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孤独     
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种游子的孤独。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一种行将迟暮,人到晚年的孤独。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是一种寂寞无奈,婉惜花残的孤独。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是一个亡国之君,身陷囹圄的孤独。屈原被放逐,在江边徘徊,感到举世混浊,唯我独清,这是一种深刻的孤独。贾谊在长沙,感秋风萧萧,落叶飘零,这是一种怀才不遇,难酬壮志的孤独。  相似文献   

2.
孤独之辨     
孤独,是一个很寻常的词语,字面意义浅白,解作“独自一个人,孤单”.但在我们这个民族过去、现在的语境里,孤独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特征和生存状态,而且是一种有深厚内涵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积淀.作为一种心理和生存状态的孤独,很多人或许有过短暂的体验,但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况味? 常听人说:我孤独,因为我很寂寞.不错,寻常意义上的孤独和寂寞常是连体兄弟,因为二者都有一种相同或相似的心理感受,不过这种语境下的孤独和文化意义上的孤独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3.
孤独的况味     
凡热闹喧嚣之处,必有寂寞孤独。我怀着我的孤独,来到郊外,独自在田野里徘徊。在自然的空茫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草木诉说着荣枯,河流书写着婉曲。耳边响起李白的那一声浩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相似文献   

4.
孤独,从心理学来说,是一种自己被他人拒斥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所谓孤独意识,作为自我意识的一种,则是指人们在精神生活中的一种寂寞无聊的情绪体验和孤苦无依的心灵感受。它既不同于先秦贤哲所说的“孤”与“独”:“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①~因其本义原意主要是指物质生活上无依无靠的状态;亦不等同于因与人群隔绝而独处所产生的相对于自然而言的孤独,因那是多指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孤立无援的状况,多属外在形式方面。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从本质上来说,是个泯灭个性的社会;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是摧残人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5.
孤独的夜     
金色的月牙落在漆黑的夜里一个人独卧床上,不要思索,不要喧闹。孤独并非寂寞,它,是一种凄凉的悲伤,总让我泪流不止;孤独并非空洞,它是一种心灵的财富,在孤独的夜,我收获到人生的真谛;孤独它总让我思索,  相似文献   

6.
自主自立成材离不开──《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调查之三孤独是不同于寂寞的,寂寞可在人群中得以缓解,而孤独则会在人群中更加突出。伟大的人往往是精神上的孤独者,因其超越于他人,“阳春白雪,和者甚寡”O杰出青年调查同样证明这一结论。杰出青年在童年时代具有较...  相似文献   

7.
没有青春不孤独 “小王子的爸爸妈妈呢?”给幺幺念《小王子》时,她问我. 是啊.小王子的爸爸妈妈在哪儿? 一个独守小星球、独闯地球的孩子,他不是孤独的吗?我发现,整本书的角色都是孤独的:B612星球是孤独的,小王子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玫瑰是孤独的,狐狸是孤独的,国王、虚荣的人、酒鬼、商人、掌灯人、地理学家、蛇……都在孤独中存在.  相似文献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独”是最平凡的生存常态,却也是最富意蕴的哲理呈现。“一枝独秀”固然动人.但似乎不及“万紫千红”美丽;“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但似乎不如“众志成城”牢不可破:人们需要团结合作.但也离不开“宁静独处”;人们需要沟通交流,却也少不得“特立独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寂寞,也是自在:“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高风亮节,但又何尝不是悲怆孤独。“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则是一种应该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单词lonely、alone、only三词中文意思差不多,可含义与用法却不相同。望同学们注意三者各自的用法。一、lonely意思是“孤独的、寂寞的”,只作形容词用。指人孤独、寂寞的心境或指某一地方荒无人烟,并含有浓厚的伤感色彩。在句子中既可作表语又可作定语。如:  相似文献   

10.
雨天的故事     
窗外雨潺潺。我躺在床上,静听窗外雨打蕉叶——滴滴答答滴滴。仰面而躺,思绪便如烟般轻渺、飘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轻吟清照词句,思乡愁绪莫名地浓烈起来。客乡任教几度春秋,思乡之意常有,细雨飘飞的日子愈烈。屋里独我一人,四周空寂的幽幽清鸣,无边的孤独和寂寞铺天盖地地压过来,不留缝隙地塞满这个不大的空间。孤独惯了,倒也学会了品尝。孤独是一杯醇酒,自斟自饮最有滋味。  相似文献   

11.
天地苍茫,一柱入云,它站立成一个字,那就是“独”。 “独”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标志,是一个人之所以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孤独之美     
文雨 《甘肃教育》2009,(15):1-1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会孤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孤独。孤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没有到达那个高度的人,就不可能享有孤独的感受,最多只能拥有几分寂寞。古往今来,往往寂寞的人多,孤独的入少;不甘寂寞的人多,不甘孤独的人少。因为孤独是一种生存状态,它凄美,壮丽,动人心魄,是脱离于物质之外的心灵的感受,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天地中绽放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3.
品味寂寞     
寂寞不仅仅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 寂寞也不仅仅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孤独; 寂寞是信手涂鸦时所流露的一种感情; 寂寞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  相似文献   

14.
李白的孤独     
读李白的诗,可以读出高昂激越的情调,可以领略到潇洒飘逸的神韵,但如果读得多了,反复吟诵,他的诗就会将你带进一个清冷的世界。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微凉,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静谧;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到“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颓唐;从闺中少妇的长吁短叹,到梦中仙人的上下翩飞,很多诗中透出孤独苦涩的后味。杜甫说他“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真可以说是他的知己。杜甫头脑中的李白,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5.
郝佳倪 《留学生》2011,(11):62-6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海外的留学生们更容易体会到那份漂泊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这种情感也往往会因为两国的文化差异而被无限放大,进而影响到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减缓身在异乡留学带来的孤独、寂寞感,如何调整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不适,《樱花与剑》一书呼之欲出。 这本书是了解留学生心理,特别是留日学生心理及日本文化的优秀书籍。书中有大量的跨文化适应的心理案例,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章睿齐 《辽宁教育》2008,(10):12-13
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生活离不开与人的交往,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却关系着他生活是否幸福。假如一个人拥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无疑他是幸福的;相反,假如一个人生活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那么伴随他的必然是孤独、寂寞、自卑和疑虑。  相似文献   

17.
张晓震 《教育》2009,(8):25-25
今年上海又在孤独和寂寞中完成了新一轮“春考”的招生。据了解,今年上海“春考”共有8所院校参与,计划招生950人。计划招生人数是10年来首次降至千人以下,也是继2006年2725人、2007年1862人、2008年1568人之后的进一步缩减。  相似文献   

18.
玩味寂寞,解读孤独,这在前贤时彦的文字作品中时可得见。譬如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篇充满哲思睿语的散文《孤独地走向未来》,对"孤独"之精神要义就有过深刻而精到的诠释。和这类大家相比,陈朝晖同学对寂寞、孤独的体认和阐说虽然不免逊色,但也不无与之相通之处。如所谓寂寞也是"一种孤独的美",人可于寂寞之中"开  相似文献   

19.
孤独的哲学     
孤独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是“非理性”的存在。哲学的孤独指人的本真自我。人就是孤独者。孤独就是个性,就是主观性。但人类追求“合群的自大”。这是试图逃避孤独与责任。人的创造力乃是孤独的升华。情感上的孤独是有待克服的消极情绪,而形而上学的孤独则是创造的原动力。孤独使人异于他人,这使他从根本上“做人”。诗人是苦闷的,哲人是孤独的。苦闷因孤独而生发,孤独借苦闷而增益。古之君子视“烦”、“寂”为非苦境,而乃常境也(刘熙载)。其实普通人也如此。但哲人的孤独不是不容人,而乃反省自己存在时的孤寂深沉。“孤雁叫,叫人怎睡?一声…  相似文献   

20.
孤独之境     
“孤独”在我心目中,从来都是一个美好的词。从汉字的表面看,它也是清傲挺拔、独标一格,乃大器之象“。寂寞”又有不同,从汉字的表面看,它形影相吊,落落寡合,绵延而不坚挺。我常把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爱凑热闹的人,没有热闹也要制造热闹出来,一辈子闹哄哄地就那么过了;第二类是表面上安静但爱看热闹的人,虽然自己不制造热闹,但骨子里离不开热闹;第三类是不喜欢热闹、耐得住寂寞的人,住在寂寞那间小屋子里,顾影自怜;第四类是能在寂寞中品味到孤独感的人,他的学识、胸怀、视野均已远高常人一畴,也就是古人说的“孤诣”。在我看来,寂寞是一种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