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婉英 《地理教育》2012,(Z2):18-20
一、知识构建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必修Ⅰ模块的重要基础理论,对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看,学生已了解到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及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但从学习能力要求看仅限于会用简单方法演示两种运动形式,会用一些地理事实说明地球存在的两种运动形式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相似文献   

2.
【知识点击】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相似文献   

3.
4.
一、知识构建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必修Ⅰ模块的重要基础理论,对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看,学生已了解到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及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但从学习能力要求看仅限于会用简单方法演示两种运动形式,会用一些地理事实说明地球存在的两种运动形式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同时,个别省区义务教育阶段选用的是历史与社会和科学课程标准,这方面的学习就更为薄弱.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构建 “地球的圈层结构”是自然地理中地球知识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内容为第一章第四节(湘教版、人教版、中图版;鲁教版没有编排专门的章节,但集中、详细编排于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中),本节是继前面三节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转及公转的地理意义后,继续学习地球自身的特点,为后面章节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学习打下基础。了解地球的内外部结构其实质是了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以及科学的探索精神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地理教学中只有结合生活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中的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实际生活选择教学内容、寻找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生活与地理教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8.
一、知识构建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修3“内容标准”的第一部分为“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要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首先应“了解区域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刘绍春 《地理教育》2012,(Z2):21-23
一、知识构建"地球的圈层结构"是自然地理中地球知识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内容为第一章第四节(湘教版、人教版、中图版;鲁教版没有编排专门的章节,但集中、详细编排于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中),本节是继前面三节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转及公转的地理意义后,继续学习地球自身的特点,为后面章节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邓桂秀 《成才之路》2009,(19):98-98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即“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它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1.
<正>纵观近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综地理有关地球运动这一考点的题目,不难发现,此考点涉及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包括方向确定、季节判断、日出日落时间、昼夜长短、时间推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日照方位、日影朝向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样。在这些题目里,绝大多数都可以利用图文转换的方法加以解决。下面通过分析、解答近年来较为典型的有关地球运动的题目,叙述利用图文转换法解题的一般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一、确定选用光照图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本部分内容在近年高考中的命题规律:①从考查内容看,突出地球运动原理规律的应用考查,主要涉及时差计算、晨昏圈、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节事象变化等;②从能力要求看,侧重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3.
14.
一、知识构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1.降低并突破“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中许多内容复杂且抽象的知识重点和难点:①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规律;②“二分二至”及“四立”等节气的天文含义;③冬夏半年的划分及天文含义: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时间)和纬度(空间)变化规律;⑤四季成因及天文含义;⑥五带的划分及天文意义,五带范围大小与黄赤交角大小的关系;⑦不同季节太阳的出没方向:⑧太阳直射点纬度数和极点太阳高度.与晨昏线相切纬线的度数(亦为极昼夜的最大范围)及正午太阳高度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电子白板既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保持了传统的普通黑板的优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用电子白板,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地理课堂更加生动精彩。  相似文献   

17.
我在教学“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前认真地分析了学生的学情状况,如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等;也研究了教材,认为一节课的容量只能学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规律,变化的结果即四季和五带可放到下一节课去学,并进行练习巩固。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规律。2.根据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纬度、不同日期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明确把地理实践力归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为案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节《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是了解、认识、研究地球的基础,也是学习与地球有关联的知识的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也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构建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对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要求学生先初步了解什么是太阳辐射,其能量来源及大小,再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