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机升力演示器”是根据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七课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的。教学生认识升力是怎样产生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缺乏感性认识,而我们又不可能带学生去进行实际观察,怎样使学生能在课堂上观察到“升力”以及飞机升力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自然教材第三册第十七课《飞机怎样飞行》中提到:“风能够使具有适当倾斜度的风筝受到一种向上升举的力。我们把这种力叫做升力”。 这种升力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不妨把一只风筝从上到下剖开,用剖面代  相似文献   

3.
一、机翼升力实验改进在教学初中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时,飞机升力作为伯努利原理的应用来分析,教材一般设计飞机升力实验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人教版教材中,将纸按照图1甲尺寸剪下,折成图乙形状并用小段胶带固定,就制好了纸质机翼模型,MN是固定在机翼前端的细线。把细线拉平绷紧,用嘴对着"机翼"前端的位置用力水平吹气,可以看到"机翼"在气流的作用下向上翘起(如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压强和浮力"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  相似文献   

5.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采用Fluent对3种不同雷诺数下多圆柱绕流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速度云图和升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尾涡区的长度和紊动强度随来流的雷诺数增大而增强。圆柱的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加而降低,流动由层流变为紊流,且湍动更强烈;第1列小圆柱升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从第1列至第4列升力系数振荡幅度逐列增加,第4列圆柱的升力系数振荡幅度较大,最大值为其他列圆柱的2倍以上;Re=5 000时的速度云图和实验装置的流动图像接近,与数值模拟实验装置的流动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6.
考虑张力腿平台立柱和浮箱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分离涡模拟法(DES)对均匀流下张力腿平台主体三维水动力流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张力腿平台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及其频谱、压力系数和尾涡等特性。研究表明: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时历曲线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脉动性";下游立柱受到上游立柱尾涡作用,导致下游立柱阻力系数较上游立柱阻力系数略大;下游立柱升力系数幅值较上游立柱升力系数幅值大,下游立柱泄涡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升力系数时历变化呈现紊乱,频谱图中谱峰个数越多且带宽越大。立柱表面压力系数呈现出"W"型且张力腿平台主体周围具有不同垂向流态形式,稳定脱落周期下通过压力系数最大值判断撞击点等特殊位置,压力系数最小值判断尾涡所附位置;尾涡具有高度各向相异性,不同来流方向下张力腿平台主体尾后出现不同尾涡结构和流形态。  相似文献   

7.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笔者听了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闽老师的"神奇的升力"一课,感到受益匪浅,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刘老师创设质疑的情境,层层设疑,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在质疑的情境中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减摇鳍的升力反馈控制,提出了基于油缸压力差的减摇鳍升力测量方法。依据力矩平衡原理,利用驱鳍转动油缸的压力差,可以计算出减摇鳍上产生的实际升力。对该方法中的关键问题———升力中心线距鳍轴间的距离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理论计算升力中心线距鳍轴间的距离在动态下误差较大,采用实验数据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升力中心线距鳍轴间的距离进行确定。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计算出升力中心线距鳍轴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本文由一道风筝升空用"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来解释的试题引发思考,分析了风筝升空的原理以及与升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很好地回答了风筝升空问题的疑问。  相似文献   

10.
<正>我在初中学习"飞机为什么能上天"一课时,总有一点疑惑,现在结合高中学习知识,查询了大学相关课本知识,针对这点疑惑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向老师咨询,进行了一点总结,现将我的一点收获分享给大家。"飞机为什么能上天"出自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压强与浮力》第七节。课本上关于飞机机翼升力的产生是这样描述的:飞机飞行时,空气相对飞机向后运动,气流在机翼前方分开。由于飞机的机翼都是上凸下平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第三册十至十七课组成一个单元,都是认识力和物体运动形式的共性。后面四课着重认识液体和气体的压力和浮力,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初步认识升力的原理。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师》1999年 7、8合刊中“风筝的升力怎样计算才正确 ?”一文对风的水平力所能产生的风筝的升力进行了讨论。本文从风筝平衡时的受力情况分析了风筝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并提出了新的设问条件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我园紧扣街道"阳光、协作、提升力"的主题活动,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构建和谐校园——安全你、我、他作为重中之重,因而本学年我园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让孩子过上了一个安详、和谐的学年。  相似文献   

14.
赵文 《教学月刊》2015,(3):70-72
春天的草地上,成群的小朋友在开心地放着风筝。风筝飞上天,是风力的一个作用过程。据此创作了一个选择题(例1),该题因取材于生活体验而被学生"点赞"。例1:当风筝的迎风面受力时会产生一种力推动风筝上升,这种力叫升力。如果风筝与风向平行或形成直角时,都不能产生升力,风筝就会落下。图中的平行线为我国某地空中等压线,短黑粗线为风筝的侧视图,细实线为风筝的系线。在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图中能够在天上飞行的风筝是(4)  相似文献   

15.
王俊如 《中学科技》2010,(3):46-48,F0003
我们都知道飞机是靠强劲的发动机推力和机翼的升力飞上天空的,而滑翔机不需要发动机,也能在天空翱翔,靠的就是上升气流对机翼产生的升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飞机机翼的升力作用,我们设计了机翼升力作用演示器,该演示器具有材料简单,制作容易,效果明显的特点。现介绍如下。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机翼升力原理演示器2制作方法a.取厚2.5cm,长15cm,宽6cm的泡塑一块,...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一种新式半转翼飞行器试验模型升力的大小,设计了一种新型二分量升力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升力测试装置成本昂贵、结构复杂及适应性差的问题。基于ADAMS软件建立了二分量测试装置静态分析模型,并对测试装置进行了静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了测试装置力学模型建立的正确性;通过ADAMS软件建立了二分量升力测试装置的动态分析模型,采用adams软件对测试装置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到测试装置固有频率与动态输出结果,为半转翼飞行器电机转速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同时奠定了后续实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氢气球升空靠的是空气对气球的浮力,大家一般容易懂。飞机升空靠的是机翼上的升力,大家却很难接受。只有做一个实验亲眼看一看,才能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这就需要制作一个升力试验器。  相似文献   

19.
对“被机翼分开的气流会同时到达后缘”这一观点进行了探讨,指出被机翼分开的气流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同时到达后缘.给出了中学阶段机翼升力的教学建议,希冀纠正广大师生对机翼升力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20.
飞行的关键在我们对升力学的认识,提供升力的关键在机翼,随着升力学理论的成熟,针对机翼的改造层出不穷。不管是速度的追求、高度的需要、操控性能的考量、起飞跑道的需要,还是经济价值的追逐,在机翼的演变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机翼演变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飞行技术的一步步发展史,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在总体上一观全貌,展望未来,推动飞行理论摆脱现实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