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4月,我校创造性地提出以礼貌、礼仪、礼节为中心的“三礼”教育理念,把礼仪教育的种子悄悄地播撒在学生、家长的心中,播撒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网络中。5年多来,我们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将“三礼”教育进行延伸,通过实践,逐步建立起一套以“培育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为目标,以“三礼”、“炎黄传承”为内容,以“在课堂中训练,在家庭中实践,在社区中检验”为途径  相似文献   

2.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11):64-64,F0003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始建于1962年,是一所集寄宿、走读于一体的区级示范学校。目前一校两址。近年来,学校秉承“对学生成长负责、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的教育理念,实施人文管理,不断探索育人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第二课堂能够通过各类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塑造和熏染,是第一课堂的有利辅助。优秀传统文化下的第二课堂能让大学生了解、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审美能力,能较好的将科学与人文协调统一,为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职业教育法》的正式实施,国家对提高受教育者素质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帮助高职学生确立理想信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塑造优秀品格。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可以从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5.
文化传承是任何一个民族存续和发展过程中的永恒现象,而学校作为人类学习文化知识和实践的重要媒介和摇篮,在社会进程中扮演着将人类创造和积累的一切文化财富和知识经验,社会历史重任和人类文明代代相传的角色。居住在黑龙江省的满、蒙古、回、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柯尔克孜、赫哲、锡伯、朝鲜族等10个世居民族,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大学生良好的德育品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没能组织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借鉴中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达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经过五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进入新世纪,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它闪烁聪慧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研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更是新世纪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深厚的软实力与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承担着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其传承创新职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通过对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  相似文献   

9.
解惠惠 《文教资料》2020,(2):105-106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民族的长久传承。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具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比拟的作用,而且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民族地区存在的文化伟承问题有:社区居民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有限,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选择存在狭隘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存在断层现象。本文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的传统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触摸和寻觅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能成其为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出发,提出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养、加强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大力开展校内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文物古迹等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结果。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备受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已经成为关注民族生存的研究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对近年来有关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危机、方式、机制、传承场,特别是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信仰追求、道德规范、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集中表达和经典提炼。传承人类文明,弘扬敦煌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更好地继承我们民族的历史,更好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情操,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人文素养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人文素养匮乏的现象。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完善教育模式,在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15.
王聪明 《甘肃教育》2020,(22):32-33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和精神的标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和发展,在人类文化史上从来没有中断,既绵长悠久,又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精神风貌,集中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是中华大地上各种民族文明、地域风俗和价值观念的总称,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永恒动力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6.
<正>1.充分认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性。人口较少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边疆稳定,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进步,乃至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必须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更多责任和义务,相关部门尤其是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洋 《现代教学》2011,(10):16-19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得以发扬光大,人类美好善行如何得以彰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如何得以欣欣向荣?这都需要我们的高中学生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我们有义务把好时代持续下去,更有责任将好时代变得更好,这需要未来的建设者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素养,来处理好我们正在或将要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此,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提出了文理相通、人文引领的学生创新素养有意培育的办学方式,经过三年的实践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就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从注重积累,使学生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品味语言,使学生内化传统文化的细度;传承思想,使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度;尝试写作,使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的高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来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重要关注点。文章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中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当前教育背景和文化发展需求的分析,进一步解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