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晓平 《地理教育》2012,(Z2):47-48
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民族平等的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自然环境对文化和风俗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民族平等的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自然环境对文化和风俗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政策最基本的原则,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宪法原则和宪法权利。民族平等原则是平等权中的应有之义,经历了由观念到法定的嬗变。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从宪法、法律到行政法规再到自治法规都无一例外地贯彻落实了民族平等原则,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维护民族平等权利的民族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4.
民族平等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立足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述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族平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地证明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对民族平等的高度重视,这一理论必将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如何进一步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全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对于调动各民族积极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和谐融洽是中华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牢固树立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是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出发点;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是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任务;民族区域自治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6.
梁文化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1):89-91,10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一个目标.民族地区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对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民族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但它面临着传统落后文化的束缚、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网络垃圾文化的冲击,以及民族性不够突出等问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弘扬民族传统和谐文化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谐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如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可以说是孙中山始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他提出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等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平等权益正是在民族的政治过程中得到实现的。对某一个具体民族来讲,争取民族平等,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的过程就是该民族政治生活的过程。对杂居共存的多民族来讲,营造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的过程就是各个民族的政治生活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讲,民族平等问题实际上就是弱小民族的权利获得问题,此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民族的政治生活过程。在一个唤醒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提倡公平的社会,人们对民族干部的要求应该发生变化,应该趋于更具体化,更细化。我们应该养成把民族权利的实现程度与民族干部的能力提高联系起来考虑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民族地区文化是否和谐对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民族地区建设和谐文化,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和谐的民族价值观,挖掘和提升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和激活宗教的和谐因素,加强民族地区的立法工作等,从而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民族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一样,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理论这个层面来看。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深受教育平等理论、民族平等理论、积极差别待遇与补偿理论的影响。从现实条件这个方面来看,我国制定民族教育政策主要依据是我国的国家制度与性质,我国的民族宗教状况,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民族主要工作任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民族地区的现实需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由于经济状况、自然环境和习俗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程度与全国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加速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转变教育观念,增加社会投入,完善教育法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它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城市要强调民族多元文化存在的不可避免性,采取多种形式构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互相沟通的平台;要落实国家民族平等政策,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化管理;要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的难题,保障其合法权益;要培育各民族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达到各民族之间互相包容、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李永伟 《学科教育》2001,(7):6-8,11
新大纲的颁布实行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要求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树立新的观念。学生文化意识的增强,有利于语文真正实现传承、发展、创新民族文化的功能,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在注重培养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应积极探求新的方法和途径,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党中央一再指出“稳定是大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祖国命运的重大问题。为此我校根据本地实际在师生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进向心力、增强凝聚力、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一、发挥团结的环境育人优势 我县地处青藏高原北坡,占地面积3.34万平方公里,有11个民族,8000余人口,是多民族的居住之地。它东邻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壤青海省,北靠敦煌市,四周均有各兄弟民族分布。在生活的长河中各民族睦邻…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杂居地区的田野调查,在了解当地民族关系状况的基础上,探析该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成因,认为哈萨克族牧民的定居是哈汉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密切的经济往来是哈汉民族和谐关系的保证,文化多样性及民族间婚育观念开明与宽容是哈汉民族关系和谐的基础,民族间的互尊互助是哈汉民族间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这一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实践证明,坚持和贯彻民族平等、团结、自治发展的方针政策,很好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民族问题。坚持这一根本原则也必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论李白边塞诗中的民族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的边塞诗是李白诗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中多侧面地透露出李白的民族观念。李白的民族观念有民族平等的倾向,这与当时的时代及李白个人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各民族在政治、法律平等基础上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全面平等,这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深化民族平等关系的基础,是关系到民族平等是否稳固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灵丽 《化学教与学》2023,(2):11-15+27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科育人观念,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和文献查阅中,熟悉我国化学史和化学家的故事,达到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奉献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树立社会责任感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20.
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平等的制度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平等、社会地位的平等、政治权利的平等、权力分配的平等和民族文化平等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