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方以1926年武昌战役为小说背景,描写了惨烈的战斗场面以及双方将士的心理活动,注重表现普通百姓在苦难中挣扎的生活。从敌我双方双重视角透视战争,展示战争中现实生活的人性状态。在人道主义视野中,展开对理想、人性、生存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反思革命的沉重与悲壮,体现了作者对被战争伤害与侮辱的人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2.
《鲁滨逊漂流记》在历史上出现的19个全译本有着不同的叙述话语形式,是翻译小说叙述话语历时变化的一个缩影。文言译本无论在叙述视角和人物话语上都是遵循传统文学的叙述规范。白话译本总体上遵循的是源语的叙述规范,其中五四时期及建国后的译本经验视角较多,人物话语处于从译语传统规范向西方源语规范过渡;最近一个时期的译本在总体上遵循源语人物话语叙述规范。  相似文献   

3.
从《无名的裘德》文本出发,运用现代叙事学中的视点理论解读《无名的裘德》中多元叙事视角的运用,主要包括作者叙述、以小说中的人物为叙述者的人物叙述、以旁观者为叙述者的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或称戏剧视角三种模式的交替运用。多元叙事视角的使用,颠覆了19世纪维多利亚小说的叙事常规,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反讽效果和人物命运的不确定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复调效果,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开创了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秦腔》中始终存在着显性和隐性两个叙述者,显性叙述者是疯子引生,他的功能是描述清风街泼烦无聊的日常琐事;隐性叙述者起到补充叙述的功能,完成发生在清风街的重大事件的叙述.从而弥补由于疯癫叙事而造成的主题肤浅荒诞。小说通过缺乏典型性格的人物群像展现了一个凝缩的、典型的、特定时期的农村图景.以此承载作者对中国农村转型期存在状态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5.
洪丽 《文教资料》2009,(21):11-12
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的叙述视角极具特色,本文试从傻子视角和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两方面对其进行论述.小说运用多重视角,既体现了作者的创新之处,又更好地表达了小说有关尘埃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韩国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对故事进行不同的情节感知,通过叙述中心人物的改变打破传统的电影叙述风格,实现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的有效转换.这种叙述视角的创新使影片更有表现力,叙述更有层次感,使观众感知更加趋向真实.  相似文献   

7.
谢丽 《英语辅导》2014,(4):202-204
《劝导》是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最后一部作品,该小说继承了作家的一贯风格,典雅精致,深受世人的喜爱,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使用了多种叙述视角转换的手法--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小说人物有限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巧妙的视角转换有利于塑造人物、制造悬念、展开情节,加深故事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作品更具审美特色和阅读情趣,体现了作家对人情世故的多维思考。  相似文献   

8.
<边城>和<百合花>在叙述视角的应用方面各不相同.在人性美的诠释方面,<边城>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视角,其特点是叙述客观、有可信度,但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较内隐;<百合花>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其特点是叙述生动而真实,但带有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探讨了叙述视角的概念与其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卡夫卡的作品常常给人一种怪诞的感觉,分析其作品中的怪诞,不能脱离他所运用的独特的叙事技巧。在《变形记》中,叙述态度、叙述视角和叙事空间的独特性,使小说的怪诞内涵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从这三个方面把《变形记》的叙事形式与怪诞内涵联系起来,更容易体会卡夫卡作为一个孤独者近乎冷漠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1.
《焦大轮子》是中国少数民族满族作家于德才先生的中篇小说集,这部集子中收录了作者三个不同阶段创作的作品。小说叙述独特、构思新颖,取材和语言充满地域特色。采用多元视角、个性的人物形象设置和质朴的语言范式三方面来分析其叙事策略,可看到由此生成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玛丽·雪莱的传世佳作《弗兰肯斯坦》被文学界认为是最杰出的哥特式浪漫主义小说,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本文试图从该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结构以及语言和象征意象的角度解析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结构主义叙述学的叙述视角理论对鲁迅小说《离婚》进行分析,并指出本在这种叙述视角下的叙述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的现代文学史上,塞林格著作的现代流浪汉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居有很高的声誉,这部作品之所以也能够在世界上屹立不倒,不仅仅是因为作品中塑造了以为具有人格魅力的主人公霍尔顿。还有这部作品的叙述视角是从新型的角度出发的,是在第一人称叙述的基础上加入了第二人称——"你"。在此,我个人认为有必要解说一下"你"的作用:在文章中,一是以叙述接受者的身份出现的,另一个是以参与者和旁观者出现的。下面,本文将针对文中的人物类型的形象和叙述视角展开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所谓叙述视角.讲得通俗一些就是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正如一件雕塑艺术品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效果一样.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会得出差别很大的结论或判断来。文学作品也是如此,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视角,会生发出不同的故事.每个叙述视角(即每个人或角色)讲述的肯定只是与自己相关的重要事情.展示的也自然只是中心事件的一个侧面.但将所有的叙述拼合起来,作品不仅变得完整.而且会获得极大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相似文献   

16.
该文将第一人称叙述分为三种不同的叙述视角,结合《聊斋志异》中为数不多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作品进行分析,解析这些不同的叙述视角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并分析这些作品间相异的结构与特色。  相似文献   

17.
莱辛的《到十九号房间》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作者交替使用全知视角和人物有限视角,并利用叙述者的可靠和人物的不可靠之间的张力,从而更好地塑造了苏珊的主体意识,有力地揭露了父权制社会所标榜的理性对女性思想和言行的束缚。  相似文献   

18.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显学”,它不仅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核心,而且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定势。《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作为一位封建时代的。士”,他的精神气质,心理状态与儒家文化精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之在《三国演义》创作中,塑造形象,评价人物,这部巨著问世以来,影响不衰,  相似文献   

19.
《誓鸟》的确可称得上是张悦然的转型之作,小说在题材的选取、叙述方式的使用及情爱观的表达上都有大胆的反传统突破。虽然小说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已可看出张悦然在尝试冲破传统牢笼的一种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刁斗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当代的精神漂泊,漂泊与流浪是其小说反复咏叹的主题。《回家》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它将精神关照与叙述自觉融为一体,通过叙述方式的变化来展示和体认生存所面临的苦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