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0月13日、14日,"宝丰杯"全国魔术比赛决赛在平顶山会议中心和宝丰人民会堂分别举行.23个节目分成两台晚会进行了四场演出,宣传文化部门的有关领导.评委和几千名观众观看了比赛。历久弥新的精品力作、新人新秀的崭露头角、南北地区不同风格的魔术表演,在良好的舞台设施和声光效果配合下精彩纷呈,呈现出全国性顶级魔术赛事的亮丽风采。  相似文献   

2.
<正>为弘扬民族文化,挖掘、培养东北地区魔术人才,推出魔术精品节目,推动魔术事业的全面发展,由东北三省文联共同主办,吉林省杂技家协会承办的第4届东北三省魔术比赛于2015年9月16日至18日在长春举办。来自东北三省的26个魔术节目汇聚春城。参赛节目分为近景魔术和舞台魔术两类,以健康向上、反映时代主旋律为主要内容,选手有从事魔术表演、教学的专业人士,也有魔术爱  相似文献   

3.
最大的褒奖     
2008年4月20日,是我最开心的日子,我站在北京欢乐谷大剧院的舞台上,先后接过两座沉甸甸的水晶玻璃奖杯和相应的获奖证书,在那里举行的"同心结奥运——两岸四地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魔术比赛中我表演的变牌节目《牌花新露》荣幸地获得了舞台魔术金奖第一名以及主办单位颁发的"东方电子杯"特别奖。  相似文献   

4.
活动宗旨:为发掘我国民间优秀近台魔术节目,鼓励近台魔术艺术创新,培养近台魔术表演人才,促进近台魔术繁荣发展,提高我国近台魔术在世界魔坛的竞争力,以更高的水平迎接2007年“金菊奖”第四届全国魔术比赛和2009年北京世界魔术大会,特举办首届中国杂协网络近台魔术比赛。  相似文献   

5.
9月27日,由安徽省杂技家协会、安徽高校魔术联盟主办的首届安徽省魔术比赛在合肥省文联多功能厅落下帷幕。本次比赛是安徽地区举办的首届魔术比赛,意在促进本地区魔术技艺的交流和提升。比赛划分为近景组与舞台组两部分。为了达到既节约经费又办好活动、选拔出优秀人才与节目的目的,比赛先在全省各大学海选节目,举行初赛,然后从近60个魔术节目中选出17个节目(含一个少儿魔术节目)参加决赛。决赛通过提交比赛视频的方式进行,评委们通过审看选手视频,评选出舞台组与近景组金、银、铜奖各六名。  相似文献   

6.
正一、现象这些年主题化、剧目式创作为杂技魔术带来了进一步的舞台化发展,一是纵向的与舞台设施更新换代的与时共进,二是横向的与其他舞台艺术手段的借鉴综合,从2018年5月6日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北京站复赛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趋向。现象1:舞台演员的表演受到青睐。本次参赛演员中既有资深魔术师,也有学习魔术时间不长但长于舞台表演的演员,后者的表演同样受到观众的赏识。比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魔幻鱼人》等节目的表演者,之前都有舞台杂技的长期规训与实践,对舞台表演比较熟悉,动作幅度大,表达传递远,能照顾到更多观众,包括坐在边缘和远处的观众都会觉得演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0月4日,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在深圳落下帷幕。本次入围决赛的24个作品来自中国魔术界的两大阵营——专业杂技院团和新文艺群体。专业杂技院团中,一些魔术演员是由专业杂技演员和舞蹈演员转业而来,舞台驾驭和掌控能力非常突出。因爱好成长为魔术师的新文艺群体则在魔术技巧演绎上十分放得开,表演自然而富有朝气,不拘于表演程式。收获?作品挖掘了诸多元素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观众对魔术的认知和理解越发深  相似文献   

8.
2009年北京世界魔术大会舞台魔术比赛中,我的参赛节目《花木兰》给法国福克斯魔术节主办者留下了印象,这之后,他们来函邀请我在2010年3月参加该魔术节举办的展演活动。  相似文献   

9.
由黑龙江省文联主办,黑龙江省杂技家协会、黑龙江电视台影视频道联合承办的黑龙江省“首届大学生魔术比赛”于4月18日在哈尔滨落下帷幕,来自省内十几所高校的30个魔术节目参加了比赛。比赛通过复赛、决赛,共评出:舞台魔术金奖2名,银奖3名,铜奖4名,优秀奖4名;近台魔术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秀奖2名。  相似文献   

10.
魔术《九儿》是由辽阳杨氏古典戏法“罗圈献彩”改编而成的一部作品。2018年10月,由笔者表演的这个节目,代表辽宁省参加了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从众多优秀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菊奖。在表演过程中,笔者通过不断揣摩和思考,对该作品的魔术艺术有了不少新理解、新认识和新感悟。  相似文献   

11.
《杂技与魔术》2012,(4):11-F0002
应国际魔术联盟第25届世界魔术大会组委会邀请,中国杂协副主席、国际魔术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戴武琦为团长的一行3人参加了7月9日至15日在英国黑泽举行的第25届世界魔术大会。第25届世界魔术大会历时7天,设有魔术比赛、嘉宾演出、道具展销、魔术讲座等项活动。来自65个国家的2500名魔术师出席大会,100个舞台魔术和50个近台魔术参加比赛,40多个国家的135家道具商参加展销,举办了21场魔术讲座。大会期间,进行了国际魔术联盟换届选举并投票确定了下届主办城市,戴武琦代表中国参加了选举和投票。多米尼克·当特当选2012年至2018年国际主席,海瑞特·本杰明和皮特·丁当选副主席,意大利的瑞米尼市被确定为2015年第26届世界魔术大会举办地。中国大陆、港澳台、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等魔术界人士共有50多人参加大会。  相似文献   

12.
酷热的三伏天里,两岸四地大学生魔术比赛在北京开始了,听着朋友们对比赛的描述,我不由得想起自己近些年来参加比赛时的那些经历。 我是2008年开始接触魔术的。2006年因为在杂技训练中意外受伤,我在病床上整整躺了两年,不得不离开了从事多年并深深热爱的舞台表演。  相似文献   

13.
继承与创新,是魔术赖以生存的基础;交流与学习,是魔术得以发展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江苏省杂技家协会致力于魔术的提高与普及、创新与发展,积极组织各项比赛和国际魔术交流活动,为江苏魔术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作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迄今为止已举办了六届江苏省魔术比赛,四届"金手杖"魔术比赛及亚联盟魔术比赛等多项活动,我团的魔术节目"变鸽子",就是在这种对魔术艺术发展重视的氛围中一步步成熟的。魔术表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为它特殊的神秘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对魔术创作和表演的兴趣日渐浓厚,对魔术及其演出市场的关注也比过去更多。我发现目前的魔术舞台似乎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节目有些雷同,往往是哪个赛场上出现几个编排新颖的节目,马上就有许多魔术师复制出差不多的节目来。二是传统魔术缺乏新的表现,经典节目虽然经过千锤百炼非常精美,但是过度熟悉之后观众很难在其中感到魔术的神奇莫测;三是魔术新作品的创作不太关注市场和观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2009年7月.北京注定将成为全世界魔术师和魔术爱好者瞩目的焦点,国际魔术联盟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白成立以来第二次将举办地点安排在了欧洲以外的国家——中国。来自世界6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参会者汇聚北京,不仅领略了古老中国的美好风光、感受了中国人民和魔术同行的热情好客.更是亲身体验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  相似文献   

16.
一、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2009年7月26日至30日,应中国杂技家协会之邀,作为一名旅欧的魔术艺术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国际魔术联盟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大会期间,组委会极具创意的组织思路、周密细致的活动安排、周到热情的服务态度、新颖别致的舞台设计,都给来自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会者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2007年8月5日,加拿大卡加利市开幕的太平洋海岸魔术师协会(Pacific Coast Association of Magicians)举办的2007年魔术大赛中,香港魔术师余树人和太太表演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七十二变》夺得舞台魔术专业组比赛金奖。  相似文献   

18.
刚刚结束的北京世界魔术大会吸引了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位魔术师及魔术爱好者。在近百个参赛节目中,中国(含港澳台)派出的参赛选手近20名,最终中国大陆的"魔幻天空"组合(傅琰东、沈娟和汪燕飞)及马妍妍分别获得了舞台大型幻术类和一般魔术类银奖。这是中国选手在历届此项大赛上获得奖项最多的一次.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表现出中国魔术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首届甘肃省杂技"菊花奖"杂技、魔术比赛6月10日在兰州市长征剧院圆满落下帷幕,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少青,甘肃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孙周秦,甘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翟万益、甘肃省文联秘书长王登渤以及甘肃省杂技家协会的负责人出席了闭幕式暨颁奖晚会,马少青书记在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上致词。首届甘肃杂技"菊花奖"比赛从2012年2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省杂技工作者、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本届比赛有35个杂技节目和38个魔术节目参加。进入决赛的共有19个杂技节目和18个魔术节目。经认真筹备组织,本次大赛分为两场:2012年4月7日举办了杂技比赛、6月9日举办了魔术比赛。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舞台手彩魔术流行韩国潮,比赛中出现了大量的模仿性节目,包括手法、台风,甚至服装、音乐都是雷同的;而且还出现一种"忧郁就是艺术"的观念,表演者苦着脸、埋头于自我的世界,几乎不和观众交流。这种现象导致真正的魔术创新愈加少见,因为创新不只是改变一个手法、一件服装,或加入一些其他的表演手段,而是本体技巧和效果的创新,惊奇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