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可见语感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那么怎样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文艺鉴赏的共性与个性以前的文艺美学,主要重在理论的层面,或对文艺美的现象做形而上的探索:其次重在揭示文艺作品的美学规律与法则等等。然而,这些都尚未真正进入文艺鉴赏本身。我以为,文艺鉴赏美学更多地则是体现实践的原则,重在揭示文艺鉴赏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的问题。文艺鉴赏的方法有共性与个性之别。文艺鉴赏方法的共性是指鉴赏各门类文艺作品所通用的或一般的方法,个性是指我们鉴赏不同形态的文艺作品所采取的类型方法。共性方法是文艺鉴赏的基本方法,而且从总体上来说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比如围绕文艺鉴…  相似文献   

3.
仝开明 《学语文》2007,(5):46-46
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认知方面的综合素质,在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语感训练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待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可见语感训练在整个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新课标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所以加强语感训练尤显重要。本文拟主  相似文献   

4.
文艺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鉴赏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文艺鉴赏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文艺的社会功能,既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育作用,此外还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从文艺批评、鉴赏角度创立了一套以"知音"说为中心内容的文艺鉴赏论,以此来说明接受主体对创作中艺术境界的深刻领会在文艺批评中的重要性;而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从"空白"、"虚实"、"召唤结构"等多角维度参与文本的对话、对意境的体验与再创造。本文试以中西接受美学理论的交融处为基点参与意境审美艺术活动,以探析李煜词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6.
主体的心理定势是文艺鉴赏得以完成的重要因素,是鉴赏活动能够实现的既定前提.研究文艺鉴赏离不开研究心理定势及其影响.一“定势”这个概念,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G·E·缨勒和F·舒曼在1889年提出,后经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捷加以改造、发展成一种理论.所谓定势,指建立在主体一定状态和模式基础上,由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反复作用所形成的心理倾向性和准备状态;它对未来心理活动带有一定的专注性和趋势.在文艺鉴赏活动中,它是导向审美快感的重要条件.例如一  相似文献   

7.
心理定势对文艺创作和鉴赏有着不可忽的影响,并日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多侧重于探讨文艺创作中的心理定势问题,对文艺鉴赏中心理定势的地位和影响等方面缺乏全面的研究,望本文成为引玉之砖.一文艺鉴赏的整个审美和认识活动过程,是主体借助于一系列中介环节,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完成的.其中主体的心理定势就是重要的一环,是鉴赏活动得以完成的既定前提.  相似文献   

8.
文艺鉴赏方法是实现文艺鉴赏的途径,手段与方式的总和。围绕文艺监赏三环节的方法论:以作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方法等;以作品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俄国形式主义方法,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方法等,以读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解释学方法,接受主义方法等。围绕文艺鉴赏诸阶段的方法论有“格式塔”美学方法,符号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高校音乐鉴赏课从浅层面说是针对课程内容的理性学习,但归根本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途径。但高校中音乐鉴赏课几乎是被忽视的一门课程,不但设置课时少,音乐教学内容定位不够,目的性不强,而且教学方法也是“传统式教学”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参与性不高,无法全面展现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如何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如何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课中真正聆听音乐,主动表达所感所思所想,才是音乐鉴赏课的真正意义。本文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探究情感体验在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兴"的基本意义是"起"。它的其他义项都是由"起"的意义引申发展而来的。"兴"用于文学鉴赏活动中,既指主客体交流融会的二元建构,也指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还与读者静观、熟读、想象等鉴赏方法有关,因而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1.
文艺鉴赏在本质上是主客体情感交流的一种审美活动.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通过鉴赏活动来最后完成的,并且,由于鉴赏者的文化心理的构成不一样,导致了他们对同一篇作品的形象感受也不一样.正由于读者的鉴赏心理活动在文艺审美鉴赏中如此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读者在审美鉴赏时的一些心理形态,以便达到文艺审美的自觉,提高审美的质量.一、体验体验是审美鉴赏中一个基础的心理特质.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鉴赏者必须以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充分地调动自己的形象记忆,去体味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艺术形象,这样的一种心理过程,我们称之为体验.这一点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当大量工业  相似文献   

12.
桂强 《现代语文》2007,(3):106-108
作为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文艺鉴赏教学不仅培养高校学生掌握具体的文艺鉴赏的方法,理性地分析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的鉴赏规律,而且还承担着引导高校学生确立健康的文艺审美情趣和崇高文艺审美理想,塑造高校学生丰富、完美的个性,促进高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3.
"逸"和"趣"作为中国古典美学重要的范畴之一,二者共同形成的合体范畴"逸趣"成为古代诗人休闲文化的一种独特追求和审美品格。从朝堂之上、山林田园、江湖之所,处处可见古代诗人雅士的美学踪迹。"逸趣"合用,成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重要艺术表现形态,深刻地影响了古代文艺的创作和鉴赏。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古典诗歌自身的发展,诗歌鉴赏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且表现出强劲的贯性,揭示了我国诗歌研究发展的规律。先秦是我国诗歌鉴赏的萌芽期。孔子提出"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评价、鉴赏艺术作品的,开后来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文艺鉴赏理论的先河。孟子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发展了孔子的诗歌鉴赏理论。先秦诗歌鉴赏理论呈现出的特点:一是零散,二是缺乏一定的理论逻辑。两汉诗歌批评与鉴赏在内容上继承并发展了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诗歌鉴赏理论,在众多论述中,应首推"三序"。两汉在诗歌鉴赏方面也有明显的特点:一是鉴赏理论相对系统化,二是出现一些诗歌鉴赏专著,三是两汉儒家思想得到不断地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是高校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教师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基础工程,是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组织保证。近年来,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党建与中心工作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不容忽视。教师党支部"党建+"模式,是高校基层党建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典型模式。为推进教师党支部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有效融合,高校必须坚持"党建+中心工作"两手抓,优化党支部设置模式,重视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有效创新组织生活内容、形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戏剧鉴赏,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集体性的剧场直接体验、戏剧活动的多度创作和戏剧情境唤起的痴迷境界。这是戏剧鉴赏与其它文艺鉴赏的根本区别。探讨戏剧鉴赏的美学特征,对指导人们更好地鉴赏戏剧、研究戏剧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具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在高校完成艺术鉴赏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博物馆资源,加强高校艺术鉴赏教育,对加强高校艺术鉴赏课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各科知识日渐一体化、文学艺术日渐产业化的时代,在高校理工各科中开设文艺欣赏教学课程的必要性已日渐显现。明确课程设置的性质、任务,注重课程设置的对象性、开放性与规范性,是成功构建与开展文艺欣赏课程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1981年版《鲁迅全集》收鲁迅所作书信1333件,其中大部谈到文艺问题,内容涉及文艺理论、文艺创作、文艺鉴赏等诸多方面。鲁迅的精辟见解,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