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诗情画意,格调清新秀丽,是山水游记中的精品之一。尤其是贯穿全文的"乐"字,蕴含在文中各幅图画中。  相似文献   

2.
程效恒 《现代语文》2006,(11):117-117
优秀的学作品往往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又如海上的冰山,一半露出水面,一半藏于水下,语言字诉诸读的只是表象,巨大的深层意蕴要靠读投入整个身心,细心体味方能悟出,可人们往往抓住语言字呈现的表象对作品作出判断,这就使人们对作品的理解或失之肤浅,得到一点镜花水月的印象;或干脆走样,得出与作品实际完全相反的看法。以《醉翁亭记》为例,对其主题的理解也有迷惑于表象而不见其深层真意的遗憾。  相似文献   

3.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诗情画意,格调清新秀丽,是山水游记中的精品之一。尤其是贯穿全文的乐字,蕴含在文中各幅图画中。紧扣主旨,层层绘乐。文章开头写山行六七里而闻  相似文献   

4.
内被贬滁州知州时,欧阳修写下《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解读《醉翁亭记》,关键在“乐”字,因为乐统全文,乐中有景,以乐显志。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由一个“乐”字统率全篇,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作者要表达的政治理想,隐含在乐的深处,文章中的“乐”的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步步深化,形成了一个“乐”点,吸引读者闻乐而进,寻乐而掘其趣。  相似文献   

6.
7.
《醉翁亭记》是一篇具有一定政治内容的山水游记,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游山玩水的风月文章。欧阳修贬官滁州时,政绩较为显著,又时值丰年,因此作者寄情于山水,沉湎于醉、乐之中,借此来解除内心的愁绪。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体现出一个“乐”字,通过围绕醉翁亭活动的人物。体现出一个“醉”字,但醉和乐又不能截然分开.而是融合成一个整体。以酒取乐,这是人们生活中至今未变的风尚。醉和乐的紧密结合,不但构成了这篇散文的描写主旨。  相似文献   

8.
洋洋洒洒的《醉翁亭记》,把一个自传性的醉翁形象鲜明而又生动的表现了出来.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脍炙人口不在话下.醉翁之意意在何处,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对《醉翁亭记》中的醉、乐之美的研究,会对现在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醉翁亭记》无非就是一群人游山玩水,然后在山上来了一次“野炊”。细细想来,确有几分道理,然而主人公不仅深深地陶醉其中,而且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究其原因,除了作者高远的立意之外,还与作者巧妙的用词密不可分。读罢全文,特别是细细吟哦21个“也”,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  相似文献   

10.
《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散佳作。它是北宋学家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作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山水,表达了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这篇千古佳作在艺术手法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写的一篇光耀千古的山水游记,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几乎所有的论者认为文章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但是细加玩味。总觉得这样的论断与作品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不少传世美文都写于作者人生出现重大变故(被贬官)之后,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一样,写于自己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文中生动地描绘了琅琊山的奇丽环境和变幻多姿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达了他悠然自得的旷达乐观情怀以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此文盛传不衰。与其他文章不同的是,《醉翁亭记》并不是以第一人称来写。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由一个乐字统率全篇,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作者要表达的政治理想,隐含在乐的深处,文章中的乐的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  相似文献   

14.
从1999年英国伦敦首演后,音乐剧《妈妈咪呀》有14个语言版本巡演于世界240多座城市。歌舞片《妈妈咪呀》从音乐剧改编而来,继承了音乐剧的优美旋律,发扬了电影艺术独特的视听艺术,将温馨的亲情、甜蜜的爱情、感人的友情和追求自我的目标,通过无时空的音"乐"和无极限"乐"曲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或欢快、或感伤、或兴奋、或低落,但都完美地契合了人物的情绪变化和故事的发展轨迹,使观众的情绪伴随着情节的发展和音乐的节奏而波澜起伏。从歌舞片的独特魅力出发,详尽分析音乐在影片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将音乐与人物、情节、主题相结合,试图寻找该片成功的原因所在,并为歌舞类型片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醉翁亭记》极其生动的描绘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的政治理想和寓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全将写景、叙事和抒情熔于一炉,正如前人所说“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写得情景交融,韵味隽永,含英咀华,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滁人游”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乍看,“滁人游”的确呈现了一种升平景象。对此。教参的阐释是:作者贬谪滁州,治理有方,人民游乐于山野之间。写游人之乐,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失意之中又可自慰的复杂心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范仲淹、欧阳修同为北宋政治家、散文家,但透过《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我们却发现他们两人有显著不同。范仲淹可谓之“仁人”,欧阳修可谓之“达人”。在范仲淹的笔下,景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则“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春和景明,  相似文献   

18.
《醉翁亭记》一文有几处注释值得商榷,兹辨析如下。 “佳木秀而繁阴”中的“佳”字。人教、苏教两版课本及配套教参均将之释为“好”“美好”。笔者以为,此注释值得商榷。“佳”固然有“好”“美好”之意,但此处应当作“大”讲。  相似文献   

19.
陈方方 《学语文》2008,(2):43-43
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其散文纡徐委曲、条达舒畅、明白易晓的美学风格被称为“六一风神”。它渗透于欧阳修的各体散文中,尤以抒情散文见长,《醉翁亭记》就是这样一篇佳作。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的一篇《醉翁亭记》,让醉翁亭名扬天下。而由此形成的"醉翁文化",以其丰厚的内涵和无穷的生命力,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当前,深刻领会"醉翁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