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利用1981-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的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首先分析了近38年卓资县的气候变化特征,接着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8年卓资县平均温度整体上呈现上升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627℃/10a;四季年平均温度均呈波动性增温变化趋势,增温幅度最大的为春季,其次为冬季,秋季增温幅度略高于夏季。卓资县降水量整体上呈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为7.284mm/10a,增加趋势并不明显。卓资县降水年际波动起伏变化比较大,极易引发旱涝灾害。日照时数主要呈不断减少的变化趋势,线性倾向率-83.187h/10a,气候的显著变暖,降水量年际间大幅度起伏波动以及日照时数的显著减少均会影响到卓资县水热光资源的平衡性,进而各类农作物的稳定生长发育以及农业气象灾害、作物病虫害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及时应对异常气候变化,才可以促使卓资县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区1981-2010年(近3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该区域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和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元上都遗址区近30年年均气温上升幅度(年代际变率0.65℃/10a)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年日照时数、年均风速和年均相对湿度都呈下降趋势;而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突变显著,风速、相对湿度突变不明显。最低气温的升高在气候变暖中占主要作用,气候总体呈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运用察隅县1980~2010年月、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低)气温、年极端最高(低)气温、月、年降水量、月、年平均风速,1970~2010年月、年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该县近32~42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气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变化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风速呈减小趋势,察隅地处藏东南,海拔相对较低,日照适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这些有利的气象因子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这样的气候对本地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因此察隅成为西藏的主要农作物产区。  相似文献   

4.
根据1981年—2020年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等方法对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近40年主要气候特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以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年平均气温4.8℃,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降水量358.6 mm,降水年际变化大且时空分布不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年平均风速2.4 m/s,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880.8 h,都呈缓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博克图1988-2017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的降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博克图地区近30年(1988年-2017年),降水量呈波动缓慢下降趋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四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差距很大,近30年春季平均降水量占年平均降水量的12.4%,夏季降水量占年平均降水量的69.6%,秋季降水量占年平均降水量的16.0%,冬季降水量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雨季比较集中,旱季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1—2020年固原市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2000—2020年的MODIS卫星数据,基于气候统计学原理,对固原市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生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0 a固原市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21世纪00年代平均气温较20世纪90年代有明显上升;21世纪10年代开始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变慢;近30 a固原市年平均降水量线性气候倾向率为每10 a上升54 mm, 2012年开始年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加大;21世纪10年代平均降水量上升趋势明显;2000年以来,固原市NDVI呈上升趋势,得益于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固原市植被生态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增强;气候变化具有波动和不确定性较大的特点,要树立多灾种并防意识,针对极端天气增多的趋势,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利用内蒙古巴雅尔地区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巴雅尔地区1960年~2009年的气温、降水、风速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得出:巴雅尔地区近50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年降水量90年代以前变化趋势不明显,80年代降水量最多,2000年~2009年平均降水量最少,平均风速逐渐减小,大风日数呈波动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应用1960年~2015年56年赤峰市14个气象观测台站降水、温度等资料,分析了赤峰市温湿的变化趋势,得出如下结论:1赤峰地区气候变暖明显,年平均气温增温率是0.30℃/10a,其中冬季增温最显著,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弱;2月际变暖趋势不同,为0.6℃/10a~0.1℃/10a,其中9月份、2月份增温最显著;3年降水量呈多—少—多—少的变化趋势,以夏季降水量偏少为主;4自1999年以来,暖干化趋势显著;5近年来,在暖干化的气候背景下,温度波动较大,出现多次阶段性低温;降水时间分布不均,旱涝并发;灾害呈多发态势。  相似文献   

9.
了解西藏高原冬虫夏草产区气候变化对当地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十分重要。本文利用产区24个气象站1981—2015年的气温、降水、日照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产区气温、降水和日照的变化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集合平均5种气候模式在RCP4.5、RCP8.5两种情景下对产区未来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进行了模拟预估。结果表明:近35年产区年平均气温表现为明显的升高趋势,冬春季升温最为显著,其次为夏秋季;雨季平均气温升温率小于年平均气温升温率。年和雨季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绝大部分站点的年、雨季平均最低气温升温率和平均最高气温升温率均明显大于同期平均气温升温率。年降水量大部分站点为增加趋势,但地区差异性较大;年平均日照时数和雨季日照时数均表现为明显的减少趋势。预估表明产区21世纪未来不同时段气候均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的暖湿化发展趋势。未来冬虫夏草适宜海拔下限直接抬升将导致适宜区范围缩小,气候变化将对冬虫夏草的产生和生长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1984~2014年期间尼木县的泥石流灾害资料和降水数据,从而分析尼木县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强降水条件。结果表明,19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尼木县泥石流发生频次相对较低,90年代后期泥石流发生频次明显上升,之后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尼木县泥石流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点,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其发生的频次与强降水条件密切相关,强降水日数越多,泥石流发生频次越高。另外,对临界降水量的特征分析可以运用到今后泥石流预报工作当中,从而为提升拉萨市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7~2016年哈尔滨市气象站点资料,分析了近10年哈尔滨市的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哈尔滨市近10年气温和降水均呈波动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均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之下,利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1955年-2004年气温和降水的气象数据,具体分析了拉萨市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由分析可知拉萨市在近50年里,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年最低气温升高最为显著;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且降水变化波动较大,其气候干湿交替频繁。结合1980年-2000年的气象数据,利用日NDVI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与气温、降水变化相结合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拉萨地区的植被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气温。  相似文献   

13.
利用锡林郭勒盟15个气象站1981年—2010年雷暴日数据及降水日观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锡林郭勒盟地区雷暴日数、年际变化、月变化及雷暴与降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地区各站点30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7.2 d;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雷暴日数下降趋势为2.17 d/10a,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多36 d,出现在1992年,最少21 d,出现在2007年;锡林郭勒盟地区雷暴日数呈显著的季节性特征,雷暴多集中在夏季,6月—8月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别为6.8 d、8.21 d与6.44 d,共占平均年雷暴日的78.8%;雷暴日数和降水日数、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雨中有雷率呈缓慢波动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利用1971年~2000年辽宁地区54个气象站30年气候资料,应用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对年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诊断分析,应用Mann-Kendall方法完成了对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的突变性检测。结果表明,近30年来,辽宁省增温趋势明显,热量资源更加丰富,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尤其显著,冬季增温比春、夏、秋季都显著;气温、积温、无霜期等热量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发生突变。降水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趋势并不剧烈,但季节性明显,秋季降水减少的贡献最大,与降水有密切关系的蒸发潜力和降水蒸发差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不存在突变现象。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982年发生突变,并一直呈下降趋势,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的减少,主要表现为夏季的欠缺。辽宁总体的农业气候变化存在以“气温显著升高,降水、日照减少”为主要特点的暖干化趋势,这种趋势在秋季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最后简要讨论了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给辽宁农业生产带来的主要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选取青藏铁路沿线常规气象观测站1964—2004年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建立各站各季及年平均温度、降水资料完整的序列。分析表明,青藏铁路沿线气候变化特征最明显的是温度的变化,近40年来升温最显著的是冬季、秋季,升温率达到0.3℃/10a;春、夏季的升温率最小,为0.2℃/10a;年平均升温率为0.3/10a。近40年中青藏铁路沿线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67.5—462.0mm之间。沿线平均降水量为367.9mm。降水量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90年代末进入一个明显的增多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研究茶卡盐湖旅游季的气候适应性特征,笔者利用1981-2016年茶卡气象站5-10月气候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计算气温、降水、日照、风速、相对湿度的年、年代际、月平均值以及气候倾向率,研究其线性趋势及突变特点。结果表明:近36年来茶卡盐湖在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显著增温的同时日照时数在显著减少,但气候突变基本发生在90年代中后期;降水量虽有显著的上升趋势但气候突变不明显;相对湿度与平均风速虽有趋势变化,但变化不显著,也无气候突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伊春市气象观测站30年的气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年平均气压的变化规律,月平均气压的变化动态,及相关年份的月平均降水量。得出伊春地区的气压的波动趋势和相关气象气候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20年正镶白旗气象资料中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大风资料,对2020年正镶白旗气候特征、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正镶白旗气温与常年平均值相比持平,日照时数比常年值偏少,年降水量和大风日数比常年值偏多;先后出现了干旱、特大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正镶白旗气候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较大,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指出科学预防气象灾害是当前气象防灾减灾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9.
石羊河流域主要气象要素及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对石羊河流域1956年~2003年诸月与年平均气温、降水及径流资料进行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的基础上,运用R/S法分析了流域的年平均气温、降水、径流时间序列的持续性,估算了各项指标的Hurst指数,以定量估计未来气候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并采用随机重排法对估算结果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1956年~2003年各月及年平均气温绝大多数都以增温为主;武威和永昌两个站点的年平均降水表现为显著增加,其他站点各月没有显著趋势;古浪河和杂木河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趋势显著,其他支流径流量减少趋势不明显;干流各月及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趋势十分显著。各站点Hurst指数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未来的气温、降水、径流变化趋势都表现为较强的持续性,与过去近48年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0.
利用那曲地区6个气象站1971-2016年逐年月降水量、气温、蒸发量、日照时数、大风等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多阶曲线模拟法等气候统计学诊断方法,对那曲地区近45年来基本气候要素趋势变化的地理分布以及年内、年际变化规律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来,那曲地区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蒸发量呈较明显减弱趋势,年平均蒸发量呈较明显减少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呈逐渐减弱趋势,那曲地区年平均风速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