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曲地区西部平均海拔高度约5000m,包括班戈、申扎等县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降水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年降水量在298.5~320.6mm,其中雨季降水占年降水总量的90%以上,这与当地的牧业生产基本匹配。因此,雨季出现干旱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巨大,由于夏季气温较高,水分蒸发量多,从而加大了土壤水分的丢失程度,故在牧草抽穗、开花期、如:遇干旱会影响牧草产量和家畜抓膘,从而影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严重时家畜因缺水会出现的干渴感觉,食欲减退,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危及家畜的生存,因此,本文分析了那曲地区2010年夏季干旱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2013年汛期黄冈市气候异常,降雨偏少,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造成各地相继发生严重的气象性干旱,旱灾来势汹、成灾快、范围广、时间长、灾情重。对其干旱成因加以分析,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及对策,为以后抗旱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具体分析了泰来县干旱成因是由气候影响和人为破坏致使水土流失,并提出具体措施来治理干旱。  相似文献   

4.
具体分析了泰来县干旱成因是由气候影响和人为破坏致使水土流失,并提出具体措施来治理干旱。  相似文献   

5.
青海东部1997年春末初夏出现了干旱,其原因是由大范围的环流异常造成的,新一轮的洋尼诺现象对春末初夏干旱形成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干旱发生前青海省内地震活动数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均出现异常,这些异常要素可能是未来预测工作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那曲地区近五十年气温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温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通过对那曲地区七个观测站近五十年气温资料的分析,揭示那曲地区气温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那曲地区降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那曲地区七个气象观测站,近四十年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那曲地区各地均呈典型的单峰型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干、湿季变化十分明显;那曲地区各地降水空间分布差异显著,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向西递减;那曲地区东部的降水日数、降水强度、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均高于那曲地区的中、西部;那曲地区各地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总体呈缓慢增加趋势,并且中、西部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明显高于东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7年5月21~31日山南地区沿江一线的晴热高温少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冷空气路径、水汽条件、上升运动等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初夏干旱属高压控制型,环流特征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印度西北部为高压控制.根据大气环流特征,确定了产生山南地区沿江初夏干旱的物理量特征量,为山南地区的初夏干旱预报提供了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1~2010年那曲地区西部班戈县和申扎县的气温、降水等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区气候要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干旱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那曲地区西部初夏干旱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80年代次之,21世纪最少,显然,那曲地区西部初夏出现干旱频率进入21世纪以后有逐年减少的趋势,特别是中旱和重旱出现频率越来越少。而2010年5~6月那曲地区西部两站降水总量仅为62.9mm,较历史同期(149.5mm)偏少6成。其中,申扎县雨量之少位居历史第1位。  相似文献   

10.
采集那曲6个气象观测县近40年(1968~2008年)各月大风日数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和线性回归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了近40年来那曲地区的大风日数变化趋势,发现那曲地区的大风日数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总结了学者们对长江流域干旱问题的研究成果。就长江流域的干旱特征总结分析,发现它主要体现时空的变化特征,主要变化在1980年以前,春季发生雨涝的机率相对较高,夏季发生干旱的机率较高;1980年后,与之相反;而春季发生干旱频率大值区主要集中在华中地区和四川的西南部,其中华中地区以湖南、湖北为干旱高发区。另一方面主要针对2011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干旱问题进行总结。这次的干旱特征主要表现为干旱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造成这次大范围干旱的主要成因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偏南偏弱,冷空气偏少偏弱,旱区下沉运动较常年明显减弱、再加上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冷、西太平洋暖池区域异常偏暖,表现为一个典型的拉尼娜年。  相似文献   

12.
那曲地区雪灾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那曲地区近30年来发生的17 次不同程度的雪灾天气,从气候分布、大气环流特征及造成雪灾的主要因素方面探讨那曲地区发生雪灾的规律性,对今后进一步提高雪灾的分析预报能力,做好畜牧业生产的气象服务工作,确保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2008年1月19日,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那曲地区出现了2008年首场全地区性的降雪天气过程.针对这次过程,我们利用500百帕天气图、物理量图、风云2号卫星云图等资料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表明:咸海-巴尔喀什湖之间稳定少动的横槽不断分流下来的冷空气与南支槽源源不断地向高原输送的暖湿气流在高原腹地交锋,造成19日那曲地区出现降雪天气过程.物理量场上显示藏北一线到林芝地区南部为10~20×10-5S-1的正涡度和-10×10-5S-1的负散度的较强辐合中心,与高原上的南支槽相匹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80~90年代典型的四次厄尔尼诺年那曲地区冬半年主要气象要素与气候同期值比较发现,厄尔尼诺年那曲地区冬季为冷冬,气温较常年气候值偏低;0厘米地温出现异常偏低;气压存在偏高、偏低两种类型;厄尔尼诺对降水的影响不是很显著;蒸发量和日照呈减少趋势,没有明显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6.
干旱的气候特征华北地区的年雨量平均在500—1000毫米之间,但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华北平原一带都在500毫米左右。如果将华北地区与同纬度的世界其它各地比较,则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是比较小的。例如,美国东部的弗吉尼亚和北卡罗来那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浙江省夏秋季干旱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燕军 《科技通报》2005,21(3):257-261
为了探索2003年夏秋季(6~10月)浙江省严重干旱形成的气候原因,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展开500hPa高度场格点资料作环流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夏秋季环流形势不利于形成大范围降水,江南受稳定的副高控制,异常高温是发生严重干旱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环流形成的原因表明,2003年春季4 ̄5月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季节性波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文章综合分析了那曲地区1974年以来麻风病资料以及实施防治的效果,以期从中发现问题,改进措施,为科学系统防治麻风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974年以来那曲地区麻风病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74年以来累计发现病人186例,治愈167例,死亡19例。患病率已由最高的0.5%(1980年)降至零值。自1996年以来,那曲未再发现新发病人,已通过区卫生厅有关专家的达标考核验收。结论那曲地区麻风流行呈散在点状分布,牧区少农区多,病人分布与气温、湿度高低呈正比,而与海拔高低呈反比。建议加强线索调查,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正规治疗,降低麻风危害。  相似文献   

19.
利用那曲地区7个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时间序列,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1981年至2010年30a那曲地区霜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初终霜日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那曲地区各县平均初霜日出现在8月上旬~8月下旬;终霜日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那曲地区霜日总体分布呈现自东向西递减态势;那曲县、申扎县、比如县、嘉黎县霜日有波动上升态势,班戈县、安多县、索县有下降趋势;初霜日推迟,终霜日,安多县与班戈县推迟,其余5县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霜日季节分布,最多为秋季,最少为夏季;无霜期逐年代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61~2000年气温、降水、积雪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那曲地区西部年际、年代际及各季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那曲地区西部各季节增暖都比较明显,相比较而言,冬半年增暖最为显著;降水量上那曲地区西部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在季节分配上相差较大,表现为暖季降水显著增加,而冷季降水增幅不明显。那曲地区西部平均积雪量变化呈缓慢的减少趋势,冬半年减少比较显著,而夏半年减少非常缓慢;5月份平均积雪量的偏多是导致近年初夏出现雪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