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祥兰 《湖北教育》2004,(17):41-42
阅读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会更加有兴趣、有动力,教学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呢?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斑羚飞渡》时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  相似文献   

3.
黄贞枝 《福建教育》2005,(5A):33-3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确,“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生命体,每一个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在角色体验中,完成文本的理解、内化、批判,语文素养得以完善,生命价值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释放,心灵得以净化,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选人教材的文章都包含着很强的感情色彩和艺术感染力。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去引导体味这种感情,阅读功能就会减少许多。如果没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要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收获、有积累,就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或与文章类似的情感体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过程理应是学生自在阅读、自主体验的过程,也是其生命成长的历程。"自在阅读·自主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在的心理状态与情境下以亲历或虚拟亲历的形式融入语文学习,引发对事物、现象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将其主动内化为自身的经验、行为或观念。这一教学理念试图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突出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董夫莉 《现代语文》2014,(10):104-105
语文课改实施以来,“体验”一词好比一朵艳丽的花朵绽放在语文园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提倡体验性学习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实施体验性学习旨在注重学生亲历过程,体验学习过程产生的各种情感,实现个性化的理解和有效的知识建构,发展学习能力。为促进阅读体验的有效生成,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欣赏精彩语段,玩味传神词语,借助联想和想象,激起自己的生命意识,从而达到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思想情感的日益丰富,精神世界的不断充实。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阅读感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感悟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和体验,所依赖的只有学生自己积极的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8.
雷金玉 《中学文科》2007,(12):81-8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不仅是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文本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丰富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作为一种阅读结果的“情感体验”是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心体验”来实现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而实现学生阅读体验的个性化形成。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情感体验一直是阅读教学的灵魂与主线。在阅读中有了“情感”的激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阅读教学区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已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关注学生阅读体验生成的有效性,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2.
徐伟涛 《考试周刊》2012,(82):52-53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作者从语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体验的重要意义谈起,说明注重感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从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根据不同语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阅读理解中领悟读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三个方面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体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习得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而获得语文素养的过程。汉文化是意合性文化,特点是重视心灵的体验和感悟。《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面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教材、课外阅读中的每篇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包含着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方式、情感体验,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文化素养,做出多种理解,得出不同的感受,因此,语文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体验语文教学范式"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经验在传统的语文听说读写中的作用,尤其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利于学生个性及创造性的培养.体验是知识意义化的过程,是认知主体与客体交流的过程.语文体验教学范式最大程度尊重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模糊性、生命性等特点,张扬学生生命力,为培养身心健康人服务.语文体验式教学范式设计从学生的智慧技能、情感态度、动作技能三方面着眼,核心是情感体验.体验式教学范式是众多语文教学范式的一种,是传授式语文教学范式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应得到有效的尊重。情感体验是伴随着阅读全过程的,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是促进文本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凭借,情境渲染和品读悟情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手段。[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生字,理解生词。3.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及大海的温柔和可爱,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  相似文献   

17.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作为一种阅读结果的"情感体验"是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心体验"来实现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而实现学生阅读体验的个性化形成.  相似文献   

18.
宗素英 《中学文科》2007,(10):17-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学生有了良好的语感,就有助于其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语文素养。那么,该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体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是个高频用词,更是重要的理念。课标中的“体验”,尽管吸收了哲学、心理学、还有美学的有关“体验”的研究成果,但它只能是课程论视野里的“体验”。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与认知发展相伴相随的情感体验,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  相似文献   

20.
另类语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会使学习进入情感、生理和人格等生命领域。有了体验,语文教学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