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PPH术手术方法与手术并发症防止。方法对180例PPH术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80例均治愈,出现并发症情况:术后出血20例;术后疼痛25例;排便困难35例;内痔复发10例。结论 PPH术治疗环状内痔疗效肯定,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技巧可以将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9)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随机从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女性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抽取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共有13例,其中皮下积液8例,出现患肢水肿的2例,患肢抬举受限1例。结论: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比较大,主要与手术操作、损伤及术后处理不恰当、不及时有关,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其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经验。方法:对9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行检查,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囊肿剥除,附件切除或中转进腹手术,术后根据患者有无生育要求及病灶严重程度分别加用GnRHa、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术后定期随访。结果92例中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成功剥除70例,单侧43例、双侧27例,附件切除18例,4例因盆腔粘连非常严重,操作困难中转进腹。无其他术时、术后并发症。按AFS分期法:Ⅲ期65例(70.65%),Ⅳ期27例(29.35%)。术后病理均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随访6~48个月。Ⅲ期复发率4.60%(3/65),Ⅳ期复发率14.81%(4/27),总复发率7.6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理想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规范操作,术后及时辅助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卢万宝  陈福 《今日科苑》2014,(11):107-107
目的:探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各类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32例白内障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232例手术,麻醉满意率达到100%,术中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各类白内障手术的麻醉效果是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的46例食管癌贲门癌病例,对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探讨。方法:分别采用左侧开胸38例。其中探查手术4例,其余34例根治性切除;经右侧开胸28例,均为根治性切除。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切除率96.8%(62/64),3例因术中发现广泛转移未能切除病灶。发生并发症包括发生肺部并发症6例,吻合口瘘2例,胃排空障碍3例,心血管并发症3例。结论:食管癌的治疗仍旧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导,由于食管癌患者多属中晚期,术前合并症多,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对不同的病况应采取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在老年患者胸部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2-01~2014-02间在我院施行胸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术后2周,分别统计每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肺部感染21例,胸腔积液18例,术后肺不张1例,总发生率为85%,治疗组47例患者中,肺部感染8例,胸腔积液9例,总发生率为36%,治疗组的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能明显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对于术后恢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3)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60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所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按照1:1比例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照组采用介入栓塞术,对照组实施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血肿吸收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均低于对照组(3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观察组mRS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显微外科治疗技术显微手术夹闭疗法应用在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28)
目的:探讨胆结石实施小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价值。方法:106例胆结石患者根据电脑产生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6、12h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观察组(3.77%)较对照组(18.87%)低(P0.05)。结论:相较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更高,具体体现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解剖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洛扎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12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60,采用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与对照组(n=60,采用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胆道损伤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120例患者中,女性84例(70%),男性36例(30%)。平均年龄46.5岁。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8±17min,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4±10min。在对照组中,10%的人转换为开放,而观察组为1.5%.术中出血量,对照组23.29±3.87ml,观察组18.95±4.35。对照组胆道损伤发生率为3.3%,观察组为0。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7±5.3天,观察组为2.1±0.3天。结论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应用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解剖治疗结石性胆囊,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丁文 《西藏科技》2013,(5):27-28
目的总结分析西藏地区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高危因素、各种预防治疗方法。方法查阅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病历,了解1431例剖宫产手术中60例剖宫产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方法。并总结预防治疗方法。结论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医疗技术可减少剖宫产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为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对这80例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80例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可行性。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在80例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当中,有29例病死患者,6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昏迷、伤口感染、器官功能减弱以及肺部感染,病症对应的患者例数分别是10例、15例、11例28例。结论:在老年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安全风险是比较大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是比较高的,要想降低手术风险,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特别要注意控制患者血糖,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成人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5例成人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全组一次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21例(其中外院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再次手术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4例患者由于全身情况差,急性重症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原因采用分期手术即:急性期行胆总管囊肿切开引流,3~4月后急性期表现缓解,全身情况改善,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全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胆漏3例,胰瘘1例,均经非手术处理治愈。全组病理结果呈炎性改变,无癌变情况。随访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无不良反应。结论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CT、MRI、ERCP等影象学检查可以确诊。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彻底,疗效肯定,是首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赵娟 《西藏科技》2013,(9):60-61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20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体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本组420例脊柱后路俯卧位体位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躯干皮肤压红3例,颜面部肿胀1例,术后若干小时均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科学的安置手术体位,不仅能够满足手术需求,还可有效避免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包内全肺及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Ⅲ期肺癌的手术指征和技术操作要点。方法:2001年5月一2005年4月,行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发生率16.7%。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18.2%和9.1%。结论:对IIL期肺癌采用扩大手术切除能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25)
研究Mini-Cog量表作为术前认知障碍评估工具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关系,为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230例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ini-Cog对老年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和正常组,比较认知障碍组和认知正常组的术后结局,主要结局为术后谵妄,次要结局为术后总并发症、6个月死亡率。结果:有34%的患者在术前认知评估中可能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相比,术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谵妄和术后并发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者,6个月死亡率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在老年择期手术患者中较常见。术前Mini-Cog筛查的认知障碍可预测术后谵妄、术后并发症和6个月死亡率,具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25)
目的:分析胃癌采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效果,并观察对其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采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时间介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按照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并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期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质保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占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能够降低术中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优化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通过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梧州市中医医院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的38例Neer分型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术后随访1~18个月,平均12.7个月.钢板留存时间平均12.5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8周.术后肩关节疼痛23例,3个月后缓解9例,拆除内固定后缓解12例,遗留慢性疼痛2例;钢板周围骨折l例,经重置钢板后也得到骨性愈合;肩峰下骨溶解8例;锁骨钩脱钩l例;肩峰下撞击15例.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大多数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钢板设计自身的特点有关.可通过研发更加适用于国人解剖特点的钩钢板,或术中适当的二次塑形,提高手术者的手术技巧及术后的管理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刘海霞  李妍 《科技风》2013,(20):165
目的:分析肠造口患者的护理需求,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在造口门诊设专人负责记录肠造口患者的咨询,采用自行设计的咨询记录表,记录患者的咨询信息。结果:肠造口患者咨询204例次,有效解决问题例182次(89.2%);肠造口术后2个月内咨询比例较高132(64.7%)。咨询内容主要为造口并发症问题、皮肤护理、造口用品信息和饮食问题,分别占63例(30.9%)、57例(46.3%)、40例(32.5%)、33例(25.0%)。结论:开展肠造口患者出院后门诊咨询有助于了解肠造口患者的各项护理需求,对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和开展延伸护理服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美国Bard公司的聚丙烯网塞及网状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68例。对手术方法及时间、伤口疼痛、并发症及复发率观察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67例痊愈,1例术后5天出现补片排斥反应取出补片改行basini法修补痊愈。手术时间平均36.8 min,术后疼痛轻,持续时间平均3天,平均6~8 h后即可下床活动。并发症为:12例尿潴留、6例阴囊积液、1例皮下积血。随访2~48个月1例复发病例,再次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符合腹股沟区生理解剖特点,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1%。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对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36例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患者的护理资料,术前及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 3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胆瘘,遵医嘱给予抗炎、穿刺引流等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