尔的高等教育思想进行较为详细…  相似文献   

2.
克拉克·克尔的巨型大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教育家克拉克·克尔提出了巨型大学观的概念探讨其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的内涵、形态、意义 ,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区学院—美国高等教育最具活力的一个办学层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克拉克·克尔(Klark.kel)说:“美国高等教育有两次伟大的革新———19世纪的‘土地赠与运动’与20世纪的社区学院运动。”人们甚至认为,如果没有社区学院的活力,美国20世纪的教育将大为逊色。美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区学...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作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设计师,克拉克·克尔在他的《大学的功用》一书中系统集中地阐释了他关于美国现代大学理论的思想。他的高等教育理论着眼未来,所提出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是其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指导了美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的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国杰出教育家西奥多·姆·赫斯伯格 ( Theodore M.Hesburgh)神父曾经说过 :“大学是所有社会机构中最保守的机构之一 ;同时 ,它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伯顿· R·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把这一论述称为“赫斯伯格矛盾”( P2 0 3)。克拉克还在书中用专章 (第六章 :变革 )对“赫斯柏格矛盾”产生的真实原因进行了探讨 ,并期望“乘势解决更多的矛盾”。读后令人颇感受益非浅 ,特别是对于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很有启发。一、解读“矛盾”:“变”与“不变”的统一高等教育系统包罗…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无法逃避历史责任》述评邬大光,施晓光克拉克·科尔(ClarkKerr)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之一。1963年,他所著的《大学的功用》一书,曾轰动整个西方高等教育理论界,被公认是“一本可与纽曼《大...  相似文献   

7.
克拉克·克尔在担任美国加州大学总校长期间,实现了加州大学管理分权趋势萌芽半个多世纪后第一次大刀阔斧的分权管理改革。在对大学管理和多校园大学系统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后,克尔认为,多校园大学中每个分校才是基本的忠诚单位,大学则是服务于分校的高级机构,在维持一个大学的前提下,分校必须掌管基本事务的决策权。但是,克尔也强调权力的制衡,认为在多校园大学系统与分校关系问题上,集权与分权的程度是动态发展的,没有黄金法则。  相似文献   

8.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系统,以各高等教育机构的使命和教育功能为依据和基础,对它们作出分类。这个分类系统是由克拉克·克尔先生于1973年发展起来的,原先主要是为了在卡内基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对高校进行研究时提高精确性。1976年对该分类系统作了修改。多年来,这个分类系统赢得了认可并为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大有裨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克拉克·克尔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并在批判传统大学观的基础上阐述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形成、功能、管理和未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克尔的这一大学观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体现出鲜明的美国特征。  相似文献   

10.
伯顿· R·克拉克指出 :高等教育系统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 ;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是学科和院校之间形成的交叉矩阵 ;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是科层、政治、市场和专业的多方协调形式的统一 ;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是运动中的矩阵。伯顿·R·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观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捷克的艾米尔·萨托柏克是一名出色的长跑运动员,在多次参加的奥运赛事中,他结识了来自澳大利亚的维恩·克拉克。萨托柏克曾在两届奥运比赛中,连夺5枚奖牌,因而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而克拉克却没有这般幸运,尽管创造过17次世界长跑纪录,可他从未得过一枚奥运金牌。为此,克拉克心中常感到遗憾,但同时愈挫愈勇。东京奥运会上,萨托柏克与克拉克再次在一万米上交手,两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然而克拉克还是没得到这枚金牌。后来,萨托柏克将这块金牌送给了克拉克,他在给克拉克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克拉克,感谢你这么多年来一…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组织的定位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伯顿· R·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一书中认为 ,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系统占支配地位的特征 ,高等教育部门 (大学和学院 )的“学术工作都是围绕特殊的理智材料——高深知识组织起来的”[1] ,高等教育组织是各个民族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 ,这是伯顿·R·克拉克给高等教育组织的定位。这种定位无疑是很有见地的。事实上 ,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 ,都是围绕着高深知识而展开的。以高深知识为逻辑起点的高等教育系统只能定位于文化领域之中 ,学术是它的生命。正是与高深知识这种天然的联系决定了高等教育组织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机构。“我们…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也呈现多样化形式。在众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如何使这些高校分层分类协调发展,已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难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中国高校发展的现状。笔者下面将以伯顿·克拉克的理论为基础,对我国高校趋同的原因和院校分化的必然性趋势进行分析。一、理论基础伯顿·克拉克认为影响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势力有三个来源,即国家、市场和高校,三种势力的综合作用决定着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与变化,高校的趋同与分化决定于这三股力量平衡的结果。二、高等院校趋同的原因(一)国家方…  相似文献   

14.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要求研究生必须读一些名著。美国当代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家伯顿· R·克拉克著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 ,杭州大学出版社 1 994年版 ) ,是该所指定博士研究生学习高等教育管理课程必读的一本书。在姚启和教授的指导下 ,一些博士研究生写出了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本刊从中选择几篇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伯顿·R·克拉克教授以"知识"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界定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要素,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整合和变革,建立了高等教育的价值规范。多元化思想是克拉克教授的高等教育变革观,这一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初,德国的威廉·冯·洪堡(Wilhem Von Humboldt)提出“教学同科学研究相统一”的原则,今天似乎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理想而根植于人们强烈的信念之中。然而,正如美国加州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所指出的那样,长期以来“科学和高等教育的制约联系很少受到(人们的)注意”。虽然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本·戴维(Joseph Ben-Darid)在注意高等教育结构怎样形成科学进步方面实际上已做了独一无二的研究,巴西里亚热内卢大学研究所教授西蒙·施瓦茨曼(Simon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目的:克拉克·克尔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丹 《江苏高教》2006,(2):7-10
本文梳理了克拉克.克尔多层次多侧面的高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目的的差异与变革、高等教育目的观谱系及克尔的立场,以及变化中的美国高等教育目的。在此基础上,对克尔的高等教育目的观进行评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结构分化思想是随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伟大实践并在解决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中不断发展演进的。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结构分化思想的演进轨迹是:从大学内部到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分化,从混合型大学到研究型大学的类型结构分化,优势互补与各具特色的科类结构分化以及有选择地形成智力城的地域结构分化。克拉克.克尔的高等教育结构分化思想对我们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伯顿·克拉克认为,高等教育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学术文化是它的组织特质和要素,由学科到专业、院校及其国家学术系统的文化是逐级形成的。各层次的文化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学术文化是探索高等教育规律的重要切入点。伯顿·克拉克的学术文化思想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伯顿·R·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是一部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名著。他从组织的观点对高等教育这一学术组织的特点、变革方式和协调机制等做了独到的分析。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从组织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新视野 ,也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起到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