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农村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这一管理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广大群众办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建校和学校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乡村基层出现了群众集资、捐资办学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新世纪农村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2.
1984年,我市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体制,调动了乡、村办教育的积极性,特别是1984年—1989年,采取多渠道集资,共集资1025.1万元,用于“校改”,使全市校舍砖瓦化程度达到97%以上,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广大农民群众在集资办学中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奉献精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依靠人民办教育是一条符合国情、区情、市情的办学新路子.征收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开辟长期、稳定的教育经费渠道势在必行.1989年底,我市根据自治区人民政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飞速发展,对学校办学条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省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一无两有”,教学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三配套”,中小学规范化建设。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也形成了“三配套”、普及实验教学、教育技术装备规范化标准建设三条主线。1987年为适应“普九”要求,我省提出了中小学实现“三配套”的目标要求。1990年国家教委推广四川普及实验教学经验,我省确定了两个“转变”,即把改善办学条件的工作重点由抓“一无两有”转变到抓“三配套”;把基础教育由重点改善办学…  相似文献   

4.
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来,教育开始地方化,农村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农村不少中小学校至今还是城市模式,缺乏地方特色,基础教育在本地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如何真正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地方化?笔者作了一些思考,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挥当地政府自主权,实行教育管理区域化《决定》指出:“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之后,地(市)  相似文献   

5.
德阳市掀起集资办学热潮省普教工作会议后,德阳市掀起了集资办学的热潮。通过各种渠道,全市集资达2525万元。受省政府表彰的集资办学单位什邡、广汉、绵竹三县,表示要更上一层楼,在“一无两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筹集资金,添置教学设备,逐步配套。绵竹县准备集中力量,改建公社中心小学和公社初中。中江、德阳两县也有迎头赶上之势。德阳已有77个大队小学破土新建。(贺去非石朝恺)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们淮阴市基础教育的趋势是良好的。万里同志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两次提到我们淮阴市,表扬我们“把教育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了,还提到这是“远见卓识”。万里同志的讲话是对我们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市各县的干部和群众的确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如淮安县、金湖县,不少公社不少学校,已经实现了“一无两有”,有的还达到了“一无多有”。总之,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要办好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可以说,改善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汇》2004,(11):9-10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名校办民校”的热潮,并声称这种做法是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实验,目的在于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但在运行中,“名校办民校”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已经危害到教育公平,扰乱了基础教育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大竹县妈妈乡经济发展很快,人均纯收入超过了360元。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对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文化科学水平的要求更加迫切。乡党委,政府认真分析了形势和群众的要求,把教育纳入本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教育。”他们着重抓了几件工作: 一、集资办学,实现“一无两有。”过去全乡学校的房屋,  相似文献   

9.
大理市龙龛乡乡长、共产党员赵小鲁热心办教育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龙龕龛乡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先后建盖了11间土木结构的教室,共336平方米;二幢新教学楼,共12间教室,492平方米,总投资30万元,使学校实现了“一无两有”。但是乡长赵小鲁并不满足于现状。在乡人民代表大会上,他提出要在办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发屡职业技术教育,鼓励群众为  相似文献   

10.
一在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对全县小学的一次调查中发现,过去的小学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极需加以改革。一是“官办教育”,统得过死,挫伤了农村干部和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县同样出现了农业翻番、经济起飞的好势头,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富而思教,关心教育,对改善办学条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全县实现“一无两有”,改善办学条件的工作进展比较缓慢。从中央八○年八十四号文件下发,到八二年十二月两年  相似文献   

11.
大丰县委、县政府于六月初召开有各乡(社)、镇党委、政府分管教育的负责人和文教助理参加的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党政领导和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提高对改革农村学校教育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农村学校教育的任务。会上,县委、县政府对加强农村教育采取了五项措施。一、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全县在年内实现“一无两有”。据上半年检查鉴定,全县二十九个乡(社)、镇,已有十一个基本实现“一无两有”。对另外十八个乡(社),县政府、文教局与它们反复协商,确定经费负担比例,在六月份分别签订了实现“一无两有”的合同。预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我省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新体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调动了地方和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终身制、“铁饭碗”、“大锅饭”等弊端仍然存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至今的实践证明,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改革是成功的。它给农村教育注入了生命力,促使农村经济与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它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一项决策。它也为衣村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奠定了基础。明确地把责任交给地方,使教育事业地方化,促进了农村干部和群众观念的转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调动了干部、社会各种力量和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分级管理”后不少农村教育干部把劲使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总之,近年来农村教育面貌的改观是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仅仅迈出第一步,改革必须深化。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4.
刘勐 《甘肃教育》2002,(12):5-6
近20年来,我省中小学校舍建设经过教育、计划、财务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先后顺利组织实施了小学“一无两有”、中央补助“普九”基建投资项目、世界银行“贫三”项目、一期“义教工程”、“国家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工程”等,使全省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观。全省中小学危房面积由1983年的120.5万平方米减少到2000年的44.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淮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普教工作会议开得好!这次会议以改革的精神,对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作出了重大决策:一、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以教育管理的改革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二、重申地方财力用于智力的投资不低于三分之一,并要发动群众集资办学,明年实现“一无两有”;  相似文献   

16.
(一) 分级管理教师体制的形成,调动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乡村集体和农民群众集资办学开始纳入整个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轨道,学校基本建设的进程加快了,广大民办教师工资得到了落实。幼儿教育、普及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民教育都有较快的发展。教育改革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教育自身的不断求变,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办学实践主体和国家、地方两级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当前,集团化办学正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即从“迁移”到“再生”的资源共享之难、从“同段”向“跨段”的制度共构之难、“共振”与“异质”兼顾的文化共生之难.从集团行动理论出发迎接挑战,建构集团化办学新图景...  相似文献   

18.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乃是我国基础教 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在相当一部分贫困山 区,人们却认为是“难 中之难”。巨大的教育 投入、浩繁的基础建 设、优良的师资配备 与严重的财政赤字和 教师“流失”等问题联系在一起,难免让人感到紧张与压力。然而,教育基础并不很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贫困山区罗田县,一跃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并且即将在全省贫困山区县中率先实现“普九”目标,她会给人们一些什么样的昭示呢? 据罗田县委、县政府介绍,他们的经验有三条:一是依法治教,二是抓住机遇,三是注重效益。我们曾经具体地考察过罗田的教育,80年代初期,他们的教育基础和经济基础还十分落后,全县人民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来解决“一无两有”问题。客观地说,抓“一无两有”正是促进全社会尊师重教的一个契入点,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19.
加大工作力度全面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共兰州市红古区委王韶珊我区自1984年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7年实现“一无两有”后,区委、区政府又提出“科教兴区”战略,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加大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从国家教委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10年来,我国已有91%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36%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5%,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8.4%。据了解,国务院从去年增拨专款启动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到2000年完成,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政府总投入预计100多亿元。与此同时,《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还调动了广大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出现了捐资办学、捐资助学的热潮。目前,全国中小学基本达到了“一无两有”(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凳),中小学校危房率已从80年代的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