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江源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三江源地区19个气象台站44年的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和SPSS方法,对降水资料进行分区处理,得到三个区,分析了各区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平均温度和降水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跃飞  谭季青 《科技通报》2006,22(6):753-756
采用东北地区41个代表站1958-2001年历年逐日降水和平均温度资料,采用EOF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得到结果:在降水和温度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全区一致的特征,但也存在着东西、南北间的差异。降水不存在明显的变化周期,20世纪70年代降水最少。温度存在着3 ̄4年的变化周期,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后存在明显的温度正距平。  相似文献   

3.
黄河断流的气候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河断流存在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综合原因, 其中自然因素中又以气候为主要影响因子。本文利用1951年~1999年近百个站点的温度、降水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了黄河上、中、下游各流域的面雨量和温度,对黄河流域近50年来温度、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1920年--1999年近40个站点的温度和降水资料,讨论了温度、降水与黄河断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922年--1932年气温较高,降水量偏少是造成黄河流域对应时段连续枯水的主要气候原因;最近二、三十年以来的黄河断流,除了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影响外,人类对黄河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因素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47年三江源雨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地区13个气象站1961~2007年雨季(6~9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雨季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7年来三江源地区雨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1.9mm/10a.EOF分解显示,第一模态表现为降水空间变化的全区一致性,第二模态表现为西南部与东北部的反相,第三模态表现为西北部与东南部的反相.将全区分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四个地区,用小波变换分析的结果是,东部和西部的突变点相接近,分别为1987、1988年,但旱涝期正好相反:南部为先涝后旱,突变点在20014年;北部为先旱后涝,突变点在1966年,南、北两地区的干旱期均长于偏涝期.  相似文献   

5.
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西藏降水区域划分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2006年共27a逐日降水资料计算西藏地区38个气象观测站之间的相似综合指标,再应用系数聚类法进行降水区域的划分,将西藏全区共分成13片。并通过对2007年1月1日至8月26逐日降水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这种区域划分与实际降水区域配合较好,符合实际天气意义。同时这种降水区域划分在西藏地区短期降水预报和地质灾害分析预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利用753站月资料中近30年西藏降水资料,做出西藏近30年累计降水趋势,结果发现:近30年来西藏的年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再利用1981~2010年NCEP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定义了东伸指数以确定100hPa高度上南亚高压的东西位置,运用功率谱分析找出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周期。并选出东西位置异常年份进行合成分析,讨论了夏季南亚高压东西位置异常时对应的高低空以及未来一年内的环流形势的特征。最后利用西藏27个测站30年的降水资料对偏东年和偏西年的降水特征进行分析。还有利用1979~2008年NCEP在分析月平均高度场和风场资料,分析南亚高压各指数的年际变化,并且各指数间作相关与西藏夏季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39个站点1961~2010年夏季(6~8月)逐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高原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和气候变化趋势,并采用EOF分解分析了高原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结论有:高原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原西北部降水的空间差异更为显著。近50年来高原夏季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E O F分析揭示高原夏季降水存在4种空间分布型:中南和东南部分布型、南北反相型、全区一致型以及高原东部呈现“+-+”分布型。  相似文献   

8.
ENSO事件对西藏夏季降水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69年以来夏季发生ENSO事件与西藏23个站点夏季(5-9月)、初夏(5-6月)、盛夏(7-8月)时段内降水量分别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当年夏季厄尔尼诺事件增强或开始发生当年除藏北一线、南部边缘部分地区的降水接近常年平均值或略多外,其余大部以偏少为主。拉尼娜事件当年,自治区大部地区降水偏多,而北部、南部与之相反。通过旱涝等级指数特征时间函数和23个站点降水距平百分率与ENSO事件的关系分析,在厄尔尼诺发生当年西藏主要农区降水量偏少或甚至为严重干旱,西藏北部和南部降水正常或偏多,强厄尔尼诺年为全区性干旱。拉尼娜发生当年西藏北部和南部降水偏少,而中部以涝为主。由于西藏高原地形复杂,区域降水明显,如果仅用全区降水特征向量时间函数与ENSO的关系,不能完全表达各地区的具体降水状况与ENSO的关系。为此用全区23个站点降水距平百分率与ENSO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其中对西藏主要农区7个代表站(拉萨、日喀则、泽当、江孜、浪卡子、昌都、林芝),夏季(5-9月)降水距平及距平百分率与ENSO事件的关系和两个不同事件中的降水差异体了重点分析。总之西藏地区最严惩干旱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出现的当年,洪涝最严重的也是发生在拉尼娜事件当年,由此推断,ENSO不仅预测西藏地区旱涝发生提供了某些物理依据,而且也可作为西藏中部农区发生旱涝的一种信号。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2015年5~9月西藏地区降水、平均气温、日照资料等气象要素,分析了汛期气候特征,得出2015年汛期西藏中部地区偏旱、东南部地区极端降水频繁,全区大部地方雨季开始期较常年同期略偏晚,平均气温正常略高并对北半球500hPa中高纬环流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原A、B指数和印缅槽等大气环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西藏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2014年5月至9月地质灾害资料,结合气象部门的降水数据,分析了2014年汛期西藏全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频发时段、分布特征和规律。并结合2014年汛期,区气象台逐日发布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开展预报与实况对比,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等入手对318国道沿线尼木县2014年地质灾害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鉴以探讨西藏地质灾害风险预报预警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11.
格央  尼珍 《西藏科技》2009,(4):50-52
2008年6月份以来,西藏大部地区多阴雨天气,降水过程频繁,各地区普遍提前进入雨季。部分地方还出现了雷暴、冰雹、洪涝、泥石流、稿虫害等灾害。 本文利用2008年6月1日~2008年7月20日西藏地区各个站点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2008年6~7月西藏地区天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沿江一线、南部边缘地区、东部和藏北四个区域的6月1日~7月20日历年平均降水日数与2008年同期降水日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6月1日~7月20日全区除阿里地区南部、林芝地区东部和加查降水偏少3成外,其余大部降水量均偏多;6月份,改则、中扎、拉孜、隆子月降水量超过历史同期最高值。狮泉河月平均气温超过历史同期极值;2008我区除林芝地区的降水日数比历年平均降水日数偏少1~6天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日数比历年平均值偏多,改则、拉孜、日喀则、江孜、泽当、定日、隆子比历年平均值偏多10天以上,其中,改则和拉孜偏多15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百年气候变化及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英  高志强 《科技通报》2010,26(1):58-62
利用CRU05的100年气候资料分析了中国百年来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通过分析可知在过去的100年间.中国的气候变化除了中国秦淮河以南亚热带地区温度降低,降水增多,气候变得的冷湿外,中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降水增多,气候向湿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500hPa高度场对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江勇  林纾  万莉莉 《资源科学》2009,31(10):1749-1754
利用西北地区119个气象站1961年~2005年秋季降水资料,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用相关分析和典型年份的对比,探讨了500hPa高度距平场对西北秋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秋季降水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最少的是青海的冷湖气象站为0.9mm,最多的是陕西的石泉气象站为270.0mm,降水中心有三个,一个在陕西省的东南部,另一个在青海的高原地区,第三个在新疆西北部的昭苏.秋季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与西北地区秋季区域平均降水相关系数显著的有三个区域,一个在欧洲到亚洲的西南部为负相关,另一个在非洲为正相关,第三个在北太平洋为正相关.典型多雨年西太平洋为正距平中心,西西伯利亚平原到西北为一致的负距平,典型少雨年则相反.多雨年份持续维持深厚的低槽,少雨年份持续维持宽广的高脊.  相似文献   

14.
2004年7月中旬初(10-12日),郑州地区连续出现了两个区域性暴雨日,这是我区入汛以来的第二场暴雨,也是汛期中影响范围最广、降水量相对最大的一场暴雨。15-17日,全区又出现中雨以上降水,新郑16日出现暴雨。本文利用实时高空资料、T213预报场的有关资料,结合单站的一些特理量特征,对本次暴雨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利用柴达木盆地南缘4 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小灶火、格尔木、诺木洪、都兰)常规地面、探空资料及沙尘暴监测资料,对2020年6月29日至30日柴达木盆地南缘沙尘暴天气的地面及高空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及其与能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期温度偏高、降水偏少,为沙尘暴发生发展提供了气候背景;高空槽及地面冷锋过...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北地区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少勇  任燕  乔立  林纾 《资源科学》2011,33(5):958-965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38个观测站1961年-2007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西北地区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大雨降水日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祁连山和天山有两个相对多雨区。在季节分布上,冬季最少,夏季最多,秋季多于春季;大多数地方大雨降水日数有不显著增多趋势,显著区在天山地区,但西北东部略有减少趋势;全区大雨降水日数存在22年周期,除祁连山区1967年有突变现象,其余地方近47年未发生突变;以全区大雨降水总站次数序列分析,冬季较少,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增多,春季不明显,夏季略有增多,秋季略有减少趋势;西北地区总体上降水日数为单峰型,7月为峰值,集中出现在5月-9月;西北地区日最大降水量12.8~203.3mm,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在陕西西南部的佛坪、陇中的临洮、青海北部的德令哈和天山的巴仑台各有一个高值中心。年最大日降水量普遍有增加趋势,除天山以外,大多数地方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气象资料降水自记纸观测记录信息化技术处理方法,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有效结合,对内蒙古自治区历史资料降水自记纸观测记录进行批量信息化并实时入库,实现同自动站观测记录分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校验,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18个观测台站历史资料降水自记纸观测记录分钟级数据集,为临近预报业务以及研究内蒙古全区各观测站降水历史趋势具有实际意义,对观测台站自记纸日常业务具有很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泰安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泰安气象局1994年~2002年8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对泰安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泰安的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显著,气温明显升高,主要是冬季增温所至,降水波动下降,夏季降水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桦南气象站自1980~2009年,30a的温度与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气候变化特征,全面认识和了解本地气候变化规律,对桦南县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西藏高原38个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依据降水相对系数,结合高原降水特征,客观地确定了西藏高原的雨季开始期,并分析雨季开始期的气候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雨季开始期藏东南最早,藏西最晚,自东南向西北相继进入雨季,相差近4个月;西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雨季开始期呈现为提早趋势,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60年代全区大部分地区雨季开始期推迟,70和80年代的雨季开始期趋势的空间分布是反位相,自90年代到21世纪初(2001~2005年)西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雨季开始期提前,尤其是21世纪初提前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