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比赛观察和文献查阅,发现并分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竞赛时普遍发生的心理现象,总结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竞赛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研究表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容易出现动机障碍、情绪障碍、激活障碍、攻击障碍这四种比赛障碍.因此,各排球教练员应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竞赛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并学会用科学的手段加以调节和改...  相似文献   

2.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材率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追踪调查,找出影响和限制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成材的诸多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培养机构、训练与学习体制、竞赛体制、运动技术水平等方面,对中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制进行比较.在分析两种体制各自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对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制的改革提出建议:完善体校培养体制,构建中学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方式,探讨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正确训练方式,以期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淮安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运动员的放松训练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及比赛中都有紧张情况发生,进而影响到比赛表现;青少年运动员的放松训练主要集中在动态的放松训练;青少年运动员期望有专业的老师通过专业的手段帮助他们缓解训练及比赛中的紧张情绪。这证实了专业的心理放松训练指导是运动员整个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值得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田径运动比赛独立性强,有些项目强度要求高,体力消耗大,对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要求也较高。如何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心理能力,使其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保持镇静的情绪,并为将来的高水平训练、比赛打下基础,已成为当代田径运动员训练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从事青少年训练的田径教练员心理训练认识的调查。提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青少年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结论得出:青少年击剑运动员在赛前心理表现主要为过度紧张、赛前的过度兴奋和赛前的情绪冷漠等,影响青少年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因素主要为自身因素、家长和教练员因素以及比赛环境因素,其中自身原因是影响青少年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最为主要的因素;并从家长、教练、青少年自身角度为青少年击剑运动员提高赛前心理素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焦虑是指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的障碍,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当今排球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任何失误都能使对方得分,使得比赛更加激烈。面对日益激烈的比赛,运动员必然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竞赛焦虑是运动竞赛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反应,由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特点,竞赛焦虑则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反映,紧张情绪是人在焦虑状态时的心理和精神反映,青少年射击运动员赛前紧张情绪表现往往尤为明显,运动员赛前紧张情绪对竞技水平十分不利,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必须通过训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还要克服盲目自信心理,有效地保持适宜的运动情绪。  相似文献   

10.
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科学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目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要根据年龄特点,做好选材工作,注重技术、素质心理训练,防止专项成人化训练。训练过程和比赛相结合、重视恢复的作用,运用科学手段做好总结和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通过对参加2013年河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暨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田径资格赛的运动员共975名,选择马腾斯编制的《竞赛状态焦虑问卷》(CSAI—2)来测量和研究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结果发现:1不同年龄的运动员在认知状焦虑、状态自信心上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躯体状态焦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来源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两个维度上略高于传统学校运动员,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在状态自信心维度上,区县(直管县)运动员低于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不同参赛组别的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状态自信心不存在差异(P>0.05)。4经常参加高水平比赛的运动员比偶尔或从未参加过比赛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水平低,在状态自信心上高于后者。5赛前适应比赛环境越好,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值就越低,状态自信心值就越高。反之,赛场比赛适应能力差,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值就越高,状态自信心也就越低。(6)有无观众对运动员的状态焦虑水平影响很大,越是比赛自信心强烈的运动员就越希望现场有很多观众来关注自己,从而激发自己比赛斗志和运动潜能,努力获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诱因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的诱因,采用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量统计法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训练诱因分为4个公因子,即学业状况因子、内在倾向因子、身份转化因子和外界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6市少体校的400名青少年运动员的情绪智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青少年运动员的情绪智力在性别、训练年限、运动项目和运动等级等因素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女运动员的情绪智力总体上好于男运动员;青少年运动员的情绪智力水平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而显著的增长;集体项目的运动员要优于个人项目的运动员;二级运动员的情绪智力要优于一般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田径运动员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一种极限强度的竞技运动,田径竞赛是能力、技术、战术、心理的较量,特别是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更为明显。运动员的成绩越来越接近,经常以微弱之差决定胜负。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1994年全国中学生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的260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损伤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青少年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与特点出发,以项群训练理论为理论依据,提出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在同项群中实行兼项训练,是对青少年运动训练理论的补充。本文以山东省20所体育运动学校从事速度力量性项群训练的运动员与教练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调查问卷法、逻辑归纳法,对山东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进行同项群兼项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丰富青少年训练理论,为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成材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运动倦怠现状,对福建省一些运动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开放式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较封闭式运动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更容易产生运动倦怠,尤其体现在情绪/体力耗竭方面;(2)不同性别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差异不具显著性;(3)不同的运动等级,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差异不具显著性;(4)训练年限为5年以上的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总体水平和情绪/体力耗竭显著高于训练年限为1-2年、3-4年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8.
李伟 《体育风尚》2020,(1):218-218
本文首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具体包括认知特征、思维特征、注意力特征和情绪特征几方面,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青少年运动员心理技能的训练方法,促进运动员心理状态更好适应比赛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必须了解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特征和训练当中出现的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前人在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找出目前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研究较少或尚未引起重视的方面,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找出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刘红改 《灌篮》2021,(2):42-42
现如今我国体育领域的科学发展模式越来越规范,包括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科学的运动员选材对于我国的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要,选材的正确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训练发展是否顺利,以及是否能够具有很高的效率。因此,本文就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与早期训练模式做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