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刚学数数的小孩子不觉得它枯燥,是因为老师在教他们的时候,都是用的现实中的例子,他们能现学现用。因此据我了解,学生厌倦数学课的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学生看不到它的用处所在,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第二,学生参与的机会(既包括课堂上,也包括课外)太少,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第三,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很难主动地学习、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进而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要让学生彻底改变对数学课的认识,真正实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还得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数学课堂中要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为此,我们的数学课堂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参与意识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有效地积极投入的意愿.学生有了参与意识,才会有积极的参与行动,才会有高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参与意识主要靠教师来培养,下面谈谈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的枯燥和复杂是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的主要原因。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或者“抵制”等情绪,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新课程实施后,要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是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徐燕 《考试周刊》2010,(52):112-113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为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数学并不枯燥,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如今,不能再让孩子学得那么痛苦,要把数学学习的快乐还给他们。"(北京某教授语)的确,数学知识虽抽象但并不枯燥,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笔者谈几点认识。一、营造课堂氛围,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才是丰富生动、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是平时的家常课,还是研磨公开课,我们常常会想:如何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组织有效的教学?怎么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一些?怎样让枯燥的数学课堂更有趣一些?我们要深挖数学教学内在的趣味,让"趣味"从数学教学的内部自然释放出来、流淌出来。1.在交流讨论中释放"趣"。数学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是他们喜欢的一种相互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枯燥的,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应围绕学生熟悉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加强与生活情境的联系,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由生活情境走进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去感知数学、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个一线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新课改的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为课堂注入了新的元素,让学生由"苦"学为"乐"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学生动手动脑探索新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及时多样的评价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2.
刘功俊 《考试周刊》2014,(50):75-76
初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感受数学魅力,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生动起来,提高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参与意识,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激情飞扬、充满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深思.本文就此谈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5.
张艳芝 《考试周刊》2009,(29):93-93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代教育理论摒弃了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的思想.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组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主要途径。新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同时,引导学生展现思维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说实在的,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5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说过:"数学并不枯燥,而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使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为此,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将会极大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呢?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中,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不再乏味,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