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题记:世界上有两样东西都一样为人所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另一个是人内心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2.
论辩便是"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现代法制是启蒙理性的成果。但理性不能保证发现绝对真理,也不能保证绝对正义,因为存在两种影响理性起作用的障碍:本体论障碍和价值论障碍。前者是绝对不可排除的,但后者的排除有赖于良知。现代人一味用智逐利,重智轻德,故正义往往只存在于利益集团内部,集团为本身利益可置正义于不顾,民族国家为本身利益亦可置正义于不顾。为纠正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人类必须智德并重。理性须有良知的帮助才能获得真理,须与良知合作才可导致正义。  相似文献   

3.
青年作家张平创作的《抉择》之所以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其主要原因不只是小说中所描写的令人魂魄颤栗的事实,更主要的是作家为老百姓立言的艺术追求,是作家所具有的强烈的现实性和人民性的创作思想,是作家对人民的命运、进而对党和国家的命运的深深忧患,以及融化于作品人物身上的作家内心的正义、道德与良知.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界对柏拉图哲学中的正义观,已有不少探讨,但对柏拉图哲学中的理性与正义的关系则研究较少.以<理想国>为文本,揭示出理性与正义之间的联系及其关系的本质,澄清对柏拉图哲学的某些误读,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认为,理性即正义。现实的正义不过是理性的正义的自我实现,正义的现实性存在于正义的必然性之中,人类正义的发展历程决不是田园诗般令人快意的,人民群众只是理性和正义自我实现的工具。黑格尔看不到人民群众在正义的实现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认为,理性即正义。现实的正义不过是理性的正义的自我实现,正义的现实性存在于正义的必然性之中,人类正义的发展历程决不是田园诗般令人快意的,人民群众只是理性和正义自我实现的工具。黑格尔看不到人民群众在正义的实现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内涵;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目标;理解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制度是其实现的根本保证,但仅仅从制度上保证它的实现是远远不够的。“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致良知”通过主体品质的修养,把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的德性,形成一个人内在的自觉。良知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二者辩证结合,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后,即在社会科学诸多领域掀起了巨大反响.它以"公平的正义"作为核心概念,探讨了有关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基本原则等问题,而他在构建其理论内容和进行论证时,他的原初状态、社会契约和明显的二元论倾向等使得其理论蒙上了浓厚的自然法色彩.  相似文献   

10.
以良知与真知构建大学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理念是学校教育的最高指导原则 ,贯穿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大学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 ,必须建立一种有特色的成熟的大学理念。然而 ,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正在侵袭大学校园 ,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对此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办学理念进行深切的思考。本文以青岛理工大学的教育改革经验为基础 ,提出在此种形势下应该从“明良知”与“求真知”两个角度重新诠释并建构一种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并且反映时代特色的大学理念 ,通过“良知”与“真知”的互动 ,培养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自然法思想萌发于古希腊,它的基本内核包括公正、理性、人权和自由四个部分。作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理论,自然法思想不仅在西方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增强公民的权益意识、强化民众的法律信仰。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自然法的思想可以在纠正我国民众的法律认识观、促进民众权力意识觉醒、强化民众法律信仰以及完善立法工作等方面发挥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相辅相成。要想实现法的正义价值,首先必须保证法的形式正义的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构成审判公正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程序公正才是审判公正最重要的方面,对我国法治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阿Q人格心理中的帝性与奴性是互相依存、互为表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中华民族民族劣根性的形象体现,其根源是漫长封建等级制度下形成并强化的权本位意识.这种劣根性如果得不到有效清除,那么任何形式的改革与革命都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地提出了经济领域中的公平观。那么,“公平”作为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除了适用于经济领域,它也适用于法律领域,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认识公平与法律的复杂关系以及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在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平正义不仅仅体现在法律的实体方面,也体现在法律的程序方面,实体法规定社会的一些规则,体现了大众正义观。程序法的公平正义也是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忽视程序的正义。公平正义在社会的体现主要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各个环节来实现,通过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达到法律的最终目的,最终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建国初期,人民司法在党的群众路线指导下具有大众动员型特质,强调在司法实践中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对解决司法问题的积极意义,突出司法中的说服、教育目的.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物化载体,具有通俗易懂的形象化功能,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法律在大众中的潜移默化作用.新中国推行的人民司法和当下强调的"司法为民"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不公平,与制度不公正有关。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致力于制度公正。教育制度公正包括制度设计的公正、制度本身的公正和制度执行的公正。加强教育制度公正建设,需要把公正作为教育制度的第一要求,确保所有受教育者享受平等的资源,同时强调制度执行中的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不公平,与制度不公正有关。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致力于制度公正。教育制度公正包括制度设计的公正、制度本身的公正和制度执行的公正。加强教育制度公正建设,需要把公正作为教育制度的第一要求,确保所有受教育者享受平等的资源.同时强调制度执行中的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19.
法具有多种价值目标,而正义则是其根本。从根本上说,法的产生正是为了实现权益的会正分配。法的正义价值相对于平等、自由、秩序等价值具有优先性。在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实现以正义为根本的法的诸价值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