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与社会主义学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学说与西方诸多文化思潮一起涌进中国。梁启超以赞誉和称颂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学说,他是我国最早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启蒙思想家。但是,梁启超虽然赞颂欧美国家开展的社会主义运动,却不赞成中国立即实行社会主义。他主张在当时的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并力图采取有效措施来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希望能利用资本主义这个过渡形式,最终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其“新民”学说中所蕴涵的进步、竞争、创造、功利、民主、科学和自由等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走向中的现代性特征,彰显了梁启超在那个时代的思想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孙中山都是在游历欧美大陆之后,才开始注重社会主义学说传播的,梁、孙二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一方面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儒家的“均平”、“大同”观念的烙印,另一方面,又受到形形色色近世西方社会主义流派的影响;从其内容本身来考察,梁、孙二人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双重性和层面性,即均是“大同社会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的统一结合,这是二者之共性;而梁启超、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唯一分歧,即在于梁启超的社会主义是避免一切暴力革命的社会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则是避免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一方面介绍西方的社会主义学说,一方面对欧美社会进行实地考察,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进步要求,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解读,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雏形,也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本文对梁启超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重新梳理、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民主革命之初起之际,西方社会主义学说传入中国,社会主义被视为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孙中山等人主张在中国民主革命的期即同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土地国有,节制资本,以免将来社会革命之发生,而梁启超等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将来的事,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充分发展资本主义,以抵御国际资本的大量侵入,两派各执一见,展开激烈论战,传统观念认为,孙中山一派的观点是可取的,进而斥责梁启超反原社会主义。史实距今100年了,冷静反思,应该有一个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马君武、朱执信、廖仲恺等积极介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与立宪派的梁启超等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中国人。他们除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社会主义学说的源流外,还涉及了阶级斗争学说、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十大纲领等,朱执信甚至首次在中国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尽管他们都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曾明确表示不完全赞同马克思主义,但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所起到的客观作用不应被否定。  相似文献   

7.
作为近代中国的著名学术人物,梁启超对墨子学说的思想论述是比较多的。实利主又是墨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对此有进一步的发展。墨子学说的经济思想与“实利主义”是息息相关的,梁启超对墨子学说的经济思想的阐释主要集中在《墨子学案》中。通过对实利主义的发展,梁启超使墨子在近代得以“复活”,这对进一步拓展墨子学说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的文学启蒙思想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学的深刻影响,中国文学的教化传统、传统的启蒙精神乃至佛教文化都成为其文学启蒙思想建构的宏富资源,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资源是其文学启蒙思想得以形成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梁启超定位为近代中国著名的舆论宣传者,从他创办的报刊入手,着重介绍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失败后到五四运动前期的报刊活动,分析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和在近代报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得出梁启超堪称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0.
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早期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重要力量。自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派利用《民报》作舆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社会主义学说是其宣传内容之一,并把对社会主义学说的宣传介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他们的宣传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进步,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真正认识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十月革命以后的事。但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某些刊物上,就已经提到过马克思和刊载过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片断译文。马克思的名字最早见于梁启超的著作里。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十八号上发表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曾经提到:“麦喀士,日耳曼国社会主义之泰斗也。”在第四十二、四十三号合刊上,他又在《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一文中写道:“麦喀士,社会主义之鼻祖,德国人,著述甚多。”麦喀士就是马克思最初的中译名。1906年1月出版的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第二号,刊载了蛰伸(即朱执信)所写的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和李大钊作为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伟大的思想家、启蒙家,是反封建的思想斗士,他们的思想也为中国革命、社会变革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撑。梁启超和李大钊关于自由、民主和良知方面的阐释既有共通的地方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在今时今日仍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种种原因,梁启超和李大钊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有些地方值得深入探讨。从中国知网可检索到的文献看,对于梁启超和李大钊思想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比较少,近期的相关研究更少。因此,这一比较研究既有利于对二位的自由民主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3.
蒋志刚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3):31-33,45
“新民”,即国民性改造,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20世纪初叶中国第一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中心话题,也是梁启超文学启蒙思想的中心话题.文学作为启蒙工具,其首要的价值目标就是改造国民劣根性.而文学启蒙的需要,又促进了近代文学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名学和政治家,他的家庭教育也非常成功。他以自己为模范教育子女爱国奉献;科学地对子女启蒙开智;倡导独立,教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注重实际,培养子女“经世致用”的学风;提倡趣味学习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在梁启超独特的家庭教育下,梁氏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是中外教育史上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梁启超精心培育了9个子女,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各领风骚,其中出了三位院士,被誉为“一门三院士”。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是我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梁启超与以孙中山为首的早期国民党人都探讨过社会主义问题并进行过论战。他们在社会主义术语中国化、中国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关系等方面都各有见解。但是,由于政治立场不同,在社会主义与民主革命的关系、传统文化资源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国未来社会前景估计等方面又有分歧。他们的看法虽不相同,但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工业化与农村传统社会变革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既是思想文化上的启蒙运动,也是救亡爱国运动。梁启超与五四运动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戊戍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倡导“新民”学说和“文界革命”,反省传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对五四知识分子产生了极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游历欧洲的梁启超以私人身份旁听巴黎和会,维护中国权益,及时将巴黎和会损害中国主权的消息传到国内,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虽然梁启超晚年思想渐趋保守,但他仍然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个性独立、民主自由、科学精神、道德革命表示赞许,他是新文化运动的辩护者而非敌对者。欧游归国后,梁启超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意义,希望五四运动变外交的国民运动为内政的国民运动,建议青年致力于文化运动以光大五四运动的价值。同时对五四运动中科学万能论、科学口号化等缺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在艺术与启蒙之间——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内在价值冲突张全之以梁启超为首的清末文学改良运动,拉开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帷幕。以此为起点,延续了3000多年的传统文学,开始踏上了向新文学演变的漫长历程,像“幼虫”演变成“蝴蝶”一样。然而,在上个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19.
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了政治文化的转型,这是历史转型的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启蒙学者,梁启超的思想对当时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民权思想是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核心,梁启超的民权思想是把西方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他的民权思想包含着对君权的尊重,其认为在中国欲行民权必先兴绅权,因此在梁启超思想体系中,民权思想占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思想启蒙、政治改革、文化革新三个方面就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作出新的评价:作为启蒙思想家,他影响及于几代人;作为杰出学者,他做了广泛的开拓性工作;作为长期致力于改革事业的政治活动家,他一生追求立宪政治,从戊戌维新、立宪运动到反帝制复辟,为谋求中国政治近代化作了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