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一江两河"流域青稞作物多年多点田间肥效试验和大样本的土壤养分数据作为为基础研究数据,明确钾肥肥效反应并提出该区域钾肥推荐指标体系,为指导青稞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藏小杂粮豆作物生产现状与优势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统计年鉴资料,对西藏小杂粮豆生产地位、特点、产需现状及其发展优势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建设发展"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青稞、豌豆、蚕豆优势商品生产带"、"三江流域青稞豌豆优势生产区"与"藏东南豆类特色小杂粮生产区"的建设规划和各区域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是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相应发生变化,对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分析区域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为充分利用热量资源以及指导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西藏"一江两河"农区是西藏最重要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必然对该区作物和牧草的生长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一江两河"地区主要站点的气象数据,采用平均气温、≥0℃和≥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作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指标,分析"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趋势及其热量资源变化在年内的分配。结果表明:①"一江两河"地区气温显著升高,增温以冬季最为明显;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②研究区主要代表气象站点表现出≥0℃和≥10℃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的趋势;③从研究区各站点逐月积温年际变化来看,≥0℃积温在春季增幅明显,尤其以3月积温增加明显;≥10℃积温8-10月增加幅度较其他月份明显;④热量资源的增加正值作物或牧草生长始末期,热量的增加将影响作物或牧草的生长,如拉萨地区适宜冬小麦播种期明显推迟。  相似文献   

4.
边多  唐洪  除多 《西藏科技》2003,(10):6-9
本文以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壤侵蚀分类、土壤侵蚀强度监测的方法,利用卫星、航空遥感信息和实地调查数据对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和分类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2000年综合指数值居于3~6级之间的区域面积最大,合计占全部区域的70%以上;以流水为动力而产生的侵蚀过程是“一江两河”地区最主要的土壤侵蚀类型,分布非常广泛,占区域总面积的2/3左右,总体反映了高原山区环境下的土壤侵蚀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探讨曲水县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不同氮、磷、钾配比与用量对春青稞"藏青320"产量的影响,为指导曲水县春青稞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春青稞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此区春播域内春青稞推荐施肥量(kg/亩)为:N7.75、P2O52.49、K2O4.25。  相似文献   

6.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江两河”地区农田灌溉条件的分析,阐明了西藏区内以“一江两河”地区为主的广大农田深受干旱、降水特性及强烈蒸发的严重影响,因而提出了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殷切希望,并且更进一步阐述了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问题,从而大胆提出了解决区内“一江两河”地区水源问题的几种有效措施,以满足西藏区内广大农田的灌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春青稞藏青320在贡嘎县中低产田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配比,逐步建立适合该县土壤和作物特性的施肥模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为我地区春青稞大面积生产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5"回归最优设计,开展了春青稞青320肥效试验,研究中低产田施肥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的施肥配比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1)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2)该区域土壤肥力春青稞亩产量达146.5~156.25kg。(3)当地常规农家肥亩施用量1500kg,在提高利用率的情况下当季亩增产20.5kg。(4)结合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和目前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肥亩推荐施用量分别为46%尿素8.21kg/亩,12%过磷酸钙18.75kg/亩,60%氯化钾2.29kg。  相似文献   

8.
梁飚 《资源科学》1991,13(1):48-51
一、“一江两河”地区自然概况 “一江两河”地区主要指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及拉萨河和年楚河流域。按行政区划有拉萨、达孜、墨竹工卡、林周、堆龙德庆、曲水、尼木、贡嘎、扎囊、琼结、乃东、桑日、日喀则、江孜、白朗、南木林、谢通门、拉孜等18个县(市)。 “一江两河”地区南临喜马拉雅山脉,北靠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是藏南谷地的主体部分,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较好。例如,拉萨年平均气温8℃左右,全年无霜期4—5个月,年降水量400—500mm。雅鲁藏布江中游为典型的河谷地形,除有拉孜—仁布宽谷,曲水—泽当  相似文献   

9.
由西藏“一江两河”开发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共同发起,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承办的“西藏‘一江两河’及尼洋河流域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2月11—1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及有关部门领导共110余人出席了会议。他们当中既有国内外知名的老科学家,也有年轻一代的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林周县"3414"春青稞肥效试验结果,对其采用函数拟合法和梯度分析法进行联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氮肥(N)施用量在7.5kg/666.7m2~8kg/666.7m2的范围内,产量可以达373.45kg/666.7m2~373.76kg/666.7m2;五氧化二磷(P2O5)施用量在2.5kg/666.7m2~3.5kg/666.7m2的范围内时,产量可达375.8kg/666.7m2~380.11kg/666.7m2;氧化钾(K2O)施用量在4kg/666.7m2~5kg/666.7m2的范围内时,产量可达370.13kg/666.7m2~371.37kg/666.7m2。由此推荐林周县春青稞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7.5kg/666.7m2~8kg/666.7m2、P2O52.5kg/666.7m2~3.5kg/666.7m2、K2O4kg/666.7m2~5kg/666.7m2。  相似文献   

11.
周长进 《资源科学》1991,13(5):35-39
“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中部流域东起桑日,西抵拉孜,南至藏南高原湖盆,北达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含18个县市(区)。位于北纬28—31°,东经87—93°之间,总面积6.57万km~2。是西藏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在自治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也是西藏人口集中,农村能源短缺的地区。本区共有10.7万户,76.42万人口,其中59.54万农牧民在农村、牧区生产和生活,至今他们仍以牛粪、草皮做为生  相似文献   

12.
《西藏科技》2005,(8):35
日喀则地区白朗县是西藏的农业大县,属于“一江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县。由于种种原因,农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农业发展滞后,截止1998年全县人均收入只有1200元。  相似文献   

13.
《西藏科技》2005,(11):61-64
一等奖1、项目名称: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区遥感动态监测(1990-2000)项目完成单位: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中国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原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开发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项目完成人:边多、张增祥、杨志刚、索朗多吉、刘纪远、赵宪忠、尼玛丹增、兰志明、李林、除多2、项目名称:西藏特有昆虫、蜘蛛分化中心的形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完成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科所、山东大学、西藏农牧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贵州农学院、西藏山南地区农科所项目完成人:王保海、张涪平、胡金林、黄复生、王翠玲、覃荣、代万安…  相似文献   

14.
李晖 《西藏科技》1996,(1):53-56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亚高山落叶灌丛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本文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该类灌丛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出初步意义,期造福于当地人民。  相似文献   

15.
青杨天牛属我区林业植物检疫对象自1995年传入我区后,已在我区一江两河地区蔓延扩散,严重危害我区林业生产和造林成果,为更好的指导我区防治工作,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迪庆州农科所成立于1973年建所40年来,以"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为目标,围绕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服务. 1以藏区粮食安全为主线,加强青稞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是藏区粮食安全的主线,先后承担实施了"国家青稞商品良基地建设"、"优质青稞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青稞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无公害爵稞生产标准示范园建设"、"加工型青棵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迪庆州青稞产业化开发"等10多个项目和课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稞品种4个,科技成果2项,《无公害青稞生产技术规程》成为迪庆州第一个农作物栽培地方规范,使青稞生产满足粮食安全,青稞商品率逐步提高,产业化模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简介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是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历经19年选育的青稞新品种,201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主推品种,为规范"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种植技术。本文介绍了"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供科研、教学、生产等相关部门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区“一江两河”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天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造林难度较大,文章从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适宜种植的林种和树种,对在该地区进一步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巴登珠  张浩勇 《西藏科技》1995,(1):45-47,11
文章概略介绍介绍了“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以往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在此基础提出了今后对该区进一步开展哪几项工作的建议,最后在分析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下,对已知矿产提出了首先开采的意见和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青稞产业已进入粮饲兼用和加工增值两个新发展阶段的现状,选育成功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粮草双高青稞新品种昆仑14号和昆仑15号,其中昆仑14号是青海省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青稞品种,首次提出以"促蘖增穗"为核心的青稞粮草双高栽培技术模式,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已在青海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首次研究构建了青稞加工适宜性评价体系,研发青稞加工产品7个,建成全国最大的青稞原料生产基地,第一次完成全国最大的有机青稞基地认证;同时成立了青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了青稞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的第一次联合与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