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代作家曹禺的笔下出现了很多成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受古典戏曲的影响很大,继承了古典戏曲剧情安排、人物设置等传统,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相似文献   

2.
《人间正道是沧桑》讲述了自第一次国共合作至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中杨瞿两家的恩怨情仇,并由此折射出国共两党复杂的历史关系。该剧成功的原因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刻画出真实典型的历史环境;其次,塑造了丰满深刻的人物形象;最后,揭示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表现出在时代运转的必然规律下人物命运的无可奈何和革命历史的恢宏壮烈。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小说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强烈的体验性、紧迫的命运感、灼人的病态美。人物形象的体验性表现为情绪体验、内心体验和精神体验三个层次,具有很大程度的真实性;人物形象的命运感表现为穷愁感、苦闷感和多余感三个层次;人物形象的病态美则表现为忧郁美、孤独美、变态美三个层次。正是因为这三个人物形象特性,郁达夫才在现代文学史上确立了他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白鹿原》中,白嘉轩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人。他一面是儒家传统美德的楷模,另一面又成为了封建制度的护法。从儒家学术思想出发,从三个方面来描写白嘉轩这个人物形象:"忠恕之道"和"君子理想",儒家传统文化在白嘉轩身上得到最完美的体现;"仁义统一"说和"义利统一"说在白嘉轩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儒家文化的历史演变来看白嘉轩。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作家方方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直面现实,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文章从方方小说中的人物在"家"中的生存状态——有形家园和无形家园的缺失,从人物对家园追寻的两种方式:坚守与回归、出逃与建立新家,来分析这些人物的悲剧命运及所产生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90年代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人类异化的反映,它们通过人物形象的命运来表现对人类的拯救责任.  相似文献   

7.
《祝福》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笔者认为,小说中的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不能不说和其他女性人物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些和祥林嫂同性别的女性,直接将祥林嫂推向了命运的深渊。那么,小说中祥林嫂以外的女性如何"为难"祥林嫂的?她们为什么“为难”祥林嫂呢?从这些女性人物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也可以很好的挖掘主题。一.女人们“为难”祥林嫂的表现第一个给祥林嫂命运带来重大转折的女性是她的婆婆。小说中,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镇,是以一个寡妇形象出现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90年代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人类异化的反映,它们通过人物形象的命运来表现对人类的拯救责任。  相似文献   

9.
贾政这一悲剧人物形象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环境。其文学形象具有深刻的悲剧审美意义:表现为其文化品格呈现出浓重的分裂性和双重性,即,精神面貌上的"表面假正经"和"内心真无奈",行为态度上的"知可为而不为"和"知不可为而不可不为";贾政的"无奈"凸显了封建专制社会皇权至上、官场腐败对作为封建社会基石的世家士族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和人格扭曲,从而从另一角度昭示了封建大厦必然倾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七斤嫂与八一嫂二个女性人物形象刻画,鲁迅生动展示了中国女性特有的“背反中顺从”的生存状态和悲剧性命运,深刻剖析其悲剧生成的历史与文化原因,表现出作者对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及其妇女解放道路的一种独特认识与把握方式。  相似文献   

11.
《花月痕》中有大量关于疾病的描写,尤其是主人公韦痴珠、刘秋痕,是在病中不断深化对对方的同情怜惜,最后痴珠病死,秋痕也自缢追随他而去。这些疾病描写亦隐藏在诗词中,都有提到病、病体虚弱之意。对疾病的描写不仅助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最后悲剧高潮,也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同病相怜"与"病中恩爱"。对韦痴珠病情详细变化的描写,一是揭示人物命运的悲惨,二是魏秀仁自身贫病交加的写照。  相似文献   

12.
歌德的《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岛》的题材和人物形象刻画,主要参照了欧里庇得斯的《伊菲格涅亚在陶洛人里》和《在奥里斯的伊菲革涅亚》;欧里庇得斯刻画的伊菲革涅亚受制于强大的外在命运的力量,其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机械降神";歌德的伊菲格涅亚体现了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精神,她以高度的人性克服命运的悲剧力量,体现了歌德对人性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时期来,一些企业和单位接连发生员工不能舒缓心理压力而导致的生产和安全事故。如深圳富士康员工的十多起员工堕楼伤亡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深刻反思。这些悲剧性事件的背后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在"作怪","心理问题"无疑是强力推手!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心理安全"出了问题就是企业最大的安全隐患。"心理安全隐患"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对于安全工作认识模糊,认为"命运决定"、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王蒙作品中反复出现了语言、文字、结构的重置颠倒以及人物形象的变异与癫狂,其"季节四部曲"更集中表现出近似于《堂吉珂德》式的"浪漫化的疯癫"。王蒙采用这一独特的叙事方式,在创作中对特定的历史事件、知识分子在时代冲击下的灵魂震颤以及人性本身做出了深刻的剖析与反思,并由此展开对历史、对人性祛魅与祛蔽的思索与探寻。  相似文献   

15.
陈蔚书 《考试周刊》2010,(27):22-23
本文通过《孤独者》中"我"和魏连殳在对待孩子问题上的前后不一致并可交互置换的态度,试图论述两人实为同一个体的两个互为对立冲突的内心自我形象,并探讨两种自我的最后胜负结局,以此为表现人物拥有的丰厚心灵世界与叙事方式对此的安排提供一个可能有的展示,并指出了读者对于参与文本与重构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自诞生以来就在中国历史的演进中因为被不同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家、文学家等予以各种维度的"价值重构"而显得众说纷纭。本文以其主旨究竟反映了什么思想为论题,通过对作品所"喷散"出的客观思想以及主要人物形象所遭遇的历史事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丰富的心理活动等实事求是地分析,深入探求作者在该小说中表现的主观意图及其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人物形象的深入解读必然会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研究。《世说新语》塑造了众多风姿绰约、栩栩如生的魏晋风流人物。其中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描写约占二十分之一,这些少儿或聪明智慧,或渊博宏雅,或敏而善辩,或含蕴有蓄,表现出卓尔不群的才华气质。这些少儿早慧的原因是与魏晋混乱而自由的社会环境、尚"清谈"的社会风气及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分不开的。从他们的形象上可以看到魏晋风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通过这一系列人物形象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的是历史文化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白嘉轩、鹿子霖是书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他们的品质与人格折射出了他们所代表的文化层面。田小娥和鹿冷氏是书中最值得人们同情的女性形象 ,她们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人的本质追求与残酷的文化环境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朱先生则是一个象征 ,一个历史的象征 ,更是一个文化的象征 ;黑娃与白孝文的命运多舛在书中最具代表性 ,但其个体的命运在历史前进的潮流中却又显得微不足道。整部作品突破了政治、阶级斗争的局限 ,深刻把握和写出了传统文化在农民心理深层的积淀 ,展示了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性冲突  相似文献   

19.
冷清秋是张恨水先生在《金粉世家》中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她的悲惨命运不仅揭示出豪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而且表现出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无奈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对人物命运的设置与安排,是小说写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安排人物命运的重点,却在于其生命的支撑点上.本文探讨的便是人物生命支撑点的选择、设置,以及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发挥的作用。懂得了这一点,便懂得了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