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河南洛阳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陈与义于绍兴五年(1135年)前后退居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本词大约写于此时。这是一首名作,上片追忆二十多年前在洛阳故乡度过的豪畅欢乐的生活,历历如见情景,如闻声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是广为传诵的名句,意境极美。风格爽利。刘熙载说此二句“因仰承‘忆昔’,俯注‘一梦’,故……不觉豪酣转成帐悒,所谓好在句外者”(《艺概》)。过片转言今情,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情思构筑的金字塔。《诗的价值》与《临江仙》,一诗一词,一今一古,显示了人格的魅力,是作者生命感悟的结果。无论是执著还是超然,进还是退,两位诗人以自己的形式,在各自的领地中发现了他人没有领略到的美,使爱得到扩展与超越,读者在欣赏中自会得到灵魂的洗礼和智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朱少山 《学语文》2009,(1):36-37
苏轼《卜算子》(见卷首)一词作于神宗元封六年(1083年)。此时,正是他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作为一个生性耿直而又躬亲为国的仁人志士,苏轼满怀着“一肚皮不合时宜”(费衮《梁溪漫志》卷四载),一直与乖错甚至荒谬黑暗的现实斗争着。  相似文献   

4.
唐诗宋词是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它往往有丰富的意象,多样的意境,是诗人独特情感的表达。鉴赏诗词通常可以遵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一词一向被认为是反映作者在经历宦海风波后的一种消极遁世思想。本文却认为它表现的是作者在经过痛苦的反思后超然于世,豁达放任,不向命运低头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6.
任旭娟 《考试周刊》2009,(36):63-64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北宋杰出词人苏轼左迁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充黄州团练副使时创作的一首词,原题是“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是借物喻人、写法独特的好作品。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相似文献   

7.
对苏轼《卜算子》主旨的阐释,千百年来,评家不断,颇有争论,自宋至清,多停留在政治寓托与爱情比附的本事索隐上。近现代人则在前人争论的基础上实现了情感的回归。本事的索隐有益于对词旨的理解与发现,但求之过深、字笺句解则易陷入迂腐穿凿的泥淖。在知人论世基础上对此词作情感层面上的体认和阐释,丰富了词旨的内涵,是较为全面通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苏词的编年工作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绝大多数的作品都已有编年,然已编作品中只有过半取得共识,尚有大量作品虽编年而互有出入,各持己见,故苏词编年还有工作可做。其中《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一词,朱祖谋、龙榆生、石声淮等人未编年,薛瑞生、邹同庆等人编于熙宁十年丁巳(1077),明显有误,曹树铭编于元祐五年正月,然只有粗略结论,缺乏详细论证,文章试作补证。  相似文献   

9.
王田 《学语文》2013,(4):49-50
让我们通过两首风格迥异的《江城子》(见卷首)来走进苏轼的世界,一睹其词作中的豪放之风与深婉之情。《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天,当时苏轼自求外放任密州太守,政治上不得志,但他因早年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一直抱着大济天下苍生的理想,所以到密州后,并未因不得志而忘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叶乃初 《辅导员》2011,(21):23-23,28
苏轼的豪放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上阕描述的是“密州现在时出猎”.下阕抒写的是“边关将来时出猎”。前者描述的是出猎的壮阔场面:倾城随太守,黄犬、苍鹰助阵,千骑卷平岗:亲射虎,老夫聊发少年狂.看孙郎。  相似文献   

11.
本根据苏轼《卜算子》一词自宋以来的阐释资料,探讨了这首词在读解释中产生歧义的原因,并借以论述注释宋词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原词]卜算子夏完淳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十二玉阑干,风有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指点迷津]夏完淳(1631-1647),明末抗清英雄,著名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9岁能文,有“神童”之称。15岁追随父亲夏允彝从事抗清活动。兵败被俘,不为威逼利诱所动,在南京英勇就义,年仅17岁。  相似文献   

13.
《宋元学案》附录的《苏氏蜀学略》是清代学者全祖望补撰的。他违背了黄宗羲原著的宗旨,又依照理学宗传拟定苏氏蜀学的学术渊源,并以为蜀学出于“纵横之学”而“杂于禅”;这些都是极不恰当和非常片面的。然而若将今本《宋元学案》视为宋元学术思想史,而不仅仅是理学宗传史,则它又具很丰富的学术思想史料的价值。《蜀拳略》是第一次将蜀学上升到学术吏的高度,这对晓清以来将蜀学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拳术的复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题赠作家的只有一首,那就是专为丁玲写的《临江仙》,足见毛泽东对丁玲的器重。这首词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5.
生活需要梦,有了梦,我们为它所忍受的一切苦难便有了存在的合理性;梦做久了容易醉,因为幻象经过了无数次的勾勒和渲染,渐渐地也就在我们头脑中扎下了根。可是,再令人沉醉的梦也终会有醒来的时候。清醒中我们不断反观自己的梦与醉,虽然认清了现实、识破了幻境,却仍然舍不得抽身,然后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和一种半醉半醒的姿态继续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6.
万贺宾 《文教资料》2009,(18):27-29
叶梦得的<临江仙>词,占<石林词>近1/5,其内容主要有酬赠唱和词、游记写景词、咏物词三类;其词多以组词形式出现,语言风格融清新自然与旷达超逸于一体,喜用同韵创作,句法相对单一,但也能同中有异,未有单调乏味之感.并且词人善于在创作中化用前人诗文典故;词人选用"临江仙"词牌作为创作工具,和词牌体制短小,易于把握以及易写怀古伤时题材有关.叶梦得之词,是苏词向辛词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临江仙>词正体现了这种过渡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临江仙》作为唐宋文人墨客常用的词牌,本文通过梳理唐五代至宋以来的《临江仙》作品的流变过程,从而对词体的发展作一个具体的微观阐释,帮助我们更为直观的了解唐五代至宋以来词体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临江仙》词的创作地点,历来说法不一。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认为词作于福建建安城,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认为词作于建康城。笔者以为,词的作地不同说法,起源于不同的版本,原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苏轼是北宋卓越的词人。他的思想很复杂,生活与创作也都充滿了矛盾,早年曾向朝廷提出过一些“补敝救偏”的改良建议。但在王安石变法革新,新旧党斗争十分尖锐激烈之时,他又站在保守派一边,上书反对新法,故被调任杭州通判,转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1079)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獄。出獄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相似文献   

20.
春风漾短笛,桃李争芳菲,疏枝淡叶难为伍,落寞受人奚。百花已成稀,松柏压枝低,绽苞溢香约霜禽,好与冰雪期。[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