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靖丽 《文教资料》2011,(33):23-25
《盲刺客》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分析小说的叙事线索和人物形象,揭示《盲刺客》和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小说《石头天使》之间的互文关系。作者认为,《盲刺客》与《石头天使》的对话进一步凝练了小说的主题,丰富小说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小说《盲刺客》中运用了大量的溺水意象。本文借助精神分析学和弗莱的原型理论,探讨溺水意象背后的文化心理和作家的创作意图,指出溺水意象反映了女性和加拿大民族的生存困境,通过溺水之旅反省自我,寻找自我,得以重生,实现自我成长和民族觉醒。  相似文献   

3.
当代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文学作品《盲刺客》,以蔡斯家族史见证加拿大自独立以来的历史。阿特伍德在这个历史书写过程中,一方面描写了加拿大民族性格中的受害性特点,另一方面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美立场。这部小说还体现出阿特伍德对于历史书写的独特创作理念——"左手书写",即非正统的、女性的、带有后现代和意识流色彩的书写方式,以此可以看出阿特伍德独特的历史观:历史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过去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4.
孙靖丽 《文教资料》2009,(14):22-24
《盲刺客》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小说中正文外引言和部分正文内引言的分析。揭示阿特伍德对某些前文本的引用指涉。作者认为.阿特伍德正是借助引用这一互文手法凝练小说的主题,丰富小说的意蕴。  相似文献   

5.
《盲刺客》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10部长篇小说,2000年一发表就获得布克奖,代表了阿特伍德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艺术显示了作者对小说创作艺术的高度把握。小说打破了故事的线性时间叙事,故意取消或模糊了时间标志语,使用了叙事线索多头并进、几个文本交互出现又彼此互文的空间转换策略,同时在不同空间文本间实现灵活的叙事视角转换,使整部小说呈现空间交叉立体化结构。这部小说不仅以拼图般的文本布局独具特色,而且体裁上呈现出杂体性,有回忆录、通俗爱情故事、科幻小说、书信、新闻报道、诗歌等。《盲刺客》是一曲叙事诗学的交响乐,既有文学固有的可读性传统,又具有后现代鲜明的艺术美学情趣。  相似文献   

6.
《盲刺客》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互文性入手,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文内互文性,揭示出小说中三个故事层面之间的相互指涉。作者认为,互文性的使用揭示出小说深邃的思想性和阿特伍德高超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盲刺客》中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搭建起错综复杂的叙事迷宫,其中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是作家得以完成该叙事作品的重要手段。从叙事学角度看,可以从叙事结构、视角和声音三个方面对《盲刺客》进行解析。玛格丽特把高超的叙事策略与一贯以来沿用的女性主义题材巧妙结合,揭示了加拿大的现代女性情感、地位和所处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以弗洛姆的“自由”理论体系为切入点,根据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定义,将《盲刺客》中爱丽丝和劳拉划分为被资产阶级物化的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中,爱丽丝作为无产阶级代表,对自由的态度从“逃避”到“追求”的转变。分析她在大时代背景下从消极逃避到积极追寻自由的自我觉醒原因,并得出结论:为了逃避自由而向权威趋同和依附,尽管可以获得归属感,但也意味着自我的消亡,只有积极地追求自由,才能真正地实现个体独立完整,塑造健康人生。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盲刺客>中的科幻故事具有丰富的文本意义.首先,其内容本身是整个故事框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开放式的结构与整部小说的开放性也形成了呼应.并且,艾丽丝的回忆录和劳拉的小说均以<盲刺客>命名,盲刺客不但是科幻故事中的主人公,还揭示了小说标题的象征意义,丰富了小说女主人公的人物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10.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其小说《盲刺客》中采用个人型声音叙述模式,通过穿插新闻报道和同名小说《盲刺客》的叙事策略,加强叙述声音可信度,建立女性叙事权威,深刻揭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隐秘而真实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理论,通过分析支线《盲刺客》的女主人公的内心话语和她特殊的思想表达形式,展示女性对自由和自主的渴望,进而揭示话语模式这一叙述技巧在传递小说的女性自我表达这一主题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盲刺客》这个结构复杂的小说中,阿特伍德叙述了发生在塞克隆星球上的“盲刺客”的故事以及艾丽丝和劳拉姐妹的故事,虚幻与现实相结合,相互照应,同时在该小说创作中运用了女性哥特创作手法。本文分析该小说创作中如何采用了女性哥特手法,并探讨身处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如何获得出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靖丽 《文教资料》2009,(30):33-34
《盲刺客》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183;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之一。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神话影射的分析,揭示阿特伍德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两个文本的影射。笔者认为,阿特伍德借助影射这一互文手法凝练小说的主题,丰富了小说的意蕴。  相似文献   

14.
《盲刺客》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搭建起错综复杂的叙事迷宫,其中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是其完成谊叙事作品的重要手段.作者把高超叙事策略与一贯以来沿用的女性主义题材巧妙结合,揭示了加拿大现代女性的情感、地位和所处困境.本文以叙事学为论述依据,从叙事结构、视角和声音三个方面对《盲刺客》进行一一解析.  相似文献   

15.
阿特伍德的小说《盲刺客》的女主人公艾丽丝将明明是自己写成的作品说成是与死去的妹妹劳拉共同用"左手"完成,这一表面"匪夷所思"的论断实际上隐含了阿特伍德关于写作的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写作是作家被某个神秘化身"附体"的过程;第二,"左手"是这种神秘创作力量的隐喻;第三,作品是作家与死者"协商"的结果。通过分析小说中母文本与子文本之间的生成关系和子文本的作者归属问题,我们可以挖掘出阿特伍德本人对写作的定位与态度,这将有助于我们换一角度来审视写作行为,同时对于理解加拿大当代文学的特点与走向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有大量的诗写到鱼。《诗经》中的鱼意象一是象征富足、繁盛,二是象征配偶或是性爱隐语。《诗经》中的鱼意象继承和影响了传统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7.
“水”是西方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也是一个含义多样化的意象:灾难与死亡象征、生命与希望象征、净罪与再生象征。在《荒原》中,艾略特把“水”意象植入了传统的这三方面含义;由于这三方面含义,有助于解释荒原“有水却缺水”的矛盾;同时这三个含义也紧密联结《荒原》的基本主题:“死亡-复活”意识,通过神恩和自救从死亡到复活。  相似文献   

18.
意象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在文学翻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即审美性,本文首先回顾总结了意象的概念,并以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据,比较了<浮生六记>三译本对意象的处理方法,分析归纳了文学翻译中意象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纽约时报》畅销小说家文斯弗林携带他的另一部爆炸性的惊悚小说再度回归,连同他在第一部书中提及的年轻人米奇·拉普。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是现代作家中“西化”色彩极重的一位,他对西方明的谙熟和倾心赞美认同是不言而明的,因此,许多人相信。他是一位用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中国的方块字来构筑着自己“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的理想化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