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以声音,明以训释——读黄侃《经传释词》批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岳麓书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经传释词》,在其天头上刊布了黄侃先生的批语。黄先生精通音韵训诂,著有《音略》、《声韵略说》、《声韵通例》、《说文略说》等重要著作。《经传释词》上的批语,是黄先生音韵训诂理论的具体运用,也是对《经传释词》所作的研究。这些批语,除了补证王引之原著之外,也对王说持有异议,表明了他自己独到的看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现就黄先生批语中所揭示出来的问题,归纳为几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以声为纲,辨明本字与借字 古书中颇多假借字,虚字尤多假借。黄先生在《说文略说·论六书起原及次第》中说,上古之时,“文不足用”,“故知假借之法行于太初,依其理以造形声之字,而假借之用益大。是故形声之字,其偏之声,有义可言者,近于会意,即无义可言者,亦莫不由于假借。”一般说来,既有借字,便应有本字,因此黄先生极重本字与借字的区分,他在《与人论治小学书》中谈到这一点,又专门撰有《求本字捷术》一文,阐明了寻求本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黄侃(1886—1935),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1886年4月3日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教授。他著作甚丰,其重要著述有《音略》、《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黄侃论学杂著》等数十种。学术成就黄侃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学问既大且博,经、史、子、集几乎无所不通,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他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和《广韵》两书为基础。他重视系统和条理.强调从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  相似文献   

3.
《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朱骏声的代表作,考本字是全书的重要内容,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失误。造成朱骏声本字考求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直接根据前人的传注训诂材料确定本字。《诗·鸱鸮》"予所蓄租"之"租"义为"蓄积",属于引申义而非假借义,朱骏声对传注训诂材料未加辨析而据此所考出的四个本字"贮""储""作""祖"是错误的;《庄子·达生》"公反,诶诒为病"之"诶诒"为连绵词,无本字可考,朱骏声根据前人训释考出两个本字"绐"和"眙",误;《周礼·宫正》"凡邦之事,跸",其"事"为祭祀义,乃引申义,朱骏声根据古注判定为假借并为之考出本字"祀",误。  相似文献   

4.
“一字重音说”是章太炎先生所创学说。此说提出之后,学术界至今尚未作出充分的认证。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并重点根据《说》的训诂,对章氏之说当补证其四端:一是补证重音字“旁驸本字增注借音”之例;二是重音字“丢掉一个音节,只读一个音节”之例;三是重音字“合音”之例;四是重音字“淘汰不再使用”之例(后三点是章氏未曾论述过的)。最后对“一字重音”现象的发展与消亡过程作了一些推断。  相似文献   

5.
近读清代邓廷桢的《双砚斋笔记》,颇有所得.邓廷桢(1775——1846),字嶰筠,浙江海宁人,嘉庆六年进士,曾任安徽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所著《双砚斋笔记》,以研讨经书中的文字、音韵、训诂为主,尤其重视音韵,“认为训诂不可不求之于声”.对于《说文解字》,邓氏也有很深的研究,对《说文》之说本字本义,《说文》之引经,皆了然于胸中.邓氏所探讨的不只限于经传,还涉及方言俚语,将它与经传相印证,而有所发明.还有,  相似文献   

6.
<论语>何晏注是对汉魏<论语>训解的一个总结,对后世的影响远胜过汉魏说<论语>其他诸家.何注既注意文字训诂,又重视经理阐释,其视角较为合理.何注主要是从词的语义系统和语境角度对词义加以训释的,此外也用本字训释通假字、以方俗语训释通语.何注所采用的训诂术语不多,基本继承汉代学者的用法,也有创新.  相似文献   

7.
清代云南语言文字学家吴树声以小学的眼光治《诗》,发明条例,通其义训,著《诗小学》一书。其书立论精当,言必有据,于训诂颇多创获,往往发前人之所未发。然目前学术界对吴氏此书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无人对此书在训诂上所取得的成就予以系统的评价。本文从训诂的角度提出有关的六个方面对吴氏此书进行述评,充分肯定其书在训诂上的价值、作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以资今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杜子春《周礼》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训诂范式。这个范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定字形,释字义,标音读,正句读和说名物制度。在训诂方法方面,揭示本字与借字关系,以通俗的同义词解释生僻词,以双音节词解释单音节词,用反说法解释,用对比法解释,变换视角解释,用方言解释。在正音读方面,有以本字组词注音、以同声旁字注音和以他字注音。在说名物制度方面,有行为过程描述法、对比解说法和引用文献证明法。  相似文献   

9.
《章氏家族网》、《章氏宗亲网》、余干同乡会网站《余干人》等都刊有文章说章文谷为南唐状元。如《章氏家族网》载有章寿发《章氏状元》一文曰:“仁彻(“彻”原文为“徹”——笔者)公支系:章文谷迨溃=ㄆ殖侨耍判卸D咸?北宋太祖开宝三年)庚午科(970年)状元,宋授刑州录事垒(“垒”当为“参”——笔者)军,赠工部侍郎、太子太保。”章寿发还翻译南唐著名文臣乔匡舜所撰《太傅公传》,传中也提到:“太傅公(名仔钧)一十五子,皆列于朝。或文、或武,全在朝中任职,其孙章文谷状元及第。冠盖簪绂,出入相望,前后不绝,集萃于一门,闽人莫…  相似文献   

10.
近人黄侃述说:“只以其观念相同,可以相训,而非完全之训诂也。完全之训诂必义与声相应。而古书说解不能完全为声训者,或从其便,或不知得声之由来耳。若《说文》义训只居十分之一二,而声训则居十分之七八。……惟声训乃真正之训诂”。又说:“《说文》列字九干,以声训者十居七八,而义训不过二三,故文字之训诂必以声音为纲须,然则声训乃训诂之真源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笔者以为黄氏之说是有问题的,一是不审声训产生根源;二是,依据《说文》声训之多作为根据,不察《说文》声训的谬误;三是,本末到置,把声训和义训讲混了。为确正声调不妥,愿借此文,陈述鄙见,以求教同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训诂之学,开始得很早,一般都要上推到西汉初的毛氏《诗诂训传》。到了西汉后期,又出现了训诂的专著《尔雅》。毛公作训诂,已开始注意到文字的假借。到了东汉,郑玄笺《诗》注《礼》,尤其重视文字的假借,甚至说:某字当为某字。这些大多即是以音求训。郑玄的弟子孙炎注《尔雅》,就广泛地应用“反切”来注音。后来郭璞继之,也为《尔雅》作了音训。反切便是音韵的萌芽。可见字音和训诂的关系,一向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可惜当时的学者还没有专门研究音韵的,更没有归结出以音求训的理论来。 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出来,是音韵学上的一件大事。唐朝许多学者继承了它作了好些研究,也改编了好些韵书,直到北宋的《广韵》为止。但是当时人主要是用它来作诗文,很少人作什么研究。宋代最盛行的是义理之学。注意到音韵训诂的人很少,更说不上有什么大贡献。直到清初从顾炎武开始,才研究古音,接着,音韵训诂之学便开展起来,当时号称为“汉学”。到乾隆、嘉庆之世,汉学大盛,著名学者有江永、戴震、钱大昕、孔广森、段玉裁、王念孙、江有诰诸公出来,才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12.
《汉书》宋祁校语中保存了众多的版本异文,对异文中的改字现象宋祁使用了多种术语进行指称.从字际关系的角度看,这些改字异文主要有三类:一是本字——本字;二是本字——借字;三是借字——借字.  相似文献   

13.
<正> 拙作《训诂得义散论》发表以后(载《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一期),东北师大宋振华教授来信说:“近读大作,解明了意与义,不胜欣喜。”又在其《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里,提到我的解说,以为在中国训诂学中是既注重基本语义,又不忽视蕴涵语义的,前者叫做“义”,后者叫做“意”。我那篇《散论》,涉及较广,“意”和“义”,虽说“解明”了,但那只是文中的一个论点,限于篇幅,难以展开。现再作本文,以申未尽之意,兼就正于读者。 (一) 意和义分为二端,是客观语文存在的事实,也是历来训诂的事实。这一点早为汉人的训诂所证明。到了魏时,张揖提出了“训者,谓字有意义也”的定义。这是对前人训诂实践的总结,具有理论价值;只是语焉不详。清人郝懿行在其《尔雅义疏》的《释训》  相似文献   

14.
杨树达先生在语言文字学上建树甚多,从语法、修辞到文字训诂,都有专著传世。文字训诂方面,以《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和《积微居小学述林》两书最为著名,另外还著有《积微居甲文说》、《积微居金文说》等古文字专著,语法修辞方面,《高等国文法》,《汉文文言修辞学》、《词诠》、《古书句读释例》等书,也都颇有影响。关于杨氏之学术  相似文献   

15.
马叙伦先生的《说文解字研究法》一书,颇有见地,且言而有据,对初学《说文解字》的人来说,有指点门津之功.此书包罗甚富,从部首、字体、本义到六书,以及《说文》研究的其他各个方面,均有专门章节论述.特别是对本义的探求,用力最多.专门分辨本义、别义的,有《说文说解以别义为本义》、《说文说解以本义为别义》、《说文说解本义、别义互讹》、《说文说解本别一义》、《说文说解别义有其本字》等章节,此外,还散见于别的章节之中,如论述初文、假借字及流俗用字时,也常常论及本义.  相似文献   

16.
清代云南语言文字学家吴树声以小学的眼光治《诗》,著《诗小学》一书,其书不但在文字形、音、义的研究上颇多创获,而且还把眼光投射到《寺》中的语法现象,其说往往一语破的,发人深省。本文从语法的角度提出有关的三个方面对吴氏此书进行论说,用今天的语法学观点钩稽其书中寓语法于训诂的真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5)指出汪笺、彭校中的误用通假问题,其致误原因为不明原文之义,或不明文字、词义的演变,故求诸通假手段为训。尽管破假借字得其本字是训诂的重要方法,且清代古音学昌盛,奠定了识别音同或音近的通假的语音基础,但在具体使用通假手段时仍需持特别慎重的态度。现举“正谏”条:《潜叹》:“自此之后,莫敢正谏,而高遂杀二世于望夷,竟以亡。”(101页)汪笺:《说苑·正谏篇》云:“谏有五:一曰正谏。”彭校:《说文》:“证,谏也。”“正”与“证”同。《吕氏春秋·不苟篇》:“主有失败,皆交争证谏。”《外传》九作“正谏”,是“正”即“证”也。按: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说文解字注》示部为例,探讨段玉裁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包括阐明《说文》体例、辨析训诂术语、校订《说文》、重视引申义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论求本字     
“本字”是传统文字训诂学最习用的术语之一,所谓“本字”,是指与它所记录的词的意义直接、完全相吻合的文字形体,而义与形是否相吻合,旧来则是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标准的。前代训诂家在论及某字具有某义时,常常要探讨这个字是否用的是本字;如果不是,便要进一步探讨本字是什么,这种方法叫“求本字”。到了近代,“求本字”这种方法发展到极点,不但讲究字义要求本字,甚至有人竞提倡作文写书要写本字了。要求十九世纪  相似文献   

20.
今本《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句当在"化居"之前断开;《益稷》"在治忽"历来异文众多,当依《汉书.律历志》作"七始咏";《益稷》"朋淫于家"本或作"风淫于家";《高宗肜日》"天既孚命",汉石经作"天既付命",汉石经"付"为本字,今本作"孚"者为借字;今本《康诰》"殪戎殷",汉石经作"壹戎殷",当以后者为宜;《尚书.武成》"一戎衣而天下大定"释为"一着戎衣而天下大定"为牵强附会之词,应理解为"一次用兵伐殷而天下安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