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和谐成长的过程,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显得尤其迫切。要引导现代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及时发现学生品行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不良品行的成因,寻找矫正不良品行的策略,适时干预,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既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又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的不良行为。通常,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都会因为难以与他人发展良好的关系,缺乏正常交往的活动与经验,从而影响到其性格、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正常发展。如不及时干预,攻击性行为还可能转化为不良品德,甚至使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攻击性行为一般出现在小学高年级,而这一时期的少年,思想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稍有不慎,也许就会走上歪路。因此,对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和老师都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一、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不只是简单的品行问题,更多的是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良品行,已严重危害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已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安稳。为了矫正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品行,必须分析其产生不良品行的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和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从而寻找到矫正其不良品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一、后进生及其特点所谓后进生通常是指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在班级中品行有不良表现,或品行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暂时落后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小学阶段学生就已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而且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同他们的品德行为(以下简称品行)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学生,能较好地适应校内外的学习和生活,有良好的品德;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却不能正常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出现许多不良的品行。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与品德发展的关系,洞悉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心理问题引起的不良品行的具体表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克服德育工作表面化,从深层角度提高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小学生心理健…  相似文献   

6.
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小学阶段,学生就已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而且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同他们的品德行为(以下简称品行)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学生,能较好地适应校内外的学习和生活,有良好的品德;而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却不能正常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出现许多不良的品行。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张梅 《贵州教育》2009,(15):18-19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  相似文献   

8.
品行教育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教育工作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职业学校学生品行存在的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外界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很容易对他们的思想道德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中小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远大于对其行为规范的关注,加之一些家庭在品行教育方面的缺失,致使部分职业学校学生的品行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道德水准下降,如打架斗殴、扰乱课堂秩序等;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表现出较差的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部分学生存在的不良思想品行,分析其成因,并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行引导,运用各种方法和加快各项转变工作,使学生思想和品行等方面得到良好培养和快速的提高,为此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一些学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这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看不起自己,时常对自己进行消极的自我评价,怀疑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品行,久而久之,会产生自闭、自暴自弃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小学体育课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并对如何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不良品行阻碍其健康人格的健全发展,是目前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不良品行的成因一般有不良的行为示范、挫折和错误的教育方式等。不良品行的对策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及时防微杜渐等预防措施,以及批评法、行为处罚法、暂时隔离法、代币法等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路人,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班主任,自身的品行好坏、素质高低、用心深浅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对人生的态度、对学习的兴趣、对理想的追求。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成长的初始期,是知识和认知积累的基础期,这个期间,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在小学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源于:学习和升学的压力,家庭教育的失当,社会价值观的错位,个人的情绪情感波动,个性的压抑,人格的扭曲,人际关系的冷漠,青春期的困惑,不良品行习惯等。尤其在独生子女人群中心理障碍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培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不利于国家的建设,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一、运用体育手段矫治学生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4.
家庭与学校是小学学生两大成长环境,对学生未来发展与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影响作用。虽现如今农村小学教学设备等方面均发生极大转变,但在农村家校合作中,仍普遍存在校方与学生家长缺乏沟通、交谈少的情况,继而导致父母未能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校方同样难以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农村小学中,学生父母大多未经过高等教育,为此,在教育孩子方面常存在众多缺陷。为保障小学学生能健康、稳步的成长,校方应承办起家校合作的义务,对家长做好思想准备工作,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让学生在良好的成长环境中得到素质与品德的教育。为此,在此过程中,应对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继而有效促进家校合作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入学适应困难儿童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有研究发现,低年级学生也可能表现出来一定的攻击性行为、严重违纪行为、轻度情绪障碍(如焦虑)、人际关系不良等适应性问题。这给学校管理、学生发展以及教师职业效能感都造成了极大挑战。常规的入学教育在帮助儿童完成学校适应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可以从学校积极心理环境建设的角度,构建帮助学生更好完成入学适应的支持性心理课程。  相似文献   

16.
隐性课程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隐性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展现山区小学隐性课程建设的问题和分析隐性课程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指出了山区小学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并对山区小学隐性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学生在该阶段的成长影响着学生后期的进步与发展,而语文教学贯穿了学生的小学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阻力,对学生成长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阻力与突破策略。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阻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小学语  相似文献   

18.
<正>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行的培养,意义重大。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基本原则,然后针对具体的渗透策略展开阐述,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师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提升小学阶段的德育水平。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展开思想、道德、政治、法律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得到培养与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但是德育教  相似文献   

19.
首都高校将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大学生信用档案,记录大学生每年所获助学贷款、交学费和获得奖学金等情况;记录大学生的品行情况,如入学后所受奖励、处分,考试过程中是否有不良表现,与他人交往是否有欺骗行为等。大学生信用档案将跟随学生一生,如果他守信,信用档案对他今后消费、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思想品德的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品行的任务,同样也承担着矫正学生不良品行的任务。许多光辉的思想教育业绩向我们指出,不管是品行高尚的优秀生,还是不良品行的学生,他们都不是天生命定的,而是在后天,由他们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下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