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旺堆 《学周刊C版》2011,(2):29-29
大家都知道,中学时代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时代,是人生成长道路上的新起点,是每一个人孕育梦想的地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曾经在这一时期有过自己的梦想,也为梦想而奋斗过、努力过。而中学生活给我们所留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  相似文献   

2.
正眼看人生     
不要希望人类是完美无缺的,不要希望每一个人都像圣人一样是完全舍已为人的。不要这样希望!我认为,我们这样承认,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惟有这样承认了之后,我们才可以对人们多存几分原谅,少受一点失望的打击。假如你为人间冷酷而难过,那么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由你自己发出光和热,使人间减少一分冷酷。增加一分温暖。假如人人都停止抱怨别人,而由自己本身去发光生热,这人间就温暖得多了!不要希望人们一点也不虚伪。你只能希望人们在虚伪之中仍不忘善意。并且希望人们能在该诚恳的时候诚恳。这就够了。不要对人共天皇!我们生就是这…  相似文献   

3.
有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它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笨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和聪明的,只是聪明的表现不同。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长大了有出息,每一位老师也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聪明,永远有好成绩,因此,孩子的学习成了每一个家庭和学校关心的大事,而孩子智力水平的高低即聪明的程度则成了家长和老师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传统教育观念及结构下,人们往往会认为,识字多和会数数的孩子是聪明的,在学校成绩好的孩子是聪明的,能考上重点中学和大学的孩子是聪明的,能出国留学的孩子就…  相似文献   

4.
《华章》2007,(11)
那是我在北京参加的一期培训。课间,安排了一位专家讲演。讲演的人总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学?"可没有一个人响应。但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到这儿来的目的就是"充电"。可由于怕被提问,  相似文献   

5.
亮出你自己     
作为学生 ,我最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而且我发现周围的同学也和我一样。每次上课当教授提问时 ,总是习惯把头低下去 ,生怕教授的眼光扫到自己。一次外语课上 ,一位来自商业银行的专家做讲演。做讲演的人总是希望有人配合自己的 ,于是他问教室内有多少学经济的同学 ,可是没有一个人响应。但我知道 ,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学经济的 ,可是由于怕被提问的原因 ,大家都沉默着。专家苦笑了一下说 :“我先暂停一下 ,插个故事讲给你们听。“我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 ,在大学里经常有讲座 ,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讲演。每…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当下社会的每一位家长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孩子一岁起就开始报各种幼儿的辅导班,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本文就以幼儿学前教育为研究课题,系统进行阐述和研究。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的学前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前教  相似文献   

7.
那是我在北京参加的一期培训。课间,安排了一位专家作讲演。讲演的人总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学?"可没有一个人响应。但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到这儿来的目的就是"充电"。可由于怕被提问,大家都选择了沉默。那位专家接着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人从出生开始,便有着很多的可能性,就如同树一般,每一枝枝桠都意味着一种可能性。有很多人,目前从事的工作和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相差很远。我们说,一个产品、一个行业都有它的进入壁垒及退出成本,其实,这种壁垒和成本也表现在人的一生当中。  相似文献   

9.
多重智力说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智力说略论●吴志宏近年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经成了一句很时髦的口号,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再是应试教育。每一位校长在每年的高考结束时,也希望自己学校的众多榜上有名者被人看作是素质教育的成果,而不再是应试教育的产...  相似文献   

10.
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他说:其实,这座雕塑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其多余的边角去掉而已。 真的,在人生当中,每一个人都是一座雕塑,只要去掉“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人生,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要给每一个人以帮助,让在校的孩子自小就能明白和定义自己,知道自己未来可能的价值与作用。我们不要窄化人才的概念,不要出于动员的目的而不惜强调,只有读书才是成才的仅有出路。唤醒每一位在校的孩子,让他们真切地触知自己的前途乃至国家的希望。这个时代,很多时候,一个班级孩子们的人生走向,决策权和话语权皆不在于教师。作为引路人和启蒙者,老师的天  相似文献   

12.
那是我在北京参加的一期培训.课间,安排了一位专家作讲演.作讲演的人总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在坐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学?"可没有一个人响应.但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到这儿来的目的就是"充电".可由于怕被提问,大家都选择了沉默.专家苦笑一下说:"我先暂停一下,讲个故事给你们听."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仪的重要性。一个在任何时候都彬彬有礼的人,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由此可见礼仪的魅力。其实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点,对外人也基本做到了有礼,但在对待家人时,却随意少礼。还有些人认为在高科技时代,大部分时间面对的是网络,反正穿着马甲,即使无礼,别人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更有一小部分人认为礼仪繁琐,没必要讲究。这些都是片面的。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礼仪的内涵与意义,督促自己行动起来,让自己成为举止优雅、受人欢迎的人。  相似文献   

1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以群体的形式进行活动,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他人认可和接纳,这样就形成了群体,在学生当中也是这样的,每个学生总是容纳于一个特定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中学生拥有手机已不再是个别现象,中学生带手机的趋势正逐渐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了“手机一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手机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的管理、以及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在中学校园里,由手机引发的种种问题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而成功是有规律的,是有一定的法则的。依据这样的法则,我们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达到成功的境界!”说这番话的人叫白宁,他用自己成功的经历诠释着成功秘诀。  相似文献   

17.
孤独星球     
科技的发展增进了我们对其他星球的了解,却也让人类认识到了地球的渺小与孤独—虽有众星在旁,却被引力吸引而不能跨越既有轨道半步,而这其实与身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我们非常相似。在城市化进程大规模推进之前,没有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人们每天似乎也不会接触那么多人,大家的活动范围小,每个人之间都有很多交集。随着一个个城市小宇宙似的不断膨胀,我们每天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但每个人却都如同一颗围绕自己特定轨道运转的星球,大多数时候都只是远远观望彼此,或许有时会因为轨道的交集互有来往,但很快,我们就会回到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循环往复地孤独运转。  相似文献   

18.
<正>哲学是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回眸,一浅笑……智慧的灵感都有可能从脑际划过。然而,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眼里,哲学是一门高深、抽象、枯燥的学问,无论对教哲学还是学哲学都望而却步。在哲学教学中化平淡为神奇、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变深刻为浅显,应当是每一位政治教师追求的目标。为此,政治教师应精心设计和锤炼自己  相似文献   

19.
马扬 《教育》2006,(6):30-31
问题边缘化的少年确实需要管,需要教育。因为问题已摆在那儿。回避不是办法,也回避不得,尤其是这样的情景——很多相似的渴望隐藏在很难被感知的背后,而每一份渴望的背后都连着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人们永远挥之不去。 ——如何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深深思考的命题。 ——“让优秀学生自信不自负,让潜能生自强不自卑”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 在长春,就有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差生”不差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一百多年前,别林斯基就说过:‘我们会成为木匠,会成为钳工,会成为工厂主,但会不会成为一个人——这就是一个问题’。这些话永远不会失去它的意义。”当我读着苏霍姆林斯基这些话,如同在聆听一位先知的教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就是培养人吗 ?在新的形势下,这个问题越来越明确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我们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也要用自己真挚的爱去感染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人格健全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的秘诀就在这里。   每一位成功的教师,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能给学生无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