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九章 隋朝 重点问题: 隋朝统一前后进行的改革。 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创立科举制度,改革法律;继续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改革府兵制。改革的意义。 重要名词: 隋文帝:即杨坚,隋朝的建立者。原为北周大臣,公元581年代周建隋。589年灭陈统一中国。他在位期间,对政治、经济、军事都进行了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发展。后  相似文献   

2.
第九章 隋朝 重点掌握:隋初和统一后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改革官制,更定法律:①三省六部制,②州、县两级制.③创立科举制.④编制《开皇律》。2.改善财政、经济:①继续实行均田制。②轻徭薄赋,改革租调力役制。③实行“大索貌阅”与“输籍之法”,④开凿大运河,3.改革府兵制。以上措施促进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的巩固与统一、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一般掌握:1.隋末农民大起义:2.大运河;3.隋通流求;4.隋文帝;5.隋炀帝。第十章 唐朝  相似文献   

3.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阶段,本单元为高考的热点区域,长考不衰,内容小到“筒车”,大到“用人启示”,三种都有,因此要高度重视。隋朝的建立重点掌握隋朝实现统一的原因和影响。可与秦朝统一原因和影响相比较,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分裂中孕育统一,统一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前提和保证,认识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重要性。隋朝一系列建设中,长安、洛阳城的兴建模糊记忆即可,但要知道它设计规划水平高,广设仓库,理解它客观上为唐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创造了条件,具体位置记忆的意义不大,关于京杭大运河高考已有多次命题,但仍需结合地图按照…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89页:“为以后隋唐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应改“隋唐”为“隋朝”。课本第99页:“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不是“隋唐”统一中国。“隋唐”与“隋朝”$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5.
隋唐时期(581年至907年)包括隋朝和唐朝两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隋朝在南北经济都得到发展和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重新统一了全国,结束了我国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隋统一后,隋文帝杨坚积极改革,政治上推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隋朝的政治、  相似文献   

6.
隋朝的统一为南北诗风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朝的两代帝王在如何融合南北诗风的问题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文帝提出斫雕为朴,实行以北方诗风为主的政策。炀帝在继承文帝禁止浮华的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轻侧之论”,即实行以南方为主,融合北方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隋文帝杨坚实现南北统一,是与他积极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一系列改革分不开的,同时这也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心声和愿望。因此,隋朝的统一是历史不可阻挡的趋势,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齐国“相地而衰(cui)征”、鲁国“初税亩”,应是我国古代征收土地税的开始。西汉编户制度确定了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的负担,北魏始行租调制,隋朝和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780年)实行两税法.开始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有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明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清初雍正帝时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地丁银.从而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实质上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答:隋朝是短暂的,但它国力富强,经济繁荣.史称:"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隋书·食货志》)原因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因素:首先,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便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各种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如隋建立初期"山东尚承齐俗,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因此隋文帝下令整理户口,"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又如隋统一前,赋役繁苛,隋朝初定江表,"给复十年",剥削有所减轻.他如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使"钱货  相似文献   

10.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废除于清朝。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这种作法,也叫“开科取士”。在奴隶社会,主要官职都是世袭的,封建社会逐渐采取选拔官吏的办法。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地方政府进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包括新生入学、在校学籍管理、毕业生就业三个环节。我国长期实行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是:高等学校按国家统一计划和政策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学生在校期间由国家提供培养费,免费接受高等教育;毕业生通过计划分配方式就业。这种以“统”和“包”为主要特征的学生管理制度是五十年代建立并延续下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学生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或改革试验,部分学校招收了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现行统一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一节课后的问答题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第二节课后的“材料解析”题参考答案是值得商榷的。 一是在《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四章“封建社会繁荣——隋唐”第一节“短暂的隋朝”课后的问答题:“仅就本节内容,用史实说明隋朝对后世以至今天的重要影响。”笔者认为,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要点值得商榷,因为即使“就本节内容”,也不应该仅限于“隋朝的建设”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三《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提到的关于“科举制度”方面的内容有:第一,“唐进一步完善了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科最为重要。”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茫然的感觉,隋为何开创科举制,唐发现有那些弊端需要加以完善?第二,“王安石变法时,对科举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课本只提到学校改革,没有提到科举改革,师生都无所适从。第三,“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实行八股取士制度。”八股是一种什么格式,师生看似明白却不明白。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很有必要对这方面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用考试选拔…  相似文献   

14.
实行“首席教师”制度,是已经具有高水平的名校突破“教改瓶颈”,深化学校管理改革的必然选择,“首席教师”是一种责权利相统一的岗位;“首席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头雁”;实行“首席教师”制度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力求产生最佳的示范效应,实行“首席教师”制度应注意树立明确的目标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 46页 :“隋朝著名的建筑师宇文恺 ,设计和指导了隋朝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营建。”说“指导了”两城的营建是可以的 ,说“设计”两城的“营建”却讲不通 ,这里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应为 :隋朝著名的建筑师宇文恺 ,设计和指导营建了隋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这样 ,意思与原句完全一样 ,却避免了原句在语法上的错误动宾搭配不当$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九冶二中@徐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集体办园逐渐萎缩,小学附设幼儿园经费被挤占的现实,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教育局大胆改革,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首先对小学附设幼儿园实行独立建制,对村集体幼儿园实行“办管分离”,然后由乡镇对辖区内所有幼儿园进行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收费管理,统一教师招聘、培训和考核”。  相似文献   

17.
日本首相中曾根最近在参议院答辩时披露了他的“教育改革七点设想”:一、改革现行的六、三、三、四学制:二、改革偏重学历的高中入学考试制度;三、改革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大学入学考试方法;四、重视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五、重视情操、道德教育;六  相似文献   

18.
恢复高考1977年,我国重新恢复高考制度,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当年报考人数为570万,录取比率为1:29。实行保送生制度20世纪80年代初,高考开始实行“考试为主,保送为辅”的保送生制度。取消双轨制1993年起,高校招生不再施行双轨制。这一举措改变了大学生毕业时由国家安排工作的做法。启动“并轨”改革1994年,高校招生“并轨”改革启动。实行招生并轨1997年,高校统一实行招生并轨,全  相似文献   

19.
刘俊利 《新高考》2006,(10):29-32
【考点指津】1.分析隋朝统一的原因和进步性(1)隋朝统一的原因: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③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这些都为隋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④当时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  相似文献   

20.
隋朝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月,隋文帝杨坚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并为行军元帅,统率总管九十,兵士五十一万八千,进攻陈朝。次年正月,下金陵,陈后主叔宝投降,陈朝灭亡,隋朝统一了全国。为什么隋朝能够统一全国?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和作用如何?兹试说明如次。一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首先是当时的经济条件。在南北朝时,由于劳动人民在生产上长期的辛勤劳动,南北方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