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13,(10):87-87
内容简介: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文化建设为视角,分析研究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文化建设的背景、理念、政策、组织、制度和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等,总结了这一时期执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并从中引出资治之鉴。共分十三章,对延安时期的哲学和社会科学、新闻报刊事业、图书出版发行事业、广播电台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等做了分别的论述,最后总结了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美国记者和使团来到中国与中共进行交流互动,并形成文化交融,构建了共同的关系文化系统,从而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共形象的歪曲和污蔑,在国际上成功建立起中共良好形象和一定的国际地位。本文以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阐释延安时期对外传播,反映出该时期的交往互动机制和对外传播路径。延安时期对外传播体现了从传统的宣传转变为深度传播的特征,注重在主体间交往互动基础上进行双方身份形象互塑,最终建立共同的关系文化系统,以达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正体现了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的对外传播观,这种机制在当今的对外传播实践中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中占有重要的研究地位,其相关活动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延安时期党的政治传播的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解析了政治家和记者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延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对当今政治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是延安红色新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规定了模式。延安红色新闻资源在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语境下,仍然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对其的深度开发、学理探究是对延安红色新闻资源当代价值的开发,也是历史资料社会价值的体现。一、延安红色新闻资源的现状近年来,延安红色新闻资源对当代新闻工作和新闻专业教育的影响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开发与研究工作正逐步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疏漏和  相似文献   

5.
杨涛 《中国出版》2022,(16):62-65
延安时期新华书店“购买制”发行制度的确立,为“文化下乡”运动中开展“书报下乡”活动在制度上作了必要准备。其后,顺应“文化下乡”运动,延安新华书店创造的“书报下乡”活动成为革命根据地出版物发行的样本,不仅推动了革命根据地出版物发行网络的构建,也有效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郭勋亚 《今传媒》2012,(5):46-47
延安时期,新闻事业作为共产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这样的历史责任就使得延安新闻工作具有区别于一般新闻工作的新闻伦理观,推究其明显的党性和阶级性形成原因,与当时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略论毛泽东延安时期的报刊思想周昭宜,傅德本中国革命的延安时期为党和人民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形成和发展。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报刊思想也在这里得以成熟。本文拟对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新闻报刊思想及其形成过程作一番回顾...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11,(15):2-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民营书业发展成为产业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其在出版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得到广泛认同和重视,特别是在传播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9.
管理     
《传媒》2011,(5):78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20日公布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布《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新闻出版业发展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新闻实践的重要时期,也是毛泽东新闻思想成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领导的新闻实践工作给身处绝境的中国革命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为我党积累了丰富的新闻传播历史经验,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在今天看来对我国新闻战线正在广泛进行的“走转改”活动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为应对高文盲率导致的传播困境,在中共中央文艺政策的支持下,漫画界文艺工作者奔赴被誉为革命圣地的延安,新闻漫画作为重要的宣传喉舌由此发展起来,并迅速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和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在《新中华报》出版的380期上共刊登漫画227幅,这些漫画主要以“民族”“人民”“劳动”和“学习”为关键词建构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话语,并在此过程中呈现出通俗化、极具评议性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从而起到了促进抗战动员、提升民众文化水平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随着革命话语向改革话语的转型,媒体使用漫画建构改革话语时应更加重视真实性与多样性相结合、通俗化和评议性相统一以及艺术性与多元化相配合,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  相似文献   

12.
聂茜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209-210
文化是联接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纽带,让来自不同背景人群在文化的联接下得到彼此认同和熟知;文化也是一种阻碍,尤其体现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受文化差异性影响,跨文化新闻传播中往往形成各种难以逾越的鸿沟,呈现出日益复杂性.在跨文化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对文化差异性进行认真对待,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应对世界文化风起云涌的冲突,有效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群体传播时代职业认同问题入手,梳理历史与现实中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矛盾与偏向,进而从话语权力、新闻专业主义、媒体环境与文化三个层面分析群体传播时代对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挑战,并从信息生产方式、资源获取方式和传受地位角度解读职业认同嬗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新闻播音风格受时代背景、意识形态、大众需求、审美需求、新闻目的等影响,不同时期会形成不同的播音风格。我国新闻播音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总体主要经历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立、和平建设时期、特殊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四个不同社会变革时期,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有助于更好地梳理时代与新闻播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刊发过大量广告。这些广告从新闻之外的角度,为读者提供政治、经济、生活等信息,为边区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它们不仅是解放区广告的重要一页,而且也构成中国广告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研究价值。通过大量史料可以获知,广告不仅成为当时《解放日报》的重要经济来源,而且拓展了《解放日报》的信息服务功能,传播了先进思想、普及了文化知识,还沟通了供求关系、繁荣了边区经济,并为以后党报刊载广告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6.
杨棪  李瑞琼 《今传媒》2023,(8):96-99
甘肃是一片红色热土,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各具时代特色的红色文化。相对而言,甘肃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较弱,本文从优化红色文化传播渠道、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构建红色文化认同、提高红色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提升甘肃红色文化影响力的措施,旨在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周光明  王琦 《编辑之友》2021,(1):102-109
延安时期的中共新闻教育是中国近代新闻教育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形成了新闻教育的"延安模式".延安新闻教育在技术训练和学理研究两方面各有所成,其教育实践主要包含大学新闻教育和新闻机构的新闻教育两种新闻教育类型,后者又可细分为专职人才的新闻教育和通讯员的新闻教育.延安新闻教育从属于中共的干部教育与宣传教育,受到"新教育"理念的强烈指导,带有明显的实践主义特征.它既是一种地方经验、地方知识的提炼,又具有一定的普遍启示意义.这一模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闻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尽管延安时期我党新闻宣传的一些重要观念和做法,如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报纸是党的喉舌.是这一巨大集体的喉舌,在党报工作的同志,只是党的组织的一部分,一切要依照党的意志办事,一言一动,一字一句,都要照顾党的影响"[1]等随着时代主题和现实背景的转换已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延安时期共产党传媒宣传之成效斐然,很大部分应归因于它们契合了诸多现代新闻传播逻辑.检视与梳理延安时期根据地新闻传播的实践智慧,仍不失为一种"格物致知"之善.  相似文献   

19.
雷笛  郭秀兰 《新闻前哨》2021,(1):112-113
新闻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基于北方"三少民族"文化现状,简要概述其文化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误区,并论述通过何种方法消解误区,以正确利用新闻传播树立正确的北方"三少民族"形象,促进其文化传播,培养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延安(陕北台)为代表的解放区新闻播音语言规范系统的形成,既有其内在动因,又有其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