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在军事部后勤组实习近两个月以来,感受最深的就是:新闻稿件是我们每个人的“名片”。从这张“名片”上,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水平和风格。而只有不断丰富这张“名片”的内涵,才能使别人愿意接受这张“名片”。一、老师帮我做“名片”新闻以时效新、内容新、写作形式新而取胜。但在编辑部实习期间,时效性不强的稿件经常见到。比如有篇通讯,说的是一位计生工作者在计生战线上默默奉献,被人们称为巴蜀大地上“不知疲倦的战士”。聂中林编辑让我把稿子改成一篇消息。稿子编好后,聂编辑对我讲,导语没有合适的由头,因为主人公被评为全…  相似文献   

2.
“给您一个智慧的人生”,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广告语。 1997年7月,我奉调出版社。从教学、科研第一线来到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冲动。很快,我感受到了工作的压力,感受到了竞争的残酷。这一年的12月,在西安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开幕当晚,西北地区大学版协宴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出版社社长,我与杭大出版社的副社长朱绍秦同座。他出示了两张名片,这两张名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背面都印有广告语。他评论说:“这一张(指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又接到了这样一张名片:自由撰稿人,×××。算来这是我一个星期内接到的第六张此类名片了。我认识×××,我知道他是个专写“命题作文”的主儿。但他在濠邦酒吧还是激动地告诉我:老子不侍候他们了,现在辞职干自由撰稿人了。这话乍听起来颇有点“挣脱了束缚”的味道,勇气  相似文献   

4.
按照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一主两翼”媒体发展战略,“一主”就是报纸;“两翼”。一翼是期刊方阵,另一翼是电子媒体。《大武汉》作为期刊,是集团媒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武汉》已经成为武汉的一张名片,要争取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一张能够让武汉人感到骄傲的名片,同时能够为集团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记者的名片     
前些日子,听一位省级报刊的记者谈起两件不见得有趣的趣闻。其中一件事是,某家灯具厂的厂长助理手持该报一位记者的名片来编辑部讨账,声称这位记者“买”走价值500元的灯具时并未付款,只留下了这张名片,结果查实这张名片虽然的确是这位记者的,但他并未去过该厂,连厂长助理也说不是这个人拿走灯具的。另一件事是,一位出租汽车司机也拿着一张冠有“记者”头衔的名片来该报诉苦,声称这位记者要走12升汽油后,长期不归还,结果是该报编辑部并没有这个人。  相似文献   

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中的一项基本准则,她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被誉为新中国的“外交名片”。50多年来,这一原则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凭着这张新颖别致的“外交名片”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和支持。那么,这张“外交名片”形成的背景和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7.
去年初,我发现并喜欢上了《人民日报》的一个专版。读得久了,便有了“参与”的念头,于是写了一篇随笔寄给专版 (未寄个人 )。稿子见报没几天,便收到编辑彭嘉陵同志寄给我的样报了,而且是两份,里面还有一张名片 !名片上除一个熟悉的名字外,地址、邮政编码、传呼号以及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话号码一应俱全。又过几天,收到了寄来的稿费。这不仅让我高兴,也使我产生些许感慨。特别是从那一张几千公里外寄来的名片上,我读出了主人的真诚和热情,读出了一位报纸编辑对陌生作者的问候、感激、尊重和信任,看到了全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的风…  相似文献   

8.
一张名片背后的魅力─—湖北日报高级记者陈堂明访谈录刘泽洲接过对方递来的名片,略加扫视后,我吃了一惊。名片上,“陈堂明”三个字前面冠有湖北日报高级记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省政协委员等头衔。在我的印象中,以前还从未遇到过象他这样集报...  相似文献   

9.
刘杲 《出版史料》2010,(4):73-75
守文喜爱自己的命题:“社长是出版社的‘名片’。”他以此为题写作的应征文章得过奖励。如今他又用来做自己文集的书名。我觉得,这本记录了出版路上不断追问的文集,倒称得上是守文的一张别开生面的名片。  相似文献   

10.
Web 2.0烧钱     
《信息系统工程》2005,(11):26-27
在中国,但凡参加一次有关Web 2.0的研讨会,你首先要做出两种选择:一个是带足100张名片,因为那里有太多的网络精英,有太多新的面孔。另一个选择是你可以一张名片都不带,因为那里有太多的空想者,“凭借一个想法,就想融到百万美元投资的人比比皆是”。Web 2.0的聚会有时候对于创业者来说更像一场幻梦。  相似文献   

11.
野莽 《网络传播》2006,(11):89-89
在白先勇、王蒙、刘恒分别获得三种文学奖项的,北京作家协会召开的颁奖会上,我首次收到一张名叫“中文在线”的蓝字名片。当时我并没怎么细看就塞入兜里,它的下落可想而知,如同很多在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厦、公园以及其它公共场所收到的名片一样,离开首都剧场以后便不知所终。  相似文献   

12.
在采访徐宏祥律师之前,我听说了他做的一些好人好事,比如资助贫困学生,乐于奉献,甘于清贫,敬业爱岗等等。材料中最抢眼的是他那张被誉为“永不褪色的名片”,上面的第一个头衔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老实说,这张名片虽然很有特色,但是,请原谅我当时头脑中闪过的一丝怀疑:这是不是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律师的一种自我包装呢?见到徐宏祥时,在嘉定的司法局大楼里。他神清气爽,步履轻快。当我们交换名片时,我马上问他,徐律师,你怎么会想到做这样的名片呢?他乐呵呵地笑着,说,当时我做律师时,出去调查要开介绍信,按惯例填政治身份一栏时,我讲,我是党…  相似文献   

13.
在浙江,“浙江绿谷”是一个响亮的名称。这是地处浙西南、森林覆盖率达79%的丽水市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是丽水市的城市形象口号。  相似文献   

14.
欧洲散记     
一今年6月30日傍晚。我晚餐后照例到莫斯科红场散步,蓦地发现俄罗斯大教堂后侧升腾起8只硕大的彩色热气球。它们下侧宽阔的大马路,已被数百名警察用绳索隔断列为戒严区。数以千计的苏联公民聚集于戒严圈外伸长脖子朝里张望着。我好奇地挤了过去,却遭警察阻止。这时,我记起兜里有自己的德文名片,便掏出一张,故意朝一群警察走去,递给其中似为头目者手中,并用德语自我介绍我是来自中国的记者。警察们迟疑了片刻,仔细打量了名片和我以后,竟挥手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放我入内。  相似文献   

15.
一条导语的好坏往往决定一篇消息的成败,新闻导语精采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介绍的是新鲜事物,甚至可能是读者完全陌生的事物,或者是远离读者日常生活体验的事物。要使群众接受较为陌生的信息或观念时,可以先提出一些受众较熟悉、易于接受的话题,如同投出一张“名片”,从而在心理上沟通双方,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播者的观点或信息,这便是“名片效应”。“名片效应”在现代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反映在新闻写作中,西方新闻作品中很注意在导语中巧妙地“投递名片”,以吸引  相似文献   

16.
读者一定会从报刊上见到:“漠人”、“边塞”、“边城”、“塞外”、“雪城”等署名的文章。许多编辑们也会收到这些署名的来稿。来稿上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政治部审稿专用章”的朱红大印,落款地址是“甘肃省临洮八里铺部队新闻中心张雪城(或王玉琴)”。人们当他是一名军人,一个作家。我要在这里告诉世人,他是一个专门从事剽窃报刊上文章的“剽客”!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网络不知不觉已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见面的那句“吃饭了吗?”已几乎风化成了化石。街头巷尾碰上一个熟人.不无时髦地给他来一句“这是我的E-mail,请多联系;这是我的QQ.随时呼我”。这就是网络时代!要是交上了一个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那就索性给他来一张网络名片,让网络时代真真地酷到底吧!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新周刊》曾经以“世纪名片”为题,列出f在20世纪出现的一百种事物。笔者曾经在一篇论文中,把这一百张“世纪名片”进行了一个分类。就是按“衣食住行等实用性名词”和“娱乐性名词”进行了分类。结果,在这次分类中,“娱乐性七词”的比例竟然超过厂“衣食住行等实用性名词”。不久前,《新周刊》干脆以“娱乐新世纪”为主题,论述了一个观点:21世纪是一个娱乐的世纪!在《新周刊》的“世纪名片”中,一个名词赫然出现在这一百个一词的前列,它就是“畅销书”。对于“畅销书”的解释,从英文单词的词义上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底我在贝尔格莱德新闻部大楼办理联合国维和部队记者证时,被办公室里的一堵“名片墙”深深吸引住了。墙上一米多见方的地方贴满了各国记者在此办证时留下的名片,粗粗一算竟有400多张。三月中旬我辗转至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市采访,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总部的新闻办公室里了解到,在此办证的外国记者已逾800人,而陆续前来办证的人仍是不断。也就是说,为采访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而在最近三年到过巴尔干半岛的外国记者已在千人以上!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跟韩老师见面,我真记不清楚是在哪一次大学生广告创意比赛或许是颁奖礼时介绍认识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韩老师留给我的名片。上面有他一张满脸笑容的彩色照片,也就是这张照片让我对他产生更深的印象。自从那一次的见面后,我们经常在大学生广告活动碰头,偶尔也会在颁奖礼上。最近一次应该是艾菲评选的活动,而最有代表性的算是两年前在山西太原的晋商品牌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