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白菜型油菜产量与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关联度排列如下:为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主花序角果有效分枝数株高千粒重分枝总数分枝高度。说明影响油菜单株产量主要取决于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主花序角果数。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25)
为深入了解滇中地区旱地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在现有育种和栽培水平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旱地小麦品种生产潜力,提高区域小麦产量,对2006—2016年云南省地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海拔楚雄点147份参试品种进行农艺性状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成穗率有效穗数穗粒数茎蘖数基本苗株高千粒重生育期;单位面积产量与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有效穗显著正相关,与基本苗、茎蘖数不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千粒重因子、茎蘖数因子和生育期因子,所提供的信息占总信息量的86.38%。  相似文献   

3.
以油菜品种"川农油3号"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纯氮0、6、12、18、24Kg/亩)对直播油菜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直播油菜的株高、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高度、分枝角果数、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的影响显著,但对于主茎每角果粒数、分支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影响不明显,直播油菜的产量随着氮肥施用的增加而提高,主要在于单株角果数的增加,氮肥对直播油菜品质的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蛋白质、芥酸、含量增高,含油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影响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为西藏林芝青稞的高产育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林芝地区广泛种植的10个青稞品种(品系)的6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公顷穗数穗粒数小穗数千粒重穗长株高,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小穗数是影响林芝地区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林芝地区青稞高产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措施上应主攻单位面积穗数,同时确保其具备株高中等,穗长适中而粗壮、小穗多而籽粒饱满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以参加2012~2014年第四轮国家青稞区域实验在拉萨点的的9个参试品种(系)为分析对象,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通过生育期、株高、穗长、小穗数、苗数、穗数、单株穗数、穗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十个农艺性状对参试品种(系)进行分析,同时结合9个参试品种(系)在拉萨市的实际产量,对参试品种(系)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品种(系)中,加权关联度与实际产量都排在前列的品种(系)为甘9616,而Dn-2(迪庆糯青稞)的加权关联度和实际产量都排在最后,这说明甘9616在拉萨点的区域实验中产量较高且表现稳定,对拉萨地区高海拔的环境适应性强,而Dn-2(迪庆糯青稞)则对拉萨地区高海拔的环境适应性较弱,环境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地号和相同种植条件对绥玉7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探讨绥.翻在不同的栽培密度下各产量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密度对绥玉7玉米株高、百粒重等产量性状的影响均比较明显。驽度增加,株高先增加后下降。密度住4669株/亩时亩产最高,与袋陂4335时的亩产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种植密度的亩产。  相似文献   

7.
运用三元能量处理5个油菜品种,同时设对照,进行试验,产量统计结果是,处理的对照相比人武部增产,增幅为3.01%-13.18%,平均为8.48%,t-检验表明增产显著。经济性状调查结果是,三元能量处理与对照相比,平均株高增加3.46cm,平均有效分数增加0.38个,平均有较分枝部位降低2.69cm,平均单株角果数增加2.92个,平均角果粒数增加0.24粒,千粒重增加0.15g。  相似文献   

8.
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NC II(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16个自交系组配的55个杂交组合的10个性状(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单株产量和百粒重)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p1-2、p2—9的各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组合p2—4×p1-2、p2-10×p1-3、p2—11×p1-5的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表现优良。灰色相关分析表明,各数量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联系数大小依次是穗粗、穗行数、百粒重、穗长、株高、行粒数、出籽率、秃尖长、穗位高。  相似文献   

9.
以芥菜型黄籽油菜为参试材料,对农艺性状进行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芥菜型黄籽油菜的单株产量主要是由每果粒数引起的;(2)单株产量与各性状组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水平;(3)要提高油菜产量应选择植株高大、有效分枝起点低、主花序长、一次分枝数多、角果长且果喙短的植株。  相似文献   

10.
10年前利用春小麦的杂交F3-F7代材料数据进行和能径分析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单穗粒数对单穗粒重、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其它性状相对不重要。分析同时证实,西藏春小麦穗粒数与千粒重的相互制约程度不大,相关系数仅为-0.2967,未达显著水平,因而较易获得大穗大粒目的。10年的选育实践证实这一点,选择的藏春10号,870667等已开始大面积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西藏9个地方的野生阿热托启的株高、一级分枝角度、一级分枝角果数、一级分枝长、一级分枝粗、角果长和角果宽等7个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一级分枝角果数、一级分枝粗、一级分枝长、角果宽、角果长、一级分枝角度和株高。因此在野生油菜阿热托启育种和高产栽培中,应当侧重一级分枝角果数、一级分枝粗和一级分枝长等主要性状,并兼顾其他有利生物学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拉萨地区气候变暖和青稞黄矮病、条纹病多发情况下,适合主要青稞种植品种藏青2000的播期和种衣剂。方法通过播期、包衣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比较研究其对分蘖、产量构成因素、株高、穗长、生育期和倒伏的的影响。结果播期方面:播期一(3月25日)和播期三(4月24日)的产量都显著较高,播期一以穗部要素表现优势,播期三则以茎数和株高表现优势;包衣方面:除株高外,包衣的处理显著高于没有包衣的处理,且P1的千粒重显著高于P2,P2的最高茎数显著高于P1;互作方面:S1P2、S3P1产量较高,S1P2千粒重优势显著、S3P1的茎数和株高优势显著;生长发育方面:S1延长了其生育期,尤其是抽穗-成熟这一生长阶段;倒伏方面:播期越晚倒伏面积越大,倒伏级别越高。结论综合考虑播期、包衣、互作、倒伏等因素,推荐采用3月25日播种且用20%吡虫啉缓释种衣剂包衣(S1P2)的组合。该组合有生育期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较高、倒伏危害较轻等优点,可以有效保证青稞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17个春蚕豆新品种(系)百粒重、全生育期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的观察,其统计结果为,17个春蚕豆品种(系)百粒重最大的是高代品系130,高于对照青海11号28.2%,最小的是品蚕D;全生育期最长的是高代品系008,高于对照青海11号3.4d,最短的是尕大豆;单株产量最高的是青海12号,高于对照青海11号38.7%,最小的是河内一寸。对于高代品系130和008,可以通过试验,研究其在青海川水地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为青海川水地区提供一个大粒、高产的蚕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品种比较进行良种筛选,选育品质优、营养高、抗虫性与适应性强的栗树良种"大国"。试验结果表明:大国在大连金州地区嫁接2~4年生、5~7年生单株产量分别为5.37kg/株、9.99 kg/株;嫁接3~4年生平均每苞平均含坚果2.6粒,平均单粒重23.09g;果肉淡黄色,味甜,加工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对22份引自南美的南美藜育种原始材料的生育期,千粒重,单株产量,抗旱性等性状进行了观察研究。此批试材属早熟干旱类型。千粒重大于目前我区推广种植的M1和M3,籽粒都为苦粒,株高在68.2 ̄110cm,抗旱性较强,抗穗发芽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度干旱条件下青稞光合参数及农艺性状受到的影响,为提高青稞产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藏青2000为材料,研究中度干旱处理对青稞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地上生物量、株高、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的影响。结果中度干旱处理会抑制植株生长,影响青稞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青稞叶片气孔导度(Gs)下降55.83%,蒸腾速率(Tr)下降29.34%,净光合速率(Pn)下降31.13%.结论在中度干旱胁迫下青稞叶片气孔导度(Gs)呈现下降趋势,气孔导度(Gs)下降会影响外界CO2的供应,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使青稞净光合速率(Pn)下降。中度干旱处理会影响青稞的地上生物量、株高、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而对青稞产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分析是对系统发展态势的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分析 ,发现产量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为穗长 (y2 ) >每穗粒数 (y3) >千粒重 (y6) >不孕小穗数(y4) >每株穗数 (y3) >植株高度 (y1 ) ,以穗长、每穗粒数对产量影响最大。经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发现藏青 3 2 0 >WB0 7— 97>WB1 9— 97>WBQ64— 97,以比较品种WB0 7— 97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这说明 ,在西藏冬青稞育种及大田栽培中应选择穗长、每穗粒数多、千粒重高的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18.
孟霞 《西藏科技》2012,(3):6-8,17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类型等,使西藏当地青稞品种具备了耐旱、耐寒、耐碱、抗病等优良品种。为了以后西藏的种植资源和育种工作,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来自西藏各地的春青稞于2007年在农牧学院实习农场种植的区域试验中9个品种农艺性状、产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康青3号品种(品系)关联度最大(r=4.6973)、综合表现最好;其次为970926关联度大(r=4.6137)、综合表现好;970655关联度为最小(r=3.9469)、综合表现最差;其次2003016关联度小(r=4.1307),综合表现差,农艺性状中有效小穗数关联度最大(r=4.4654)对产量影响最大,株高的关联度最小(r=3.2613)对产量影响最小。综合评价的结果与品种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对青稞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冬青1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冬青18号的单穗粒数、穗粒重、秸秆重、穗长、千粒重和亩产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亩施有机肥不同用量对冬青18号亩产由高到低依次为500kg400kg600kg300kg700kg200kg,比对照依次增产26.85%、20.84%、14.85%、11.29%、10.94%和7.59%.综合分析可得,在本试验条件下,亩施有机肥用量为500kg时,冬青18号各农艺性状最好,该研究将对冬青18号种植区青稞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在西宁地区种植北方六省区的11个春小麦品种,进行了产量等农艺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高原448和民和588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产量高,具有适应本生态环境的优势,可进行生产试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