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修利  胡超 《地理教育》2012,(Z2):109-110
地理教材分析与运用方法的研究按层次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来展开分析,从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如对教材内容整体分析包括初高中地理内容衔接等,微观分析的"活动"模块、"案例"模块、"图像系统"等研究;对新课标下四个版本教材内容的比较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刘彦彦 《地理教育》2012,(Z1):109-110
地理教材的宏观分析即是从整体出发,对整本教材或一学期、一学年教材内容的分析。其分析内容包括:教材的发展背景、教材的外部联系以及教材的内部联系。一、宏观层面地理教材分析方法1.地理教材发展背景分析(1)地理教材的时代背景。任何一部教材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事实上,也正是在当时特定社会、经济的需求中以及在科学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材的微观分析是指对教材中教学单元(一章或一节)的分析,主要包括教材的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教材的双层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材分析与运用方法的研究按层次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来展开分析,从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如对教材内容整体分析包括初高中地理内容衔接等,微观分析的"活动"模块、"案例"模块、"图像系统"等研究;对新课标下四个版本教材内容的比较研究等.而基于中观层面的研究则很少,进行该层次的研究是对地理教材分析与运用方法过于宏观与微观研究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同时对教师教学中树立"中观"教材理念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实施,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当前地理教育的新目标和新挑战.地理教材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厘清教材知识结构,掌握教学逻辑,指导教学活动.本文运用ISM分析法,对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旧教材第二章的内容进行邻接矩阵的构建,最终形成要素层级有向图,并从知...  相似文献   

6.
以2004年和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内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从教材知识结构、内外部联系、能力构成和表述结构五个方面展开了对比分析,为教师优化整合教材素材,进行教学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福建省全面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以来,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大部分的学校在地理“必修1”和地理“必修2”两个模块教学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地理“必修3”模块的教学。“必修3”的教材编写是在“必修1”和“必修2”基础之上展开的,是对地理环境区域的研究,也就是说“必修3”的教材内容更注重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应用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8.
孙静涛  王幼俊 《地理教育》2012,(Z2):107-108
地理教材的微观分析是指对教材中教学单元(一章或一节)的分析,主要包括教材的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教材的双层系统分析。一、微观层面的地理新教材分析1.教材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1)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是地理学对教育最主要的贡献之一.21世纪以来,高中地理教材进行了多次修订,在环境教育方面的变化体现为:环境知识有取舍,凸显时代性;在多元化活动中实现环境教育;环境观教育立足环境问题,聚焦国家战略,展望未来发展.文章基于核心素养视角,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地理教材中的环境观教育,得到了一些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必备技能.文章以人教版教材(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为例,从微观层面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内部联系、外部联系、能力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材表述结构6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征之一是融入了众多的生活化地理素材.文章从生活化视角,对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的情境设计、活动、问题研究3个栏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探讨了其生活化内容的选用特征,可为地理教师更好地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通过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所处地位、与新课程标准之间的契合度、具体内容组织结构与表述结构等来解读教材。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能够了解如何进行地理教材分析,也有利于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白雪  宋健 《学周刊C版》2014,(6):80-81
本文主要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通过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所处地位、与新课程标准之间的契合度、具体内容组织结构与表述结构等来解读教材,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能够了解如何进行地理教材分析,也有利于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目前使用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引进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动,改变了以往教材知识性文字表述太多,缺少活力的现象。这种做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许多生动有效的素材。在教学中如果能够使用好这些案例,让其发挥应有作用,就能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从HPS教育视角入手,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中的HPS教育内容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结合“喀斯特地貌”教学设计,探讨了HPS教育与地理教学的融合模式及教学策略,以提高地理教师开展HPS教育的能力,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王冉 《成才之路》2016,(4):39-40
文章主要选取人教版和湘教版两个版本的地理教材,基于"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该条课标,对两版本教材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对比,希望可以为使用这两种教材的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中地理课程的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地理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对促进学生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新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必修二为例,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思考地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地理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力求更新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理念,为思政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教材为例,分析了地理科学史在教材中的融入特点,并指出:要提升科学史素材的转化率,高效开展地理科学史教育;借用地理科学史,攻克教学难点;巧借科学史内容,落实科学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9.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通过把新知识主动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进行同化,当同化到一定程度,学生就基本掌握了新知识,达到新的认知水平,也就是新知识的学习。理论强调,只有当所教的东西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探究和再创造的愿望和行动时,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先后经历了三次大变革。第一次是80年代初的地理课程,由陈尔寿主编(以下称陈版),分上下两册。第二次是90年代中后期,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由徐岩、韦志榕主编(以下称试验版),分必修和选修课程。进入21世纪,进行了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新课标版教材由樊杰、韦志榕主编(以下称新课标版),分必修和选修课程。地理教材区别于其它教材的重要标志就是图像系统在教材中的特殊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