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静 《青年教师》2006,(9):38-38
讨论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动态的学习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讨论,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必需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讨论呢?我的具体作法是实行“五让”。  相似文献   

2.
余峰 《学周刊C版》2011,(9):77-77
【背景】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直都是老师们关注的一个话题。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或不敢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总是存一旁静静地聆听。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该怎么办?是责怪学生不举手?还是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还是喧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积极主动性”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车淑珍 《辅导员》2009,(20):49-49
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了的学习环境。要使教学情境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德国的一位学者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咽下,但若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相似文献   

4.
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是以活动促发展,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侧重以问题性、策略性、情感性等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的教学活动。这里的活动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的过程,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的课堂实践活动。通过近两年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笔者认为讨论式教学是一种较好的课堂组织方式,本文就此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5.
甘嗣梅 《广西教育》2008,(14):24-24
问题教学法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如何把问题教学法运用于课堂实践中?下面结合化学课堂教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程的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在新  相似文献   

7.
在化学课堂上开展"问题讨论",可以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进行"问题讨论"的时间与空间,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讨论问题,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引导归纳,并将学生参加"问题讨论"的态度和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马海霞 《学周刊C版》2011,(11):117-117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其中,把“数学活动”引人数学课堂就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活动教学”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也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创设各种有效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索,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从而达到由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活动教学”是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新课程最直接的实施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的是新课程各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如何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学生是否全体参与、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是否活而不滥、热而不乱、松而不散?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历史课堂教学的“五多五少”。  相似文献   

11.
徐静 《四川教育》2006,(11):23-23
让学生有效开展讨论,我的具体作法是实行“五让”:一是让学生有讨论的愿望。在实际教学中,不愿讨论或不敢讨论是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预设的问题不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所以没有讨论的愿望。鉴于此,教师首先要把自己设计的问题转化成学生的问题,让他们对话题感兴趣,产生讨论的欲望;其次应建立民主、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讨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才真正能够讨论起来。二是让学生有讨论的对象。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讨论对象,并逐步引导学生由介入式讨论向自主式讨论发展。起初可组织“门诊式”(同桌)讨论,以后可进行“会诊式”(小组内)讨论;分组人数不要太多,以4—6人为宜,也可适当举办“辩论会”,进行群体式讨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12.
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了师生平等相处,真诚交往,共同参与、交流、对话和沟通获得知识的互动过程。这样的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在“目标——过程——结果”的演变过程中,除了预约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有的“意外”能生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现场和教学细节,而有的却给教师带来意外的烦恼。的确,生成的未必都是有效的。对于生成出来的“意外”,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扰乱师生的视线,带来“散乱的活跃”,有的甚至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使教学陷入困境,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简捷高效的课堂效果,越来越被重视。如何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高效?我觉得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相似文献   

14.
胡鹏 《中学教学参考》2010,(21):119-119
新课程标准与旧课程标准的一个明显区别是改变了以往教师“满堂灌”,学生只作为一个被动接受者角色的课堂模式,代之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于是讨论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课堂。课堂讨论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确实会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讨论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生讨论”这一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所起的作用还必须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表现出来。新课程提出,课堂上关注的不应该仅是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所以教师既要关注自己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我认为,为构建英语教学新课堂,须从加强学生三“动”开始。一、参与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内化的过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学得知识和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提高,都不是靠教师讲解得来的,而是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得到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充当课堂的主人,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要做到不被教材、不被经验、不被教案所束缚,善于倾听课堂中学生的不同意见,及时捕捉课堂中的“意外”,引导学生去尝试、发现,去拓展、探索,去反思、推导,亲身参与思维活动,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因为往往“意外”也能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下的教和学的统一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智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学校有几个这样的班级:班里的学生有凝聚力、上进心、阳光快乐、整体综合素质高,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唯旗必夺";课堂上气氛活跃、积极,同时又是井然有序的,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不错,各科成绩在学校乃至全区都名列前茅。是什么力量在班里发挥了作用,我带着好奇心进驻了这几个班,同他们一同上课、一同活动,来近距离真实地观察和记录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点滴变化。渐渐得发现在这些班里,有一种本班特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而“讨论”是新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讨论”,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从而获得共识,辨明是非,提高认识通过讨论,激发学生踊跃发言,陈述己见,从而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得到新的认识.在此,就新课标下如何使用“课堂讨论”教学方法谈谈我的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