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德英 《中学教育》2008,(11):37-38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已近八年,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然而,从笔者近几年对中小学课堂教学观摩与调查的情况来看,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倾向:要么片面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而使课堂教学过程近乎“放羊式”,要么片面强调师生“对话”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变成热闹的“满堂问”或“满堂答”。教师对课堂教学过于简单化处理,使得教学效果堪忧。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部分学生由于成绩不好,教师关心不够,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要么就是“破罐子破摔”,要么就是另类。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够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必将对提高他们的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活”与“实”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世纪伊始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已近八年,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以教师控制为特征的“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被否定或摒弃,新的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或师生“对话”为主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重视。但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要么片面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而使课堂教学过程近乎“放羊式”,要么片面强调师生“对话”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变成热闹的“满堂问”或“满堂答”。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好“活”与“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科大概念。但是在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一部分教师要么囿于单篇教学的惯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要么只取大概念的“形”,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这都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大概念的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既能拓展教学的广度,又可以挖掘教学的深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纷纷探寻着既能体现课改新理念又具语文特色的语文新课堂。但是在课堂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偏颇:要么因过分关注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教学应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么因过分追求体现新理念。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么因盲目跟“风”,而缺失了自己教学个性的展现。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育人目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受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大多数老师对于“过程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么弃之不顾,要么就是走走过场。因此,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这一环节亟待加强。对于在  相似文献   

7.
放眼当今的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无度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坚持“深度阅读”,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时总是深了再深;要么打着“广度阅读”的旗号,旁征博引,甚至撇开文本,八面开花;要么振振有词要“文本细读”,从头到尾、从文字到标点,乃至一切细枝末节……所有这些,都是超越了“度”的教学。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度”,必然在另一方面达不到教学的“度”。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失衡的、顾此失彼的,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能力的失调,甚至是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8.
沈克芬 《教师》2015,(6):40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如果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便能有助于人才的培养,课堂上便会有真正的生命.然而,我们审视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很多教师戏称为“教案剧”.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么手把手地教导学生学习,要么看似配合素质教育要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实质上,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依旧向学生指出“光明大道”,没有改变“授哺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仍然缺乏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特别是这种“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要如何改变这样的教学局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9.
课改实施后的课堂教学贯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及“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使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师普遍重视实验教学了,特别是重视一些探究性实验的开设,这是一个令人可喜的变化.但随着课改的深入,笔者发现课堂中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存在两个方面的偏差,要么偏重走“探究”的形式而忽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要么偏重实验的结果而走捷径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两个方面的偏差,简言之就是一个方面“重过程”,而另一个方面“重结果”.  相似文献   

10.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还是存在形式化、低效能等诸多问题,表现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要么是一人讲多人听,要么是多人讲没人听,成为配合教师完成“合作”任务的“形式”。为什么这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却问题多多呢?  相似文献   

11.
祝旭 《贵州教育》2022,(8):29-31
<正>受功利主义影响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量存在着浅表化教学,要么是教师上演“独角戏”,教学中教师只关注“自己需要的答案”,决不允许学生“节外生枝”;要么是学生上演“背多分”,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压缩具体内容,只讲结论与算法而不讲道理;要么是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教学中教师精雕细琢,完美无缺,“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这样的浅表化教学重教轻学,重结果轻感悟,重形式轻实效,致使学生的学习止于表面、表层、表演,学生的学习没有真正发生,这是数学教育的悲哀。那么如何才能纠正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浅表化教学呢?  相似文献   

12.
如果静下心来审视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不难发现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症。要么是“五十年不变”,一篇设计用几年,甚至十几年;要么是“网络共享”,网上下载,全校教师你用我用大家用。其结果是课堂教学千课一面,缺乏创新,高耗低效。“教学性阅读”是突破当前语文教学设计的“路径依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学情分析是运用科学的方式全面、深刻地把握学情,进而以学定教、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创造性工作。调查表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么基于过去的教学经验给现有学生的学情直接“贴标签”,要么简单地“移植”或“搬运”教学参考资料中给出的学情分析(刘岗、田静,《教学与管理》2020年第27期)。前者反映出教师过于倚重主观经验而非证据,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的上课中,时常有“拖堂”现象(教学任务不能按预设完成)发生.每每遇到这种状况,很多教师要么解释为教学任务太重,要么解释为班级学生基础太差……很少有教师从自身的教学行为中查找原因,寻求改进措施.笔者认为,导致“拖堂”现象的发生,虽然与上述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责任还在教者本身,可以说是教者的教学行为存在一定的失误,或在某些教学环节上处理不当,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的“隐性流失”而出现的结果.本文试图根据笔者调研中发现的一些课堂教学时间“隐性流失”的现象,剖析其成因,反思其对策,与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学多媒体手段的快速发展和不断丰富,其在课堂教学中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也逐步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让课堂的深度、广度、生动程度都得到明显提升。可本应是“小角色”的教学多媒体,却在时下许多课堂中抢走了“主角”的戏份:要么常当“主干”,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语文思维的提升,要么侃侃而谈,断然占用学生的思维空间,要么“抢注”思维,让优等生直接替代,大部分学生只能依附于教师的结论,肤浅地感悟和体会,使课堂难有真正的语文思考,更无法触动学生的语文情感之弦。这是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流于肤浅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预想时,教师的反应一般是毫无表情,甚至面露不悦,要么让其他学生发言,要么直接否定。而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教案的设想时,教师往往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用“很好”、“你真聪明”之类  相似文献   

18.
潘宝 《现代语文》2009,(12):24-24
中国现代诗歌走进高中语文课本已经很多年,它在高考试题中的地位尴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是尴尬依旧,师生双方对它都很感兴趣,但又同样视之为“鸡肋”。从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要么是略去不讲,学生自己把握,要么是自己大加发挥,学生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堆汉字,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9.
课改实施后的课堂教学贯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以及“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使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师普遍重视实验教学了,特别是重视一些探究性实验的开设,这是一个令人可喜的变化。但随着课改的深入,笔者发现课堂中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存在两个方面的偏差,要么偏重走“探究”的形式而忽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cooperating learning)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许多问题,如教师要么管得太严,要么放任自流;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搭便车”现象大量存在;等等。这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