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余晓洁 《考试周刊》2008,(47):216-217
翻译活动在世界上存在了几千年,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翻译理论研究也已存在了超过2000年,随着20世纪初西方翻译理论进入我国,我国的翻译理论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概括研究了在西方两位著名翻译家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影响下的中国现代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在千年的发展中对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传统理论所体现的现代价值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所体现出的人文价值,与西方翻译理论的互通性,及和谐观念来简述其所特有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严复翻译之“信”与意识形态操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试图根据现代西方翻译的操控理论以描述严复翻译过程的方法,追溯当时的意识形态操控过程: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描述严复的翻译,研究自始至终操控他的翻译活动的目标意识形态;其次探讨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他的翻译标准成功地以调适方式激起全面再创国家政治文化辉煌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从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到建国以后的现代翻译,我国翻译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翻译理论涌入中国。本文回顾了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历史,指出对我国传统译论应当继承和更新;对于西方译论,要借鉴吸收,但不能完全照抄照搬,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51):24-25
被誉为西方的"现代翻译理论之父"的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他的翻译理论主要得益于他的圣经翻译实践,在全球翻译界具有深远的影响。严复的三字理论"信、达、雅"是中国翻译界最为成熟和影响深远的。奈达和严复相差半个世纪,其理论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及各自独特的见解。本文对中西方两大主导翻译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种更适合时代发展和新形式的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译学研究和我国当前翻译研究现状的考察,探讨西方翻译研究新发展的特点,以期对建立我国现代翻译理论提出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西方翻译理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这个过程中,语言学理论在现代电影翻译领域的当中开始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许多翻译工作都需要通过这项理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通过运用语言学理论内容,能够实际解决翻译当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阶段,西方翻译发展理论的大趋势。语言学理论当中语域理论具有重要地位,属于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文化转型与鲁迅的直译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硕  倪艳笑 《天中学刊》2003,18(6):81-84
鲁迅的直译理论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特定文化转型期的产物,它力图以异邦新声实现救亡图存,在形式和内容上对原质的西方文化兼收并蓄。评价鲁迅的直译理论不是探讨翻译的等值,而是考察翻译与社会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侯敏 《天中学刊》2005,20(4):97-99
朱光潜毕生倾心于西方文论与美学,在西方文论的译介和美学理论的传播方面厥功甚伟,无愧于中国现代“美学泰斗”的称号。朱光潜是20世纪翻译西方文论著作最多的中国学者,其厚重博大的翻译工作构成了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的不朽的丰碑。丰富性、网合性、统筹性是朱光潜西方文论翻译的特色。朱光潜治学,走的是翻译和研究互补共进的路子,他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建构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吕俊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1):148-156
分析了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文本理论及它们同翻译批评的关系,指出它们对译学研究的贡献与对翻译批评的误导。作者主张用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所提出的艺术生产理论来看待文本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并指出翻译批评学的理论也应建立在这种文本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