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时,别人写植树造林,我照样子也写植树造林,结果写出许多“废品”来。我在失败中觉醒,总跟在人家后头照猫画虎写不出新闻来。以后我比较地注意了为“大路货”选个好角度,为“半成品”觅个好名字。  相似文献   

2.
敢于亮丑     
刚开始搞报道那阵子,我像大多数初学的报道员一样,也有过一段百投不中的经历。那是1991年5月,我参加完报道员培训班回到连队,写稿的热情很高。尽管训练一天累得气都喘不过来,但我仍然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写稿子,而且每天至少要写一篇。中午别人休息了,我就趴在床铺上写;晚上熄灯后,我以复习功课为由,悄悄地到连队会议室里去爬格子。每当别人问我在写什么的时候.我总是笑着说是写信。只要听到脚步声,我就急忙把稿子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别人看见。稿子写完后,我总是匆匆忙忙看上一遍就悄悄地发走了。这样三个月下来,我投出的近百…  相似文献   

3.
海岩自述像 我单位里的人觉得我的那些作品是别人写的,在他们眼里我不太像能跟人正经谈恋爱的人,比较冷。我回家不爱说话,因为我在单位说话太多了。我妈妈说你就说点什么吧,我说说了一天了,我就想休息,睡觉,不想让别人打扰。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但长期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什么事儿也不能太喜怒形于色,老忍着。  相似文献   

4.
初学写稿时,我总是掩掩盖盖,偷偷地写悄悄地寄,生怕被别人看见耻笑我文字幼稚,稿被“枪毙”后不找原因也不请教于人,结果,一年中我寄出近百篇稿  相似文献   

5.
凌翔 《军事记者》2008,(10):48-49
我一直不知道别人是怎样将文章写得活灵活现的,是怎样将不容易让读者感兴趣的那类文章写得引人人胜的。前不久,看了美国著名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一书,我似乎豁然开朗起来。  相似文献   

6.
当记者的经常遇到烦心事,说出来或许可减些许心中不快。请看几例。近日我写了篇《规划区内残疾人本月起优惠乘公交》,见报后正准备向外发稿,未曾想第二天省内某平面媒体就将其原汁原味地登了出来,不过落款的作者不是本人,而是该媒体的驻地记者。我写的《我市8处渡口改建桥梁》,也是见报的第二天上了省内外的几家报刊,可这稿件并非我投,而内容却全是我写的。哎,代劳的作者既夺去了我的名,又夺去了我的利。我花了不少的气力才写出《我市打造第二条通江航道》,也于见报的当日向外发了稿,可第二天还是被别人以他的名义发了出来,易"作"稿只在文字上动了些小手术,没有增加任何新的内容,这让我气愤不已。移人易人之作,最起码涉及到职业道德问题。别人采访奔波,付出了许多劳动,才辛辛苦苦写出新闻稿件来。"文抄公"们倒好,不出门,不采访,不商量,将别人的稿件改头换面就变成了自己的稿件,有的竟然原封不动地把别人的稿件"拿  相似文献   

7.
在我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时,一位相熟的作者因所写的一篇人物通讯而引起争议,他在困扰中跺脚发誓:“以后再也不写人物了”。好心的同事也劝他:“今后要写就写集体,不要写个人。”后来,在工作中我也发现,一些领导、先进人物在接受采访时,屡屡谦虚:“不要写我,还是写集体吧。”爽直者吐出知心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写了我个人反而对我不利,你要是真心爱护我,就去写别人。”这些现象的背后告诉我一个问题——人物新闻有着特有的社会影响。在我重读了优秀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碌》之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我心中升腾:  相似文献   

8.
不当嘴把式     
编辑自然是以编稿为主的.不像记者以写稿为主。那么,是否编辑只会改别人的稿子,或指导别人改稿子,就算合格了呢?不然。先听听一位作者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吧:“我尊敬每一位编辑,但不佩服每一位编辑。有的编辑不过是嘴把式,谈起别人的稿子头头是道,鸡蛋里也能找出骨头。可自己呢,却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你既然不会写,又有什么资格修改或指导我修改我的文章呢?”话虽尖刻了一些,然而对我们编辑来说,实属苦口良药。其实,从来都不会写文章的编辑是没有的,绝大多数编辑都有从写到编的经历,只不过有的人自当了编辑之后,手变做…  相似文献   

9.
除了“弹痕累累”还有什么作为记者,我写过好多大而化之的文字。诸如“走马齐鲁,文脉充盈”、“所到之处,万众欢腾”等文字。“文脉充盈”,怎么个充盈法?不知道;“万众欢腾”,怎么个欢腾法?不知道。大家都这样说,我也跟着说。这些大而无当的文字,其实无根,如浮萍。别人看了乏味,其实自己写的时候,也毫无激情,更没劲。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文章自己的好”,这也许是凡动笔总要花一番心思的缘故吧!过去,我也是这样,总不喜欢别人对自己写的东西有所改动,哪怕是个别字句也不忍割爱。可近些年来,当我和报纸、电台打上交道后,渐渐地改掉原来的想法,反倒养成了“多写多修改”的习惯。记得前年《镇江日报》登了一篇抨击“意识流会议”的议论,我有感而  相似文献   

11.
除了“弹痕累累”还有什么作为记者,我写过好多大而化之的文字.诸如“走马齐鲁,文脉充盈”、“所到之处,万众欢腾”等文字.“文脉充盈”,怎么个充盈法?不知道;“万众欢腾”,怎么个欢腾法?不知道.大家都这样说,我也跟着说.这些大而无当的文字,其实无根,如浮萍.别人看了乏味,其实自己写的时候,也毫无激情,更没劲.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师马克思之意",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层面分析灾荒发生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政治腐败等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事关民命、首重保民","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赈灾和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刚搞新闻报道时,启蒙老师告诉我,写新闻要学会掌握多种“武器”。要学会写消息、通讯、小故事,还要学会写言论,甚至连不属新闻管的小小说、散文、诗歌,也要学写。初学写消息时,老师讲要写好导语、背景材料、主体、结尾等,我似乎并没有听明白,写稿时总是找来几张报纸,凡带有“本报讯”字样的稿子,都认真去看,去研究分析,看它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然后就比葫芦画瓢,写自己的“消息”。每写一篇都这样去看别人的东西,看得多了,写得多了,就学会了写消  相似文献   

14.
钱自然是没有借给他。其实他要的数虽然不小,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努努力还是可以的。但是我这人天生没有向别人借钱,也没有借给别人钱的习惯。如果一旦欠了人帐,心里必定像装了个什么东西,整天忐忑不安。偶尔借点小钱给别人,也从来没有期望人家能还。当然了,到今天为止,我不欠别人,别人也不欠我。  相似文献   

15.
吕相征 《编辑学报》2009,21(3):282-282
总也不能忘怀一本书--<平凡的世界>,曾东拼西凑写过一篇读后感,游苏宁总编辑看后对我说:"可能你有许多感受,但语言和文字都是别人的,不生动、不感人."当时体会不深.最近拜读了他的2篇读后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完美结合的典范><社会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影响力>读后感>,收获颇多,很受触动,也促使我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尽力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相似文献   

16.
我想要写一个普通人,一个不像有的人那样坚强,也不像有的人那样冷静,不像有的人那样聪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样理性,对,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想要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生活的徒劳的人,也许还是一个捂着伤口不让别人看,自己也不看的乐观的人,一个实在不懂得和怎样去应付,弄得满身满心全都是伤的痛楚的人,一个怕被别人落下,被别人孤立,被别人抛弃的认真的人…… 无论如何,还是要像自己希望着的那样生活。我想,姚姚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就是她像众人践踏的泥路一般低贱时,她都没有放弃自己对生活的要求,都不肯将就…  相似文献   

17.
前些天去参加一个会,散会时随口对另一家媒体的一个朋友说了句"要回去写消息",朋友笑着回了句"副总编还写啥消息"。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事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记者可以不写稿子? 以我的感觉,或者干脆说就是一种现象,当了"官"的记者可能就不写稿子了。我真的观察过,一些报社原本非常有才气也非常活跃的记者一旦被提拔了,有了一个挺像模样的职务,从此便是看别人写稿多,自己动手少。我真的想不通这是为什么。是没有了激情,还是失去了冲动,或者是干脆从此就  相似文献   

18.
有位诗人访问海南时,被那婆娑多姿的椰子树所倾倒,想写一首赞美的诗歌。他苦苦寻思,怎么样比喻呢?它像棕相吗?像芭蕉吗?都不像!它就是它自己。火花一闪,诗人的情感被震憾了,挥笔写下:“椰子树像什么?不像芭蕉,也不像棕桐,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这首小诗富有哲理。实际上一种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发现“我”,认识“我”,塑造“我”的过程,那么“风格”二字也便是一个站着的“我”了!通讯员写作如果太像别人也就失去了自我,这道理跟前面说的那首小诗的写作一样,我对这些也有粗浅的理解。通过实践我也明白…  相似文献   

19.
“斧砍枣树非无情”。这句农家谚语对我来说有着其独特的内涵。记得我刚开始搞报道时,总怕自己写的东西别人看不明白,又怕写得少落下个“不会写稿”的评语,写起来总是东扯葫芦西扯瓢,呼咦个没完,一则消息也近千字。领导看了直说没味,更别说变成铅字了。那时心情槽透了,连走路都怕碰见人。就在那年枣花飘香的时节,我探家时带上了数十篇自认为理想但没发表出的作品,去看望在乡村教书的大哥。大哥不仅书教得好,文章也写得好,虽然他经常在书信中给我指导,但终因纸上得来终觉没,令我这块顽石一直不得开化,连个“豆腐块”也难得见上…  相似文献   

20.
编辑者,整理加工别人稿件之人也。对“别人”,他们常有评判。这里,我这个寄送了几十年“方格”的“别人”,不妨也斗胆侃侃“编辑”,望诸君耐心一阅。 凭心而论,“不才”能走上写作之路,真亏了一位老编辑的启蒙、引导。当初,并未学文的我,对写稿一窍不通,只是兴趣来了,将看到想到的像说话一样“洋洋洒洒”写上几页,寄出去。想不到几天后竟收到报社一位编辑来信,说我写的其中一段表扬老班长的素材不错,教我不要面面俱到,就将这一段写成“故事”就行了。我“如法炮制”,果然不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