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181-183
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构建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所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问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及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助学贷款保持政策公益性和中国特色的理论依据;以人为本是我国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维护公平是我国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谐共赢是我国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范式和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政策的实施为数百万莘莘学子解除了上大学的后顾之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文章对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内容进行了解读,探讨了政策的实施过程,分析了政策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给国家助学贷款带来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ONG Fei-qiong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53-57
2007年5月中央政府出台新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把生源地助学贷款纳入国家助学贷款体系试点推广。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互相替代政策会改变贷后管理主体,给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市场带来大的波动,进而影响整个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稳定。应由当地信用社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高校参与协助监督;谨慎变动两种助学贷款条款,促进助学贷款市场整体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
姜海霞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0(4):18-19
国家实施助学贷款政策,使许多家庭贫困的学生圆了大学梦,但政策实施8年来,并未收到预期效果。文章通过对助学贷款发放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贷款难、还贷难等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原因、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赵观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2):101-105
2000年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但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在国家、银行、学生、高校四个主体间存在种种不利于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因素,因此,凸现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面大与放贷面小的矛盾;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严重发放不平衡;银行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章提出从加强对新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尤其是惩罚力度的宣传;确立全国统一的贫困生界定制度,使贫困生的界定有章可循;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缓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压力;实行“一包制”招标银行,提高效率;完善制约机制,规范学生的借贷行为;建立全国大学生诚信网,便于管理;实行生源地贷款,帮助新生顺利入学;银行简化手续,降低成本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自实施以来经历了若干阶段,对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由于助学贷款制度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实际运行结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本文在对助学贷款从发放到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基本思路,以协调区分好政府、银行、高校以及学生之间的责任义务关系为核心,各相关利益主体各司其职为关键,使这四个利益相关者能根据自身运行规律有所作为.以期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自实施以来经历了若干阶段,对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由于助学贷款制度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实际运行结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本文在对助学贷款从发放到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基本思路,以协调区分好政府、银行、高校以及学生之间的责任义务关系为核心,各相关利益主体各司其职为关键,使这四个利益相关者能根据自身运行规律有所作为,以期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8.
助学贷款是国家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保证高等教育公平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与美国助学贷款发展历史较长、体系较完善相比,我国的助学贷款体制发展历史起步较晚,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制度设计以及还款方式上均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通过分析中美两国助学贷款的运行机制和中国助学贷款运行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美国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助学贷款体系。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希望接受高等教育。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并使学生不因为经济原因而被排除在高校之外,助学贷款的调和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对当前国外助学贷款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的弊端,并通过借鉴世界各国成败的经验,为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助学贷款制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占平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18(1):106-108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面也随之增大,国家助学贷款成为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分析制约一般院校国家助学贷款推进的原因,找出对策,旨在找准突破口,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一般院校能顺利、健康地开展,让更多的贫困生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2.
郑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163-166
本文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从助学贷款系统各元素或利益主体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和原因等方面探究了诚信教育是我国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柔性制度选择.认为正确认识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危害是开展好诚信教育的基础;理性对待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原因是保障诚信教育实效的关键;诚信教育是降低和控制助学贷款道德风险、提高助学贷款制度绩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分析,提出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并对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化的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张桂秀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21(3):104-105
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演变以来,由于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办学经费捉襟见肘,学费成为了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学费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近年来,由于部分经济上有困难的大学生欠缴学费,导致高校收费难,减少了高校办学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发展。国家政策是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但学费欠缴,成为高校共同的心病。为此,政府推行了助学贷款政策,以保障贫困生及时、足 相似文献
15.
杨邦勇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5(5):436-441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自实施以来,对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保持高校稳定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如学生诚信信息非对称性、银行贷款高风险性、高校低积极性、政府弱激励性等制度缺陷.针对这些缺陷,一方面应该继续完善"风险补偿金"制度,推进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建立"特别津贴"制度,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银行和高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国家助学贷款法律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汪芳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34-36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助学贷款已成为一个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但助学代款的发展却步履蹒跚。本文分别从助学贷款的两种方式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出发,剖析了这一现象,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助学贷款政策作为一种分担高等教育费用的有效机制,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我国于1999年6月正式实施了以“成本分担”和“教育机会均等”为理念,旨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助学贷款政策。鉴于我国处于转型时期,助学贷款政策体系既具有独特的特征,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必须对此加以修正,使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宁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0(1):68-71
助学贷款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但这项政策却遭受了空前的信用危机。文章通过对学生和银行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认为纯粹靠道德等内在诚信来约束学生的还贷是无用的,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外在诚信约束机制。文章还设计了助学贷款的“三维”被迫诚信机制,以明确助学贷款中政府、银行、贫困生家庭和借款学生的权责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郑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58-61
本文探究了助学贷款诚信缺失问题,认为助学贷款诚信缺失既有助学贷款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也有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法律不健全的原因,也有助学贷款系统元素自身素质修养和认识上的原因.其中,制度不完善是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人文因素是影响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社会原因;责任意识淡薄是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