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红锦  李胜会 《软科学》2011,25(5):91-95
应用DEA模型,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建成区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业人员人数、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交通网络密度等指标,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维度,通过对珠三角城市群与广东省其他非城市群城市以及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比较分析,得出珠三角城市群效率较高,但仍有一些城市的效率有待提高,最后指出提高这些城市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循环经济能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对于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诸如层次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等方法。利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成都市三个工业园区,对其循环经济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经济倾向、知识要素禀赋、知识环境和知识产出四个角度构建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安徽省2001-2010年知识竞争力水平,实证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知识竞争力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安徽省知识竞争力与各影响因素都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不同因素的贡献程度存在一定差别;知识环境和知识产出是影响安徽省知识竞争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其中又分别以金融环境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关联度最高;知识经济倾向越强不一定越能促进知识竞争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重要战略,包含创新策源的主体、条件、途径与内容多个要素.通过重新解读创新策源能力,从创新政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开放发展4个方面选择36个三级指标,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我国八大经济区指标数据,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TOPSIS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关联度、确定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排序及其关联度.结果显示:创新投入、开放发展是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科学新发现;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华南、华东、华北、华中、西南五大经济区的创新策源水平高于东北、西北两大经济区,其中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与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创新策源能力关联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合作。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是当前最为热门的高新产业,而"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是整个ICT行业的基础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较为传统且枯燥。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现代交换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针对课程特点和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几个方面提出了此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徐娟燕 《科教文汇》2023,(11):111-114
“产品开发设计”课程需要企业环境下的实战演练,因此产教融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但是由于产教双方存在供需矛盾,校企之间很难进行深度或持久合作。在洛客平台运营方式的启示下,探索并建立了“1+N+N”的产教融合模式,即在校企之间引入设计公司,将学生创意进行优化和转化后,让企业方看到校方的价值,从而平衡了三方利益,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同时也提升了“产品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龚君  张大海 《科技风》2023,(12):111-113
在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引领下,本文以“正德—格力产业学院”为平台,从提升教师素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PLC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利用熵权法求解指标权重、灰色关联法判断样本的关联程度、TOPSIS法对样本排序,建立了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和TOPSIS的低碳经济评价模型,并对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合理地对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判断,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实施低碳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硬科技”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愈加重要,从“硬科技”视角对于企业技术能力的综合评价分析是透析企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构建了包括技术创新、研发保障、市场主导、技术竞争和奖惩情况五个维度的企业技术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结合灰色关联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再以南京市上市企业为例,依据企业数据和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得出南京市上市公司企业技术能力评价结果,并对相关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以及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提升给出参考依据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韦方方 《科学大众》2011,(9):127-127
“产教结合”是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的各自独特资源,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徐晔  陶长琪  丁晖 《科研管理》2015,36(4):109-117
本文借助物理学上的耦合定义,对区域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系统的构成和耦合内容开展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模型,并对我国珠三角地区2003年—2011年的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耦合度做出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系统之间存在着要素、组织结构和制度上的耦合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都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但自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缓慢的调整上升状态,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08-2017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基于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三者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变化,并将长三角地区41城分成中心区与次区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抑制绿色发展;分地区结果显示,中心区与次区域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测算相对多样化与相对专业化指标基础上,从规模与效率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方向对城市技术创新的总体影响以及对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城市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得到如下结论:产业集聚方向主要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从影响机制看,专业化会增加城市技术创新规模,但是专业化与知识资本的交互作用会降低城市技术创新规模,而多样化与知识资本的交互作用有助于提升城市技术创新规模;对不同类型城市来说,产业集聚方向对中心城市技术创新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技术创新效率,而产业集聚对非中心城市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技术创新规模。  相似文献   

14.
虽然很多学者相信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在公司创业精神和绩效之间起了中介作用,但了解"如何发生作用"的知识却十分缺乏。基于235家珠三角公司实证研究并辅以案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渐进式公司创业精神对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的促进作用,在成长型市场和东方文化的情境下影响强度更大;(2)激进式公司创业精神对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的促进作用,在成熟与竞争市场和西方文化的情境下影响强度更大。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创业精神和绩效关系的相关理论,对公司创业实践,尤其是中国公司施行创业精神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穹  刘军 《今日科苑》2021,(5):10-21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长三角区域2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情况.其次,以R&D经费/GDP、R&D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数为变量,利用区位熵指数测算了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集聚程度.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现状、共享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聚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个省会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带动了周边城市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呈现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在由量向质以及区域协同集聚上仍需进一步努力.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初具规模效应,科技创新成本有所降低,但共享边界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完善创新资源共享激励与考核机制、以市场为主导,以法制为保障,加强共享理念宣传,多种渠道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6.
总结企业参与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协同的四个动因:技术创新本身发展的要求、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发挥资源和能力的互补效应、供应链专业化和一体化的推动,并对上述动因进行了相应解释.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企业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创新搜索是其获得所需资源、推动创新发展的有效方式。现有研究表明,企业所采取的创新搜索策略会对其创新成果有显著的影响。采取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够使企业接触到原本难以获得的资源,并对内部创新的驱动因素产生影响,促进创新的绩效。另外,对企业认知过程的研究也指出了创新搜索广度在消除其认知偏误方面的重要性。当面对创新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时,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创新搜索的广度来有效应对。除了拥有多个创新目标之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增加创新信息来源数量来提升创新成功的可能性。本文以创新目标、信息来源与创新成功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主要探讨了创新搜索广度对创新成功的影响程度,检验了创新搜索的"广种"效应。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首先,企业的创新目标广度是否会提升其创新成功可能性?其次,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广度是否会提升其创新成功可能性?另外,创新搜索广度(包括创新目标广度与创新信息来源广度)与企业创新成功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受到单一依赖性的影响?针对这三个问题,本文通过经济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理论框架,并运用2008年中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进行了大样本(共包括30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870家企业信息)的实证分析,对创新搜索广度、创新信息来源广度对企业创新成功可能性的作用以及单一依赖性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发现并总结出关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搜索"广种"效应的规律。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目标广度与其创新成功可能性正向相关,即企业的创新目标越多,其创新成功可能性越大;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广度与其创新成功可能性正向相关,即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越多,其创新成功可能性越大;另外,企业的单一信息来源依赖性会负向调节信息来源广度对创新成功可能性的正向作用,但并不会完全抵消其正向影响。替换变量、分组回归等稳定性检验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本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研究结论证明,我国制造业企业中创新搜索确实存在"广种"正效应,无论是增加创新目标还是扩展创新信息来源都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成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若企业对于少数创新信息来源依赖性过高,这种单一信息来源依赖性会削弱信息来源广度的正向作用,减小创新搜索的"广种"正效应。  相似文献   

18.
梁军  周扬 《科研管理》2013,(2):89-96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集51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定量分析创业板的推出是否推动了企业创新。研究发现,创业板的推出短期内并未显著推动企业创新甚至有负面影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和调整后,创业板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对于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对于创业板应持肯定态度,在完善停牌、退市和转板等相关制度建设的同时,更加明确和突出创业板市场的服务对象,打消各种顾虑,进一步放宽上市条件,增加上市资源,切实服务于处于初创期的中小创新型企业,将创业板推动企业创新的潜在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9.
闫东升  孙伟 《资源科学》2022,44(7):1358-1372
在落实“双碳”目标、推进城市群战略背景下,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区域扩容,对城市碳排放强度有何影响?本文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多角度探讨一体化区域扩容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模型、调节模型分析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一体化区域扩容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且考虑平行趋势、内生性、外部冲击、差异化碳排放估算方法等的稳健性检验依然显著。②一体化区域扩容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呈现多重异质性,如时间上城市加入协调会时间越长、对碳排放强度下降促进作用越大,区域上加入协调会对苏皖城市影响呈显著负效应、浙江城市影响呈不显著正效应,城市类型上加入协调会对高等级城市碳排放强度下降促进作用强于一般城市。③加入协调会带来的市场一体化深化、产业升级加快、绿色创新技术提升、协同治理深化等,是一体化区域扩容驱动城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机制,且城市市场化程度提升、产业高级化推进,能够放大一体化区域扩容对城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验证了通过一体化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可行性,但也表明推动一体化城市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定、实施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催生了创新网络多系统共享开放、多主体互动互补、多因素震荡交织等特征的凸显,使得产学研协同创新对资源异质性、知识流动的双重需求日益加剧。该研究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分类别、分阶段探讨了资源异质性与知识流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态交互效应。研究表明:资源异质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产业生命周期的不断推进,知识吸收对此促进作用经历了 “负向调节效应较大-负向调节效应缩小-正向调节效应加强”的动态调节过程,而知识扩散则经历了“正向调节效应较小-负向调节效应出现-负向调节效应增大”的动态调节过程,为寻找人工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治理的突破口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