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最早的照片档案据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的《内阁官报》载,谕旨规定:凡内阁派遣官员,应一律废除以前所采用的填写履历、核对笔迹的办法,改用查对照片。这是最早的把官员照片作为人事档案的文献记载。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开办的工厂,大多都拍  相似文献   

2.
正姚范,字南青,号姜坞,安徽桐城人。清乾隆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甲子顺天科乡试同考官,兼三礼馆纂修官。姚范汉宋兼治,以撰《援鹑堂笔记》知名于时。《清史列传》有传。于姚范生卒年,诸家文献记载不一,主要有三:一是李兆洛《桐城姚氏姜坞惜抱两先生传》作乾隆三十一年(1766)卒,  相似文献   

3.
《南宋书》是明人钱士升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南宋史著作。编写体例上,无志、表,奸臣、叛臣未单独列传;遵循“以类合传”特点,相关的人物合为一卷,并且几乎每一卷人物都相当多。内容上,全书基本沿用《宋史》南宋部分相关记载,并有所改动。与《宋史》相比,《宋史》传记篇幅较短、内容也较简单。但也增加了《宋史》所无的一些人物的传记,增补了新的史料等。本书的缺点主要是:记载比较简略,所补充的史料未注明出处,沿袭《宋史》原有的一些记载错误等。  相似文献   

4.
近读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第一版)《明史》列传,发现二处人名有误,勘正如下:其一,列传第二十五(卷一三七)罗复仁传后有"孙汝敬"传,云:"孙汝敬,名简,以字行,永乐二年庶吉士"(下略)。"孙汝敬"三字左旁标专名线,即认定为人名,其人姓孙。考[光绪]《吉安府志》及[光绪]《江西通志》列传,罗复仁有孙名简,字汝敬,以字行,其行履同《明史》所载,知《明史》误以"孙"为姓氏,致其人似与罗复仁无涉。实则《明史》罗汝敬传为罗复仁传之附传,故传中不载乡贯。《明史》目录及李裕民《明史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85  相似文献   

5.
刘艺 《出版科学》2000,(1):39-39
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我接触了大量的古籍类书稿,经常发现引用古籍篇目不够规范。以《史记》为例:一是分类名称不规范。《史记》的分类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几类,而我们经常会看到《史记·李将军传》、《史记·孝武纪》类的提法。这是由于没有分清《史记》文本分类的原因,正确的提法应是:《史记·李将军列传》、《史记·孝武本纪》。二是以个体传主代整体类别。这一错误经常出现在引用“列传”的篇目中,某些列传篇目的传主是分类别的,如循吏、酷吏,滑稽、游侠等,不可以其中某一个传主作  相似文献   

6.
明代与朝鲜交往频繁,《明史》中关于朝鲜与中国交往的记载有一百余条,其中卷三二○、列传第二○八、外国专门对朝鲜做了翔实记载,通过《明史》研究中朝官方交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清史列传·儒林传》四卷,殆就有清国史馆后先纂定之《儒林传》稿集录而成.其稿杂出众手,各传精粗不一,其中不无记事、年月舛错者.然其传记颇多出于《清史稿·儒林传》之外者,记事亦较《清史稿》为详,故学者考论清代学术人物,仍多取资于是书.余前尝录考订札记十数事,为《〈清史列传·儒林传〉考证》;今续录十二事,以补前考所未及.  相似文献   

8.
古代传记文,对于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有丰富多采经历的人物,多详载其一生主要事迹,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汉书》中的《苏武传》、《霍光传》,等等。 另有许多优秀的短篇传记,着重记述传主最为突出的一件事。其主要写作特点是:一篇一事,不蔓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首开史书上记载经济活动的先河,不仅对当时社会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专篇的讲述,将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的趋势进行总结,司马迁的经济管理思想也在《货殖列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王澈 《历史档案》2005,(4):F0003-F0003
上谕是皇帝向官员和民众发布的命令。据《清会典》记载,“特降者为谕”,“因所奏请即以宣示中外者,亦为谕”。清入关后,雍正朝以前,上谕由内三院、内阁、南书房草拟。自雍正朝起,上谕均由军机处起草,分为明发和廷寄两种。  相似文献   

11.
窦葳 《兰台世界》2012,(36):22-23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记载包罗万象且融会贯通,为历来史家所推崇。现就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史记.田儋列传》与本书其他相关章节及《汉书》相关记载进行对比校正,找出记载有误、缺漏之处并加以分析,得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2.
秦岭 《兰台世界》2014,(1):28-29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首开史书上记载经济活动的先河,不仅对当时社会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专篇的讲述,将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的趋势进行总结,司马迁的经济管理思想也在《货殖列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周兰 《兰台世界》2012,(25):93-94
一、时尚流行的体育运动蹴鞠又称为"蹋鞠"、"蹴球",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其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苏秦列传》,当时苏秦游说齐宣王时曰:"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又据汉代刘向《别录》中记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太平清话》中也说:"蹋鞠始于轩后。"两汉时期,蹴鞠就已经成为民间较为广泛开展的体育运动之  相似文献   

14.
杜晓田 《兰台世界》2012,(12):29-30
清代中朝交往频繁,《清史稿(关外本)》中关于朝鲜与中国交往的记载有一千余条,其中卷五二六、列传第三一三、属国一专门对朝鲜作了翔实记载,通过《清史稿(关外本)》研究中朝官方交往,可全面掌握清代中朝官方交往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一书节取《史记》中《老子韩非列传》著为第一篇,并且在编辑说明中明确肯定:“《史记》上记载老子曾为周守藏室史。所谓藏室,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藏室史则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是古代藏书见于文献的最早纪录。”  相似文献   

16.
清代熊赐履所著《经义斋集》是以康熙皇帝所题匾额而成书名,但“经义斋”题名是康熙皇帝何年所赐,资料记载不一,或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或言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本文根据《经义斋集》正文所记内容,佐以清代实录等资料,考辨题名年代,厘清列传、碑传及年谱等疏漏及抄录之误.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1987年版标点本《清史列传》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史料之一,其中《儒林传》是治清代学术史的必读资料。由于《儒林传》涉及众多的文献典籍名称,点校时难度较大,故而多有疏漏错讹之处,现一一摘出纠正,以就教大方之家并供该书修订再版时参考。《儒林传》分四卷(六十六卷至六十九卷),前三卷在十七册中,后一卷在十八册中,本文只写明页码、行数,不注明册数、卷数、传  相似文献   

18.
陈俊达 《兰台世界》2017,(19):116-119
《辽史·地理志》中记载辽代的州有节度、刺史、防御、观察四类,《百官志》记载有节度、刺史、防御、观察、团练五类。两相比较,《辽史·百官志》与《地理志》中关于辽代州的记载不同的部分,应为《百官志》杂抄本纪、列传及其他史料,或为史臣修史时漏载所导致的。其相同的部分,应具有共同的史源,即耶律俨《皇朝实录》。早在耶律俨修《实录》之时,就已经将不同时期的记载未加考辩而仅仅是罗列在一起了。《辽史·地理志》与《百官志》记载的混乱,恐怕不能完全归咎于元代史臣。  相似文献   

19.
以弘扬我国图书发行工作者优良传统,总结图书发行工作先进经验为宗旨的《发行家列传》全套共4卷,最近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齐,该书填补了我国图书发行工作者无传的空白。这套列传共1600余万字,入传的345位发行家来自图书发  相似文献   

20.
石磊 《档案与史学》2011,(10):14-18
在民国历史上,陈其美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辛亥革命胜利以前,他的身份是同盟会会员、青帮大哥和反清战将;民国建立后,他贵为一方大员,却毅然投入反袁斗争.对于陈其美的一生,他墓前蔡元培的题词将其概括为:轶事足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前贤不让,询是鲁连子房一流.游侠货殖指的是《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和《货殖列传》,鲁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