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涉及中国和海峡两岸关系时,美日“共同战略目标”使用了这样的表述: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欢迎该国在地区及全球事务中扮演负责任及建设性的作用;鼓励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鼓励中国提高军事透明度。虽然“共同战略目标”在措辞上已作了某种修饰,使用了“发展”、“欢迎”、“鼓励”这样的字样,尽量避免引起震动,但仍然难以掩盖美日同盟的强化。“共同战略目标”表明。日本将在亚洲以及其它地区更加紧密地配合美国的行动,美国和日本将更进一步公开地介入台湾海峡事务。  相似文献   

2.
百余年比较文学学科史的舞台上学派纷争层出不穷,法、美、苏等各派名家以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主张不断推进着比较文学研究向前发展,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历史比较文艺学研究共同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石.然而,比较文学学科到目前为止依然不够成熟,在学派纷争的背后,比较文学的“危”与“机”并存.在这种现状下,中国比较文学应充分利用其先天优势与后天机遇,以世界文学的视阈和胸怀超越“学派”性质,为比较文学学科和东西文明对话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由大学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组成的两支研究团队相会北京,就共同感兴趣的大中小学(即“U—S”)合作问题展开热烈对话,尽管双方对大中小学合作意义的认识“同中有异”,介入学校变革实践的过程与方式却是“异中有同”,对“U—S”合作的前景都充满信心,并且充分意识到自己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大业中不可旁贷的责任担当,对话留下的诸多问题也值得我们去继续更有深度的思索与行动。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的早期文章,援引了日本学者和国内学者的一些观点,甚至是较多地引述了别人文章中的某些段落,被称之“援引”。这种援引,不能简单地看作李大钊对他人文章的“抄袭”,而是由许多原因所造成,是其思想发展过程中吸取养料、去粗取精的必经阶段。今天的人们,更应该关注李大钊思想演变的过程和脉络。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中西方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的“对话”思想,认为无论是以问“道”为旨归、以“和”为核心原则的中国式对话,还是以“理念”为归依、强调差异和平等的苏格拉底式对话,都显示出了一种“思在合一”的智性的求索精神。这种“对话”建立在人类共通性的理论预设及超越二元对立论的开放式思维基础之上,体现出了提倡平等、和谐共处的人学精神及尊重差别、包容互通的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刊综合消息】据新华网、《国际先驱导报》等报道,为纠正日本利用教科书歪曲历史的问题,由韩中日三国学者联合编撰的共同历史教科书《开创未来的历史》于今年5月26日正式出版。2002年3月,韩中日三国的民间团体和历史学家在中国南京国际学术会议上决定,共同编撰可供三国中学生使用的近代现代历史教材。由23名韩国学者、17名中国学者和14名日本学者组成的共同编撰委员会随后召开了数十次国内外会议,终于解决了有争议的历史阐述。共同编撰委员会在书中指出:“为了创造东亚的光明未来,三国学者经过3年多的共同努力证明了在尊重各自固有历史认识的同时,可以达成对历史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甲申对”、“窑洞对”和“赶考对”,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事关生死存亡的三次重要对话,也是推动中国共产党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内生动力。回顾党百余年奋斗历程,党史“三对”为第一个答案提供了历史契机、为第二个答案提供了历史借鉴。在“两个答案”深化发展中,党史“三对”不仅鲜明指出了“两个答案”的内在统一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实现党长期执政的根本目标导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政治原则,而且深刻彰显出始终坚持忧患意识、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8.
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经过百年来的不懈探索,我们党先后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和“第二个答案”。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两个答案”的深刻内涵与相互关系,是理论界广泛讨论的重要问题。如何准确把握“两个答案”的结论和内涵、如何认识“两个答案”的探索历程和形成发展以及如何认识“两个答案”的联系与区别,是当下深化“两个答案”研究需要厘清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物的"国界"争执,萌生于早期国家之间的财富诱惑及掠夺,之后才上升到体面和文明,以及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尊重。人类可以通过对文物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以更理性方式,包括以法律、捐赠、资金购买等方法去抚平对文化遗产的争执,合理实现文物回归。  相似文献   

10.
唐绍能  尹虹 《教师》2019,(16):125-126
新课标下的语文“对话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学”。可现在知识更新节奏快,学生接受的新事物又多,产生的疑惑也多,提问的问题更复杂万象。教师如何增加自己的信息储备量,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怎样使自己更有亲和力才足以与学生对话……文章强调教师应当好“智者”“学者”“长者”,让自己知识渊博、教学得法、亲近学生,方可推进“和谐新课改”。  相似文献   

11.
“行动导向”理念最初起源于德国,为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国内学者对此研究已将近二十余栽,对“行动”及“行动导向”的理解不甚相同,但是有些译误往往阻碍学术前进,本文以澄清“行动”、“行动导向”理念及“行动导向”教学等概念为基础来揭示其内涵,以启示中国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漂泊”:中国教育学的现实困境 中国教育学始终在本土与外来的冲突中、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在与其他学科的砥砺中、在与教育实践的对话中艰难行进,谋求教育学的本土化、现代化、自主化、实践化。但是,由于这些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各种颇具颠覆性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在激进的“超越”意识的驱动下.中国教育学似乎陷入了一种“无根”的“漂泊”状态。具体来说,这种“漂泊”状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去学科感”、“去科学感”、“去历史感”、“去实践感”。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的都市文化研究热潮中有两个现象值得特别关注:一是现实层面上大大提速的中国都市化进程,这一进程可以具体描述为“农村城镇——中小城市——大都市——都市带/都市圈”的线性发展,其中后一环节构成了对前一环节的超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全球城市”、“世界城市”、“巨型城市”成为都市化发展目标;二是理论层面上西方的都市社会学成为中国学者信奉的理论经典,  相似文献   

14.
论“五四”新文学观念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把“五四”多元的文学观念概括为决定论、功利论、审美论、表现论和白话文学等五大文学观念,根据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理论、批评家观察文学的相位及相位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分析了“五四”新文学观念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论述了“五四”诸文学观念之间的差异及其相互联系。最后,文章超越“五四”文学观念本身,引出了观察文学现象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10,(1):18-18
2009年12月6日,由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和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共同举办的“第12届留日学人与21世纪中国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日本昭和大学成功举行。100多名来自日本各大学的华人学者和专家以及留学生参加了研讨会,介绍各自研究的最新动向。此次研讨会旨在促进留日学人之间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白马人”?这是一个为许多人所忽视,然而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应当说是认识“白马人”民俗文化的前提,也是开展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保护和研究的理论依据。“白马人”就是一个自周秦以来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即白马语、共同地域即西汉水流域至白水江流域甘川居住地、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音乐、舞蹈、宗教崇拜、丧葬、婚俗等文化、生理和心理素质特别而又稳定的共同体。“白马人”已经具备现代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特点。对“白马人”概念进行考察、辨析,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白马人”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李怡提出的“民国机制”在民国文学研究里取得了方法论上的突破。在“进入”历史的实际操作中,有三点值得省思并与李怡等学者商榷。第一,商定使该历史阶段的文学资源有效整合在同一个层面的文学史观和价值尺度。李怡目前关注的是有“现代”性质的文学样式,这并没有实现大的突破。同时,“民国机制”更多还是在做文本以外的研究。第二,社会各界依旧未能重视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对“如何开展研究工作”的具体问题未作进一步探讨。第三,探索有效“书写”历史的途经。这一方面需要端正“写史”的态度。另一方面需要在“叙述历史和建构历史”的方式上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8.
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以后的百年历史中,一直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并处处寻找机会削弱、侵略中国。辛亥革命时期,日本政府就曾实施过一个以谋求“两个中国”为核心的谋略,即将中国分成南北两个都同日本保持密切联系的国家,从而为日本将来实施第二步计划即全面吞并中国作准备。  相似文献   

19.
由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的“近五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2-23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此次会议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与教育部“211工程”项目“中国社会历史”的资助,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以及日本、美国、韩国的学者共64人出席了会议,共提交学术论文46篇。借助国际会议这个平台,中外学者围绕着近五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这一主题及相关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日本“武力派”在中日关系史上造成了“三甲纪念”。“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历程的起始,其“入欧”地位因“甲辰之役”得到巩固。“甲寅之役”及其“后幅文章”显示出日本对华政策和国家目标发生新转折。以后,它由“脱亚入欧”、“与欧美列强为伍”,向强化“攻势”姿态、“欲以独力并吞中国”的方向发展。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回顾日本“脱亚入欧”和中国“三甲纪念”的历史记忆,有助于中国人珍视当今百年未遇的历史机遇,也有助于仍留有“崇欧蔑亚”文化心理的一些日本人正确解读当年与邻国的战史,使中日两国建立一种互信、共存、双赢的睦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