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粮油作物易学易用丰产栽培技术项目的实施,研究和探讨了青稞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出了青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粮油作物易学易用丰产栽培技术项目的实施,研究和探讨了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出了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2006年以来,白雪试验站先后从德国、墨西哥、北京、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引进青稞、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和燕麦6种作物800余份品种,从中筛选出青稞2000(藏青20)、冬小麦品种TA98100、橄榄型油菜品种YB-108、青饲玉米品种北农青贮208和辽源1号、燕麦品种青引2号等5种作物6个品种。其中,青稞品种青稞2000(藏青20)和冬小麦品种TA98100参加了全区品种区域试验,并进行了生产示范。将筛选出的青稞、冬小麦、油菜、青饲玉米和燕麦等5种作物6个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历时三年,实施面积4.94万亩、示范推广面积20.245万亩、辐射面积25万亩;新增产值1747.26万元。先后引进试种9种作物817个品种;引进示范4项技术。制定和应用了青稞、冬小麦、油菜等作物标准化技术规程,为全区种植业标准化树立了样板,提供了技术和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本项目获2006~2007年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提高富硒青稞产量和品质为目标,结合西藏特殊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通过系统研究和实践总结,对青稞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和规范。根据西藏富硒青稞的特点和重要性,分析了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结合肥料管理、种植管理、水分管理、农药的安全使用等方面,总结了西藏富硒青稞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提供了相关的示范案例和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1月24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自治区农科院农业研究所、西藏青稞研究与发展中心、西藏圣鹿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主持承担的优质油菜藏油五号产业化示范、优质保健青稞品种“藏青25”原种繁育与生产基地建设、西藏青稞β-葡聚糖提取技术与功能食品开发研究三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验收。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陈新强,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云丹参加了验收会。  相似文献   

7.
通过粮油作物易学易用丰产栽培技术项目的实施,研究和探讨了冬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出了冬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迪庆州农科所成立于1973年建所40年来,以"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为目标,围绕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服务. 1以藏区粮食安全为主线,加强青稞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是藏区粮食安全的主线,先后承担实施了"国家青稞商品良基地建设"、"优质青稞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青稞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无公害爵稞生产标准示范园建设"、"加工型青棵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迪庆州青稞产业化开发"等10多个项目和课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稞品种4个,科技成果2项,《无公害青稞生产技术规程》成为迪庆州第一个农作物栽培地方规范,使青稞生产满足粮食安全,青稞商品率逐步提高,产业化模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重点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切实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今年.自治区科技厅将在总结近年来科技专项试点经验基础上,紧密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需求,全面推进青稞产业、草产业、金牦牛科技工程等8个重大科技专项。青稞产业专项:加快良种、良法示范推广,将青稞标准化栽培示范与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青稞标准化栽培示范和新品种展示。草产业专项:加强野生牧草驯化、选育和良种繁育研究,扩大饲草种植核心农户群规模,加强整村推进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荒地和低产田牧草栽培技术、专用草产品生产工艺和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示范。  相似文献   

10.
<正>"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示范推广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计划,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示范推广以来,成效显著。截止2015年,已在全区5地(市)40个县(市),建立了"藏青2000"示范推广核心区1个、示范区4个、良种繁育基地4个,示范推广面积达43.7万亩,占全区青稞种植面积的25.71%,亩均增产50.7斤,增产青稞2215.6万斤,纯收益近5000万元,为全区粮食产量突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区域青稞生产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五省区的统计年鉴资料为依据,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青稞科研与技术推广的实际经验,系统分析了对整个青藏高原区域的青稞生产地位、特点、产需现状及其发展优势等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其正在由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的趋势和优势特色产业化发展要求,提出了推进青稞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青稞和油菜是青藏高原上主要的农作物及经济作物,随着总体海拔自东南向西北的不断升高,在阿里地区农作物种植比例中更占有绝对的比重。为有力提升种植业的内在质量,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阿里地区自2002年开始在全地区内范围内全面推广以“藏青320”和“喜玛拉雅19号”、“藏油3号”为主的粮油作物良种以来,在单产、增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各良种的产量性状和生育期指标的多年调查,并与当地品种进行对比,科学评价了各良种在本地的推广价值,以期为阿里地区良种推广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近日,西宁市“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经过3年的实施,总结出了浅山地区温室配套雨水集流窖的结构和修建技术,应用水窖的集雨技术和温室微灌技术,提高雨水利用率,解决了干旱地区温室灌溉问题。项目选用小麦、油菜、蚕豆和马铃薯等优良品种12个,适当扩大油菜、蚕豆等优势作物的种植面积,良种良法配套,建成20hm2集试验、示范、生产为一体的旱作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区有效带动了项目区旱作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两年累计示范面积5400hm2,粮食作物增产10%~22%,油料作物增产12%~20%,累计增产粮食270.1万kg、油料81.3万kg…  相似文献   

14.
《西藏科技》2009,(8):79-80
近年来,林周县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在优质青稞基地建设上,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示范和高产创建,全县优质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面积发展到8万亩,每亩平均单产提高30公斤。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西藏日喀则市主要农区粮食作物(包括油菜)产量的气象灾害风险,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防御措施,在辨识对日喀则市青稞、油菜产量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要素和风险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灾度函数,运用EOF和概率等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农作物(青稞、油菜)生产中的3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冰雹的发生规律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定量影响程度与风险概率进行评估研究,最后给出日喀则市主要农区粮食产量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干旱、洪涝和冰雹,对日喀则市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往往造成大范围、大幅度的歉收减产。  相似文献   

16.
在青海省湟水源头的湟中县、湟源县和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实施青藏高原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和示范项目,选取油菜、青稞、蚕豆、食用菌、牦牛和蔵羊为研究对象,以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切入点,保护青藏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线,通过种植业技术的改进、完善和示范验证,确立高原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达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对高原地区主要畜种牦牛、藏羊健康养殖,产地环境监测、保护和利用,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促进绿色畜牧业发展;发展战略研究针对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农业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区域类型划分,确定为六个区域类型,对绿色食品产销状况进行市场定位,构建市场营销体系,提出高原绿色食品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西藏南木林县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的实施,研究和探索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出了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
西藏小麦品质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西藏和国内主要麦区代表小麦品种异地分期播种试验收获样品化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初步明确种植环境条件、品种遗传特性和栽培技术共同作用影响西藏小麦品质形成,在小结中提出了建立西藏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近期生产上以改进栽培技术、科研上加快优质品种选育以期最终实现西藏小麦优质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西藏主要农区农作物生产区的气候特点,全区粮食单产提高和总产提升的总体需求,保障藏区粮食安全的生产需要,对主要粮油作物生态区域布局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主要粮油作物布局原则,提出了藏东南和边境亚热带区、藏东南温凉半湿润区、藏中温凉半干旱保灌区、藏中西温凉半干旱中间地带、高寒农区保灌区和高寒农区旱作区等六个农业生态区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20.
杨霞 《科技风》2014,(2):255
西藏气候多样性的变化导致农作物的生长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如西藏各地区降水量和温度各不相同。按照气候产能的划分可分为暖湿型、冷湿型以及冷干型。暖湿型土壤中的水分较多,在较厚土层中仍能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冷湿型适用于胡麻等作物的生长环境,易于抗旱抗寒;对与冷干型适合青稞小麦等作物的生长。笔者将从西藏的降水量和温度变化两个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