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篇绝妙的小说精品。文章写作上有鲜明的特点,其一是人物形象极为鲜明。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优秀的小说。分析这些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应当抓什么,怎样分析?这里就双册教材中的几篇小说谈谈个人的看法,供教师们备课时参考。抓住每篇小说塑造人物的最鲜明、最独特的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认真的分析,是中学语文中小说人物分析的主要方法。要找出每一篇小说人物塑造的独特的艺术手法,必须认真钻研作品,并将几篇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对照中,用全力抓住各自的“个性”,细致地分析好“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因此,我们在分析小说的主题时,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去分析才是最实在和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就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入手,谈谈小说主题的挖掘。  相似文献   

4.
扇子的妙用     
贾大山先生的《花市》是一篇匠心独具、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小说。贾先生以清新流畅的笔调描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塑造了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卖花姑娘、老头、年轻干部。在三个人物的矛盾冲突中,年轻干部的扇子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这四次描写黑色纸扇...  相似文献   

5.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主要的要素。那么,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这成为语文教学中小说部分最关键的一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经典的小说而言,其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写出一个形象鲜明的人,或者写出一件亘古流传的事。其中,事也是围绕人来展开的,因此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小说核心之核心。关于这一点,早就有类似的判断,比如说有研究者指出: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塑造个性鲜明的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1]其实从经验的角度来看,所谓个性鲜明的、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指这一人物形象能够与生活中的某种类型的人发生重叠,相应的就能够用小说中的人物的心理,去解读生活中相关人的心理,而这也正是小说创作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8.
小说是语文课文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文体。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环境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而在日常的小说阅读中,大多数学生仅仅被其中悬念重重、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却忽略了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其实是一种"浅阅读"的体现。小说是"社会的一面明镜",她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她讴歌人性的光辉,也揭示社会矛盾。显然,小说有着她相对的深刻  相似文献   

9.
小说的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0.
姜丽凤 《现代语文》2007,(3):116-116
干宝《搜神记》是我国魏晋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李寄》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作品。本篇塑造了有勇有谋、智杀蛇妖、为民除害的少女李寄的形象。在《搜神记》中,李寄是最为鲜明、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曾令云的长篇小说《云兴街》,以"云兴街"这一高度抽象的历史场域为观照点,描绘了七十多年中昭通地区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历史的潜在规律及其给人的丰富启示。深刻的人生哲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故事内容,使得该篇小说无论是在思想性、艺术性还是趣味性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歧路灯》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此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独特性,败子及浮浪子弟群像,填补了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类型的某些空白;二是丰富性,同类群像如此之多,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没有过的;三是鲜明性,一些反面人物、小人物个性鲜明。作者运用了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描写、矛盾冲突及对比手法等高超的写人艺术,塑造出如此众多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3.
小说是集中了几个人物为一人,或集中了几个不同的场景为同一主题服务的作文方法,它要求文章有合理曲折而引人人胜的情节、具体可感而最能展现人物特征的环境、形象生动确切典型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篇小说之所以是小说而不是记叙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说于东汉时萌芽、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发展并初具规模。在中国小说兴起并初具规模时,作为同期被润色、定型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带有小说化倾向也就十分自然了。事实上,《孔雀东南飞》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描写,完全具备了小说的要素,可以说是一篇用五言诗写成的"诗化小说"。  相似文献   

15.
张辉 《教育革新》2008,(3):38-39
《黑信》是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新选入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小说,大致的故事情节与《皇帝的新装》有类似之处,作者哈谢克以幽默的文笔讽刺了反动统治阶级的腐朽、愚蠢,塑造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国王弗里德里赫。考虑到此前已学过《皇帝的新装》一文,我准备用一课时结束本课,无疑,深入认识弗里德里赫这一人物形象自然成了本节课的教学核心。为了加深对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同时又是高考必考内容,而鉴赏小说中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让小说中的人物"走进"课堂,是解读小说的关键。本文试从塑造小说形象的方法及鉴赏规律着笔,让小说中的人物"走进"课堂,力求识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7.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意蕴深远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展示出人物的心理及其生命变奏历程。因此,阅读这篇小说,我们可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在阅读方法上,首先要进行宏观观照,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其次是从细微处着眼,深入品悟分析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对比,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的。那么,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对比、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呢?(一)苦难的现实与浮华的梦想进行对比,揭示出玛蒂尔德性格中爱慕虚荣…  相似文献   

18.
一篇小说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或引导学生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在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小说时,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这两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我就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管之见。一、人物形象在对比中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成功地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深刻地批判了辛亥…  相似文献   

19.
小说是与散文、诗歌、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小说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虚构出来的,这正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小说塑选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有概括介绍,也  相似文献   

20.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鲜明,个性丰满:变色龙奥楚蔑洛夫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是典型的沙皇专制制度下的走狗;小市民赫留金粗鄙庸俗、软弱愚昧、曲意奉承,是社会底层人物奴性十足的代表;看热闹的观众迎合强者、缺乏正义、随风而倒,是当时社会人们普遍心态的折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