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足于文化学的视野,借助系统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方法和逻辑分析法,建立了太极拳健身理论系统.立足于通过太极拳健身理论系统的建立,在古典太极拳健身理论与现代科学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发现太极拳健身科学研究的不足,引发人们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明晰太极拳健身的本质,实现太极拳健身技术理论由传统思维向现代科学思维的转变,对于夯实太极拳健身的根基,把握太极拳健身价值的内在动因,巩固太极拳运动的科学价值观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汪国义  蒋洪波 《武当》2012,(5):29-31
中国近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向恺然先生,以及他的武侠小说改编拍摄的功夫影片风靡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百姓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但向恺然先生作为一名武术家、武术理论研究家、武术教育家,以及他对发展湖南武术运动的贡献,对中华武术理论研究的贡献等等,还尚未被更多人所熟知  相似文献   

3.
向恺然 《武当》2011,(1):14-15
本文是向恺然写于1956年的一份遗文(图1),由其裔孙向晓光提供手稿,此前从未公开发表。文中运用《易》学对太极拳的精义作了通俗浅显的阐释,篇幅虽然简短,但在理论和认识上却很有独到之处。文字方面,则体现着这位通俗文学作家善于深入浅出阐释事物的一贯文风。刊出之前,我们对文中的《易经》引文以及太极"八法"的用字,都根据可靠文献作了订正,标点符号及其用法也按相关规范有所调整和增补。  相似文献   

4.
从太极拳双重问题与《体育系统仿真》的科研方法与理论成果进行了大胆的横向联合,借用《体育系统仿真》这门新兴学科的科研理念与方法,探索性地研制太极拳双重仿真模型,寻找认识理解太极拳双重问题的最佳方法,探求解决太极拳双重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康伟,陈式太极拳名家,现任北京太极山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自幼习武,系统习练太极拳及推手三十余年。他用二十余年的时间系统学习、研究《周易》《道德经》《中庸》等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对传统太极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析,  相似文献   

6.
兵家思想在太极拳技击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力图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能够较充分展示太极拳蕴涵的兵家思想。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跨学科的理论研究以及提高太极拳的价值作用与对其理论研究等,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医学理论与太极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医学和太极拳两者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太极拳与传统医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数千年来,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不仅使太极拳运动不断普及,也使传统医学理论内容不断丰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宝库。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中所蕴含的传统医学理论进行研究,从传统医学理论的整体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四个方面论述了太极拳与传统医学理论的内在联系。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太极拳的价值、丰富太极拳的理论等均有着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谢远基 《武当》2023,(3):14-18
<正>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之一,研究传统太极拳与现代竞技太极拳异同,对充分发挥好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促进太极拳术运动发展,很有意义。一、从理论基础上看,传统太极拳比竞技太极拳受传统太极理论影响更为深刻,竞技太极拳则更多地受到了现代体育理论影响其一,传统太极拳以经络学说为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自创立以来,即以拳理和拳法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套路和推手并重、养生与技击结合的鲜明特色开武林一派新风。时至今日,太极拳更为世人广泛传习,奉为至宝。在这太极拳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更有必要对怎样继承太极拳的优秀传统、保持其鲜明特色进行深入地探讨,以促进太极拳更好地普及和发展,发挥其在全民健身的中的作用,更好地造福人类。 一、拳理和拳法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太极拳的优秀传统。 纵观太极拳从创立到不断发展的历程,应该说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是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晶,拳理和拳法并重为历代太极拳名家所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而命名的拳术。太极拳保健与养生文化正适应当今社会生命观、健康观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及对人体各系统的健身养生功效,阐述太极拳在现代医学、科学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于人类健康所独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传播理论、太极拳传播的过程、太极拳受众的研究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为太极拳的普及和传播提供新的视角与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太极拳集古代拳术、导引、吐呐和朴素的辩证法而成,它既是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古老拳术,又是独特的健身良方。太极拳已遍及我国各个地区。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对太极拳越来越感兴趣,国内外许多体育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正在运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已取得很多科研成果。以往的研究表明,太极拳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羊定国 《武当》2011,(10):25-26
向逵——字恺然,湖南平江人,1889年生。向恺然幼年在湘潭读私塾时即兼习武术。向恺然17岁时留学日本,考入东京弘文书院学法政,在校结识著名武术家、拳王——王润生先生,与留日学生李肖聃(李淑一先生之父)、柳午亭(柳直荀先生之父)一起向王润生学八拳,从此技艺精进,对武术追求一发不可收。  相似文献   

14.
山令誉 《武当》2004,(9):20-21
考证正统太极拳,必须有理论根据。因为张三丰创造太极拳,这个考证理论根据必须与张三丰直接挂钩。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认为杨澄甫1934年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附文中《张三丰太极拳论》和《王宗岳太极拳论》二篇论文,是太极拳的理论经典,也是张三丰创太极拳唯一的理论依据。其他也称太极拳理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瑜伽调息功介入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部分长年参加太极拳练习者在加入瑜伽调息功后完成定量负荷运动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变化,发现试验组人群的心肌收缩机能、肺活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在太极拳运动重视呼吸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和谐对促进老年人心肺功能的改善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为老年人如何利用太极拳运动健身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向。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进行反思。提出:(1)强调民族立场,深化太极拳文化研究与理论阐释,构建太极拳文化学术体系;(2)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打造太极拳文化品牌并宣传推广,搭建太极拳文化服务平台;(3)强调立德树人,全面开展太极拳文化课程与教学改革,重建太极拳文化教育体系;(4)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振兴太极拳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建设太极拳文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试验对比法,对某高校女生练习太极拳前后的生理机能状况及心理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对大学女生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心理因素及经期的调理等方面有着良好作用,文章旨在为我国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太极拳普修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继承、发展、健康、休闲为主题的"2003年太极拳国际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徐才、韩宁、马明达、邱丕相、胡小明、张志勇等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就太极拳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中国太极拳文化的优势与评价,当代太极拳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设,以及社会关注的中国武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运用历史方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太极拳健心文化及其科学基础予以考察。通过对太极拳健心文化的提取及其现代科学理论和实证基础的分析,初步明晰了太极拳健心的科学基础,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太极拳健心机制搭建了平台,为有关太极拳运动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羊定国 《武当》2011,(11):28-30
(接上期)"一·二八"日寇侵犯上海前,向恺然先生应湖南省主席何键之聘,回湘兴办湖南省国术训练所、技术大队。"由爱好武术,到结识南北武术名流,对办国术训练一事,如轻车就熟道,左右逢源。于是重金礼聘全国武术名流前来任教,有吴氏太极拳创始者吴鉴泉之子吴公仪、吴公藻;皇宫摔跤手纪寿卿、常冬生;扑击白振东;通背劈挂王荣标;子午棍范庆熙等"(向恺然先生之子向一学先生写《我的父亲平江不肖生》)。拳术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