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岸》是一部关于"革命时期"个人认同危机和自我救赎的故事。小说借助于库文轩、库东亮父亲的遭遇,揭示了极左主义的"革命"理念对于生命的戕害与褫夺以及造成极其严重的个人精神危机,并对那种极其虚伪的"革命浪漫主义"进行无情嘲讽,因为它不仅无视个人尊严还教唆人们主动放弃对真善美的坚持与追求。  相似文献   

2.
《河岸》是当代作家苏童继《碧奴》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该部小说的主题可以用"寻找"二字概括。主人公库文轩因为"身份"的迷失而寻找自我,其子库东亮因为萌动的青春而寻找爱。这一"迷失"和"寻找"的过程让人联想到了卡夫卡《城堡》中的K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的奥德修斯父子。但两代人终究又因为生活信仰的差异,一个在寻找中归于虚无,另一个则选择在寻找中继续坚守。  相似文献   

3.
<河岸>中的库东亮是生活于当代中国的"零余者",他的自我放逐反映了当代中国人因文化之"根"失落而产生的一种普遍漂泊感.库东亮对文化革命的拒绝宣告了人的主体意识的回归,这使他的寻根成功有了某种可能.这个人物是苏童对20世纪"零余者"形象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苏童的小说《河岸》以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极其混杂的面目,为读者书写了一个成长的故事、一个荒诞的寓言、一个历史时代的残章片段。整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了"我"(库东亮)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我"目睹了那个年代的所有悲喜剧,洞察了所有人细微的心理活动。本文主要从叙事人称来展开对《河岸》这部小说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父亲"这一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富有深厚的道德与权威原型意义。从女性视角出发对父亲形象进行书写是五四以来女性作家笔下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通过对现代女性作家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进行线性梳理,认识文学形象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关系,透视社会生活与文学思潮的流变,寻找父亲这一形象所折射出的现代女性作家的思想意蕴与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父亲印象指的是人的记忆和想象中的父亲形象。研究随机选取了包括初中、高中在内的4所不同类型学校的423名学生,采用自编问卷探讨中学生的父亲印象。结果表明:中学生对父亲印象是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父亲个性印象"的满意度最高,"父亲时代印象"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现代父亲基本上已经建立起对孩子的赏识教育观念,但却很难成为孩子眼中跟得上潮流的父亲。"与孩子一起成长,与时代一同进步"是现代父亲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7.
夏洛蒂.勃朗特在自传色彩颇浓的四部小说中皆隐去父亲形象,造成了父亲形象的"缺席"现象,这与作品运用的童话模式以及作家的身份焦虑有关。虽然父亲形象在显性层面上是缺席的,但纵观作品的男性形象可以发现,无形之中的父性权威存在并贯穿了整个故事的进程,父亲形象以种种变形身份而"在场"。夏洛蒂的这种男性形象书写不仅描摹了作家身边的男性图景,而且传达了解构父权文化、探索更加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电影中父子(女)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亲”在“家国一体”的中国传统社会有着特殊的内涵,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父亲形象因此成为中国电影关于家庭、国家、社会和文化想象的重要能指符号。在不同时期的电影中,父亲形象呈现出不同姿态。中国早期电影展示了父亲威严的悲剧性失落;第四代电影塑造了革命的父亲,并在文革后重建了父亲形象;第五代影片经历了消极病态的封建父亲向人性化父亲转化的过程;第六代影片反映了当下父亲形象的多样化;港台电影提出了父亲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面前的策略……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中父亲形象的回顾,探讨了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电影中父子(女)关系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黑骏马》是张承志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评论者往往将目光集中在男女主人公身上,关注特殊背景下文本对爱情的思索与吟咏,而忽略了其中的父亲形象。诚然,父亲形象在《黑骏马》中时常出现却不够突出,甚至不及与之对照同构的母亲形象,但将文本父亲形象与张承志早年经历结合起来时,苍白的父亲形象与文本的着力追寻父爱所形成的情感张力,透露着文本对父爱缺失的思索。  相似文献   

10.
汤亭亭在《中国佬》中描写了华裔在美国经历种族主义时华裔各种权利的阉割以及他们对权利阉割的反抗。分别从阉割和反抗性阉割,言语阉割和反抗言语阉割、职业阉割三方面来论述了《中国佬》的反抗种族主义主题,阐述了《中国佬》的反抗主题是民权运动的一种反映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1.
由《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组成的《红高粱家族》可说是莫言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引起了广泛的阅读和研究,本文从"我父亲"这个形象入手,对童年视角、父亲形象和成长历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开辟莫言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潘国华 《现代语文》2010,(5):144-145
目前,正是文章"打假"的时代。我们无论在考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学生习作中,都可以发现一些虚情假意的文章,如有的学生在文中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形象,编造了父亲走上抗击"非典"前线的"壮举"。  相似文献   

13.
《诗经》婚恋诗所表现的两性美,呈现出由重生理、重官能到重伦理、重精神的层次性特点,形成了令色与令德结合的审美观,确立了以"君子"和"淑女"为标志的审美标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了人体之美,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建立了两性美的标准。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爱情婚姻生活,也给后世文学形象的塑造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戏仿,作为一种改写方式,是后现代文本中一个极为普通且自觉的现象。多丽丝·莱辛和约翰·厄普代克在各自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和《A&P》中,通过戏仿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刻画了后现代社会中两个新骑士形象——汤姆和萨米。两位小说艺术大师以嘲弄甚至亵渎的方式互文性地改写了以冒险奇遇为主题的骑士传奇,用两名世俗化的骑士来颠覆"尚武尚礼"的传统骑士形象和"三重"(忠君、护教、行侠)骑士精神,进而巧妙地传递了新骑士们的"冒险经历"和"英雄行为"的现代含义。  相似文献   

15.
李渔的《十二楼》和冯梦龙的"三言"都塑造了许多父亲形象,由于二人的创作动机和文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二人作品中父亲的身份和家庭地位都不同。《十二楼》中的父亲多具有权威,尤其是在儿女婚姻大事上;"三言"中的父亲涉及阶层较宽泛,有官绅、地主富家、鬼怪、帝王、盗贼及众多的商人和市民,大部分父亲在家庭中不具有权威,一般都是女性家长做主。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小说构思奇特、怪诞,人们之间互相倾轧。小说中的父亲形象,都是游手好闲、爱赌博逛窑子、靠祖上的遗产打发日子的没落的"去势"形象;而母亲形象,则是自私自利、阴鸷毒辣的"冷漠"形象。通过对父母形象的描写,表达着作家对生命的失落、命运的无常、人性的卑劣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1957年,至今在老辈子知识分子心里铭刻着。这一时期知识分子苦难史书是80年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张贤亮和从维熙两位作家具有代表性,他们出生在同一时代,有着共同的"右派"劳改经历。本文从张贤亮的作品重哲理思辨,从维熙作品重道德特点入手,论述张贤亮重"缺陷美",而从维熙重人性的真善美的作品艺术风格、小说结构及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戴季陶主义"是一种反革命思想理论,它与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有联系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以前一些学者在批判它时曾指出,"戴季陶主义"是阉割了三民主义。但这种说法值得探讨,因为用阉割一词存在着全面的肯定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用张扬一词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戴季陶主义"的思想来源,同时也考证了"戴季陶主义"这个提法的源起。  相似文献   

19.
《伤逝》作为一个具有审美自足性的艺术品,在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扩展中显示出强大的诱惑力。它不仅寓示着人类永恒的两性危机,映衬出人类两性情感在经历终极意义的憧憬期、现实生活的品味期、凡俗人生的彻悟期、最后的抉择期等四个阶段时所面临的悖论,且涵盖了一种更为广阔的现代世界的悲哀。以小说深刻的境遇结构展示了"娜拉出走"这一现代性价值理念冲突矛盾的复杂多维内涵和两难的历史境遇意识。而且在展现这两重意蕴的同时,也以杰出的艺术手法设置了"忏悔的涓生"这一复杂的形象,肯定了"娜拉出走"这一现代理念的善的初衷。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 王玉琴 摄影报道)2010年11月13日,全新落成的都江堰市七一聚源中学校园里绿草如茵,景色宜人,八方云集而来的教育界宾客,让学校沉浸在浓郁的交流、探索、求知的氛围中。由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与"新华文轩"联合举办的"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研讨会(公益)",在这所灾后重新挺立的学校里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