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987年5期《图书馆》上,我发表了《“目录”商释·附称谓辨》一文。该文主要部分提出了对“目录”一词中的“录”字的不同解释。认为“录”,不是指传统所说的“叙录”,而应当是“次第”的意思。当时,我只就三部著名的目录学著作本身所依据的引文作解,没有全面展开。为了使这一立论能够站住脚,本文拟进一步再加阐述。一、试释杨仆《兵录》的“录”字义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序说:“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定住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真”。关于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先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在建国之初,高祖刘邦即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兵法,张苍为章  相似文献   

2.
兵书略“兵家”一般是指我国古代的军事家,但在《汉书·艺文志》中是专指先秦、两汉时期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及其著作。《汉书·艺文志》云:“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艺文志》将兵家分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家:其中兵权谋家是专论用兵之战略  相似文献   

3.
编辑之友·书讯报·博览群书·出版研究·文汇读书周报·书林·编辑学刊·中州书林八家刊物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一、为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加强出版界与读者间的联系,《编辑之友》、《书讯报》、《博览群书》、《出版研究》,《文汇读书周报》、《书林》、《编辑学刊》、《中州书林》8家报刊,决定在第一、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举办“第三届全同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二、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办法:从1989年4月份起,分  相似文献   

4.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以下称《汉志》)著录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这是对医学典籍的最早著录。《汉志》所著录的书籍,是在西汉刘向《别录》、刘效《七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所以,其所著录的医经、经方之书,俱是西汉以前存世的医籍。要了解这些医书整理和著录的情况,应先了解刘向等校书的方法。一、《汉志》对医经与经方的整理著录方法据《汉书·艺文志序》说:“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威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其中专门提到待…  相似文献   

5.
王华良周文熙吴世灯杨石友(3·26,孙法智(8·29)雷猛发(3·3幻山曰比(3.13)李端(4·4)金明善(4 .18)、卫了‘、JJ、争‘、声、声、J月恤八口n叼八00以乃Q勺‘乃‘OJ,Ql上乃‘ …… 编辑学讨论论编辑审稿有关编辑学的几个问题当前编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编辑在文化生产中的地位和作 用编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诸种心理效应及其对编辑行为 的影响论编辑在传播中的作用编辑学及其发展方向谈“编辑”的内涵与外延 编辑工作的改革讨论专栏编辑工作改革的一些看法和探 索坚持方向是编辑工作改革的中 心环节编辑工作改革的目标对编辑工作改革的…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而完成这一工作是多么伟大而光荣的啊!真是一个卓越的工作!”——摘自阿·马·高尔基在政治部报纸编辑会议上的讲话一、阿·马·高尔基的编辑活动高尔基的编辑工作是他各种特别有益的和涉及多方面的文学及社会政治活动之一,这项工作与工人阶级的事业,与争取共产主义思想胜利的斗争紧密相联。在高尔基一生的创作活动中,他为编辑工作付出了许多力量和时间,在工作中继承了俄罗斯古典文学作家普希金、别林斯基,赫尔岑、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柯罗连科及其他作家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我作为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政协报》的负责人,应匈牙利爱国人民阵线机关报《匈牙利民族报》的邀请,到匈牙利进行友好访问,为两家报社建立联系。5月5日下午我们到达布达佩斯,6日下午便去《匈牙利民族报》编辑部拜会他们的负责人并进行座谈,学习他们的办报经验。总编辑肖尔特斯·伊斯特万同志前几天陪他的夫人到维也纳治病去了,要过几天才赶回来。副总编辑凯什利·埃尔诺、托特·加博尔,编委瓦尔科涅·蒂博尔、佐伊·拉斯洛、H·鲍尔塔·拉约什全体出来,热烈欢迎我们。凯什利同志向我们介绍说:这就是我们报社的全部负责人了。编辑部连我们6个人在内,共60名记者、编辑,另有8名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8.
编辑与校对:分工不分家吐尔逊·阿布都拉编辑和校对是出版过程中两个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补充,两者分工而不分家。校对员根据原稿进行校对,但如发现原稿有误,也应提出来,由责任编辑负责处理,不能认为这是作者或编辑的事,就可以听任不管...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我作为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政协报》的负责人,应匈牙利爱国人民阵线机关报《匈牙利民族报》的邀请,到匈牙利进行友好访问,为两家报社建立联系。5月5日下午我们到达布达佩斯,6日下午便去《匈牙利民族报》编辑部拜会他们的负责人并进行座谈,学习他们的办报经验。总编辑肖尔特斯·伊斯特万同志前几天陪他的夫人到维也纳治病去了,要过几天才赶回来。副总编辑凯什利·埃尔诺、托特·加博尔,编委瓦尔科涅·蒂博尔、佐伊·拉斯洛、H·鲍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初西方新闻传播业诞生时,萌芽状态的报刊印刷业都是老板兼任总编、集编辑人与发行人于一身。直至18世纪,依然如此。美国独立战争前,位列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四大宣传家之首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自1729年起独立经营《宾夕法尼亚公报》,他自己撰写政论,又制作广告,而且亲自参与雕版、铸字和印刷,实在无愧于“全能型报人”的美誉。一直到1817年,这种编辑与发行人员合一的情况才有了改变。欧洲资产阶级独立报纸的典范《泰晤士报》首创总编辑制,从此编辑人与发行人正式宣告分离。当时《泰晤士报》的报业主约翰·沃尔特二世自任发行人…  相似文献   

11.
在汉高祖刘邦建立辉煌帝业以后,刘邦和吕后开始对汉初三杰风云人物"萧何、韩信、张良"产生怀疑,企图杀害他们,而谋臣张良,如何凭借其自保智慧,逃脱被杀的命运,本文将为您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2.
在汉高祖刘邦建立辉煌帝业以后,刘邦和吕后开始对汉初三杰风云人物“萧何、韩信、张良”产生怀疑,企图杀害他们,而谋臣张良,如何凭借其自保智慧,逃脱被杀的命运,本文将为您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3.
安·斯各特·伯格用“天才的编辑”来做史克里勃纳书店著名编辑帕金斯传记的书名,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帕金斯本人是一位天才的、优秀的编辑;另一层是说帕金斯是众多的天才作家的编辑,他的一生,是为天才们而工作的一生。应该说,这两层含义,对于麦克斯威尔·帕金斯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 史克里勃纳书店是美国出版界历史悠久、业绩  相似文献   

14.
· 第31届欧洲科学编辑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cience Editors)年会,1997年9月20日—23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Boulder市举行。 · 著作权研讨会,1997年10月24日—26日在美国弗吉尼亚洲Warrenton市举行。 · 生物编辑学会(CBE Council of Biology Editors)等42届年会,1998年5月16日—19日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行。 · 图书出版社培训中心短训班在伦敦开班。 内容包括:编辑工作、技术编辑工作、电子出版(包括DTP、磁盘投稿以及SGML)、图书营销管理。  相似文献   

15.
《素书》是我国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旧本题汉代黄石公撰写。黄石公为秦末汉初的隐士,曾经在江苏下邳的圮桥上授给张良一部兵书。后来,此书不知去向。给《素书》作注的叫张商英,是宋代  相似文献   

16.
古人用兵,有“十面埋伏”之法。古人写文章亦有此法。《汉书·韩信传》的开篇及中篇,用的就是此法。为便于分析起见,先把此传开篇原文抄录数段如下:“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能推择(被推举)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  相似文献   

17.
从青海上孙家寨出土的西汉晚期军事律令文书木牍,可以推知西汉张良、韩信《兵法》和杨仆《兵录》在内容性质上都是军事律令的结集。作为结集而成的"一本书",《兵法》和《兵录》都附有目录,但它们并不是"目录著作"。其所附目录都是勒编成册的一书篇名目录(contents),而不是"莫之或先"的群书目录(bibliography),也不是"最早的兵书专科目录"。此外,《兵录》之"录"意为"依次记载",并不是"名图书目录为录"之所始。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图书馆十月革命前,俄国政府和地方官员对农村人口的管理工作很差。图书馆服务工作也是这样。列夫·托尔斯泰和其他的先进思想家的教育实践,证明阅读对于人们是不可缺少的。俄罗斯经典作家的作品显示出非常吸引人的图景,如同在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小说和自传中体现出来的那样。我们知道阅读和利用书本知识工作的能力在  相似文献   

19.
祝愿与期望     
编辑同志: 《出版科学》1997年第3期田中全写他和老作者多年交往的文章,真挚、坦诚,富人情味,读后感人至深,我特别爱看。贵刊的《编者·作者·读者》栏目,多约写这样的稿件,一定会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我拟写一篇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最杰出的编辑出版家马尼提乌斯及所办的阿尔丁出版社的文章,以便我国读者了解西方印刷出版业初创时期的编辑出版工作情况,为我国开展中西方编辑模式比较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全文写成恐有一万几千字。印刷术的发明、推广和欧洲文艺复兴的关系特别重要,这段历史很需  相似文献   

20.
苏联著名编辑塔·波·伏尤科娃曾经在全苏广播电台、儿童文学出版社和教育出版社工作长达30多年,退休后写了一本自述其编辑生涯的书——《八十五次喜与忧》。此书1980年在苏联初版问世后,受到了读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