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希腊罗马的历史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实质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是这一历史观的突出特征。西方史学家在希腊罗马时代就把历史看做是具有理性的实践活动,排斥否定神灵对人事的影响,从而树立起人文主义的历史观。希腊哲学是基督教思想的来源之一,与基督教史学也有着密切联系。西方近现代史学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打破理性主义哲学对历史学的桎梏,并努力用辩证的方法将史论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历史科学近年来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古代史是我国历史学基础最雄厚、大家辈出、成绩显著的一个领域。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十分活跃。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研究也已有了相当的规模。而世界史研究的进展也有目共睹 ,中外历史的比较研究也有了不少成果。研究的方法更加多样 ,跨学科的研究引人注目。一支人数众多、学术上各有所长的中青年史学队伍正在迅速成长 ,中外史学的交流越来越活跃 ,史学普及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和政府对史学研究的支持加大了力度。继续推进史学研究必须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是培育优良、健康的学风  相似文献   

3.
吕思勉在史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后出版了两部通史、四部断代史及多部专门史,涉及史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同时还写了大量读史札记。目前,学术界对吕思勉的研究多集中在史学思想及史学理论领域,拟就此研究现状做一具体的述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到21世纪之交,中国的体育史学正在发生一场革命。其实质是,中国的体育史学开始由传统的“寻根史字”转向“参与史学”。具体而言,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史学将在以下方面同传统中国体育史学划清界线:其一,它意味着中国体育史学界将更多地将自己的视线从遥远的时空转向身边的体育改革发展的现实,对当代体育实践中所发生的各类问题予以更多更强烈的关注。其二,它意味着一种开放性的外向性的史学观.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发展经验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其三.它同时又是本民族传统体育的有力传播者和开发者。其四,在研究方法上.21世纪的体育史学将打破学科的壁垒和篱笆.更多地借鉴和采用社会学、人类学、哲学以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史学传统的断裂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史学与西方古典史学相比具有许多优良品格,但在近现代社会激变中遭受无情的甚至是无理的责难和拒斥,导致史学传统断裂。要重振中国史学,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扬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传统,融合中西史学的精髓,造就一种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史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史学概论》是关于史学理论学科的一门课程。所以《史学概论》讲授内容是要依据并反映和阐述史学理论学科系统的知识体系。换言之,《史学概论》就是对史学理论学科内容的概要论述。我们认为,《史学概论》讲授的内容应该是四部分内容,即历史过程论、史学学科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试论史学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萌芽于原始社会,历史记述产生于文明社会,史官把前人在社会历史的创造活动中所积累的各方面的智慧总结、记载下来,人们从前辈贤者的嘉言懿行中得到道德、学识和智慧。史学的社会价值就在于:以史为鉴,聆听教诲,启发智慧。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的百年中国,史学传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命运转捩.20世纪初年,史学传统遭受激烈批判并趋于边缘化;30年代前后到60年代,史学传统得到相对中肯的评价并趋于理性回归;20世纪60年代后,史学传统的现代价值建构工作陆续展开并趋于自觉.史学传统的断裂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应该是史学传统的延续和重建.现今,我们要以唯物史观为原则,加强中外史学交流,推动中国史学传统民族性与世界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学发展到两汉时期, 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逐渐取得独尊地位, 并称之为经学。经学与两汉专制皇权紧密结合, 加强了对史学的控制。其原因是统治者对史学功用认识的不断加深所致。其手段是皇权控制了史学工作的全部外在条件, 而经学则从内部控制了史家的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皇权与经学对史学的控制使史学日益成为经学的附庸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在中国大地上,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对中国封建史学从创始人及其思想体系核心到历史观和方法论,再到研究对象和记载内容等都进行了全面地批判,给了以孔子和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旧史学以沉重的打击,为马克思主义新史学在我国的成长壮大准备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巴赫金是世纪的思想大师。巴赫金在至年代有关历史诗学的一系列论文,构成了其完整的小203040说理论体系,它涉及小说的时空形式、话语特点和研究方法等诸多层面。巴赫金的历史诗学对西方传统的摹仿说及“思辨历史诗学”和“批判历史诗学”形成了强劲的挑战,较早提出并部分回答了后来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符号学等理论的问题。正是这些贡献使其在历史诗学领域内具有革命性意义,也富有强烈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2.
金齿张力系保山古城书香世家"文魁"之后,他自幼苦读诗书,勤奋创作,修炼书画,业绩可佳,曾获市文联"德艺双馨"荣誉奖及国内多种文学奖、书画奖。泛写张力小说、散文、诗词、书画作品展示情况及个人管见,以此为故乡文化同仁共识研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对麦克乐在中国近代体育早期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归纳总结:麦克乐在华期间大力倡导自然体育思想,加速了中国近代体育传播的进程;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体育专业人才,奠定了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础;创设全国体育研究会,加强体育学术研究工作;创建民间体育组织,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众体育和体育竞赛的开展;麦克乐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对中国近代体育早期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麦克乐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之际,认真回顾和总结麦氏的体育思想和实践,对于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对于进一步激发进取和奉献精神,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有关浩然及其作品的研究,大多延续着将其视为一个象征性的政治符号的理解方式,认为作家在其作品中表现的政治理念,是"被迫"接受或"被动"图解,或者出于某种实用性的政治利益考量或权力欲所做的"违心"之举。而造成这种研究思路的就是政治/文学、压迫/反抗二元模式。但是如果我们把浩然及其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来理解和讨论,浩然小说与激进政治/文艺实践之间的关系,正是一个越出政治/文学、压迫/反抗二元模式之外的历史个案。其20世纪50-60年代的小说创作,是对政治理念与文学传统、个人经验之间的裂隙的缝合,并由此在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文坛格局中确立了自己的独特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美学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5.
李姓渊源,众说纷纭。考察李姓渊源,其出有七。无论从得姓的来历或族群的世系看,都具有多元性、复合性与变异性特征。“望出陇西,”就其本意而言,是指李氏的郡望为陇西郡,而非今陇西之概念。陇西李氏发展到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蔚为大观,在全国的影响亦达到了极致,故有“言李者称陇西”之说。  相似文献   

16.
求真为中国史学之优良传统 ,历来为优秀史家所称道 ,陈寅恪先生在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思想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深深令人折服。陈先生在治史基础上 ,强调对史料 ,尤其是原始史料的占有 ;在治史思维上 ,强调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治史心态上 ,奉行“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在治史视野上 ,提倡“民族本位论”和“吸收外来说”对举 ,尤重“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相似文献   

17.
体育科技是体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体育科技政策是体育科技的生命,制约着体育科技的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尚无发现对这一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文章对体育科技政策的概念作了界定,并把体育科技政策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别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体育科技政策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白的人才意识是“李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反映出李白的人才观和价值取向。李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终与安社稷”、“谈笑安黎元”,是其一生执著的追求。然而,诗人美好的愿望却被黑暗的现实击得粉碎.他的远大理想始终难以实现。怀才不遇的痛苦,一直折磨着李白;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长期困扰着李白。因而,李白对人才问题特别敏感,其人才意识亦格外强烈。李白的人才意识,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盼知音的意识;二是惜才爱才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赠李司空妓》诗,《全唐诗》中初得此名,以为刘禹锡赴扬州大司马杜鸿渐宴,席上赋此诗。此与唐人范摅《云溪友议》中所载同。然唐人孟棨在《本事诗》中却言此诗乃刘禹锡罢和州回京后赴李司空宴会时所作。二书所载,大相径庭。入宋后,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又衍生出韦应物赴杜鸿渐宴会时作的说法。此后,该诗的记载虽层出不穷,然大抵沿袭此三种说法。细考之,此三种说法不仅自相抵牾,且均与史实不符,不能成立。此诗很有可能系后人伪作,托名刘禹锡(或韦应物)而已。  相似文献   

20.
从政策法规、人力资源、经费投入、成果应用等方面,对我国体育科技的发展现状进行回顾和展望,认为目前我国体育科技发展遇到的困境:体育科技体制改革的"迷失"、体育科技成果贡献的"偏失"、体育科技人才的"脱层"等,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为我国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