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有文化“化石”之称,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可是,从应试教育盛行以来,学生书写素质的培养被极度忽视,书写素质令人忧虑,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面对现实,思考对策,加强对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素质的培养,进而改变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2.
以汉字文化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事例,提出汉字文化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认为汉字因其固有的特质,是一种具有蕴含丰富文化蕴意的严密文字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力图揭示其文化蕴意,并以此去探求汉字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汉语的符号和载体,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定型为现今为大家所熟悉的方块汉字。汉字记录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汉字有文化“化石”之称,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可是,从应试教育盛行以来,学生书写素质的培养被极度忽视,书写素质令人忧虑,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面对现实,思考对策,加强对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素质的培养,进而改变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5.
因汉字难认、难写、难记,长期以来一直是外国留学生特别是非汉字圈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题。其申汉字难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对汉字教学重视不够,汉字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因此,在综合权衡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对非汉字圈学生的汉字教学进行探讨,主要得出如下结论:实行语文分开;坚持字本位原则;以传统的字源学为主,也允许用所谓“俗文字学”帮助学习者记忆现代汉字。  相似文献   

6.
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后传入日本。这就决定了两国文字之间根深蒂固的必然联系,进而也为中国人学习日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初学日语的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望文生义,根据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解读日语中的汉字。因此,在日语学习中走了不少弯路。笔者在这里不准备过多地强调中国人学习日语的优势,而在这里要费些笔墨谈一谈的是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为了加以区分,现对两国的汉字做一下命名,即将汉语汉字仍称为“汉字”,将日语汉字称为“漢字”。  相似文献   

7.
从非汉字文化圈学习汉字的规律谈对外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字教学的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留学生如何学习汉字的问题探究。对学生汉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汉字认知规律的了解,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设计、组织针对性强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来,笔者仔细研读人教版必修一中的“优美的汉字”一节后,觉得其中一些观点和表述值得商榷。一、汉字的地位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两个“最”展现了汉字在时空上的灿烂,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过,从学术的角度斟酌,将汉字放在世界文字的发展长河来看,如此表述就有些不妥。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下,中小学语文汉字书写教育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技术对于中小学语文汉字书写教育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我们应该对汉字书写教育要进行趋利、避害思考,从“趋利”的角度,要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开展汉字书写活动,挖掘汉字文化内涵,形成开放的学习方式,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避害”的角度,我们应该在新媒体时代下仍要坚持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良好习惯,减少汉字书写教育对多媒体的依赖性,有效开发汉字书法校本课程,加强校园书写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汉字凝聚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教学中注重汉字文化内涵的渗透和传承,不仅能增强学生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动力,更可以促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因此,中学语文课堂是教授汉字,传播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重要媒介,任重而道远。如何做到既能激发中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又能科学地讲解汉字及其内在的文化底蕴,这不仅需要提升教师的汉字文化品味,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长宁区辅读学校的“实用语文”是为中重度弱智学生编写的一套校本语文教材。此研究通过汉字认读测试对“实用语文”所选汉字的适切性做了评估。结果表明“实用语文”教材所选394个汉字对长宁区辅读学校5 0 %的中度弱智学生和5 0 %的重度弱智学生是适合的。研究的实践观察也表明直接影响中重度弱智学生汉字学习的是学生记忆力及注意力的表现,符合银春铭、丑荣之两位学者的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2.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书写符号的文字。了解、认识、掌握汉字是一个小学生最基本的课程内容。汉字的认识和学习既是小学一、二、三年级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认识、掌握汉字,是摆在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提笔忘字"、大学教授批改论文需要帮助学生查找错别字的现象.这些现象绝不是个别现象,说明了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前景.汉字具有总数多、常用字少的特点,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可作为书法艺术.针对目前学校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结合汉字的特点提高对汉字文化的认识,通过分析汉字的音形义来更好地掌握汉字;提高对汉字书法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利用汉字构词灵活的特点,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汉字.  相似文献   

14.
浅谈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教学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很多留学生在进入中级阶段之后因为汉字难学逐渐放弃了学习。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得到启发,分析了汉字与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探讨了如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升汉字教学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蕴藏在汉字中的汉字思维,让汉字的识读更多地需要儿童思维参与,学习汉字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本身,也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本文提出融通汉字思维,在汉字学习中引导儿童理解与发现,在真实任务驱动下,在大空间的汉字学习场域中,引导儿童以积极的姿态走向汉字、发现汉字、玩转汉字、推广汉字,做汉字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6.
行玉华 《天津电大学报》2007,11(3):22-23,34
对于大部分留学生、尤其是“非汉字圈”国家的留学生而言,汉字学习是汉语学习过程中的一大瓶颈。为此本文以网络探究性学习为研究对象,阐明汉字网络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指出汉字网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在构建对外汉字教学多元模式及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宏 《文教资料》2013,(2):45-46
目前的汉字教学对汉字文化内容利用得还不够充分,要想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外汉字教学效果,我们就应该积极将深厚博大的中华汉字文化中的相关内容纳入对外汉字课堂和对外汉字教材中。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绵延不绝的载体,汉字教学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突显它的工具性价值,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服务,同时也要挖掘汉字自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发现蕴藏于汉字中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进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朱宇清 《学语文》2003,(3):41-42
一、对外汉字教学的难点 Peter Kupfer在《汉字文化和汉语教学》中提到:“学习中国语言最大的难点是传统的文字。……即使经过多年刻苦的学习也不一定能达到高年级的水平……经过‘十年寒窗’的生活之后,只剩下极少数的学生攀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与独特载体.它所蕴涵的民族智慧、审美情趣及哲学思想无限深广.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忽略汉字教学,而如何让这样一种文化瑰宝成为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它既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又能成为教学促进手段,则需要教师的悉心探究与实践.一、培养学生汉字研究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努力调动学生汉字学习的热情,鼓励他们主动对一些独特的汉字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比如在第二批汉字简化时,“餐”字曾经被简写成“歺”,“街”字也曾经被简写成“亍”,但是这些过度简化的汉字并没有应用多少时间就被停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